钢材77资讯网

到2025年,"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本报讯(记者樊三彩)近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按照谋划3年、展望5年的时间安排做了战略部署。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和手段。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2~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孕育开拓一批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指导意见》部署了关键技术突破、产品培育、场景拓展、生态营造、支撑能力5方面任务,并特别提出,要重点在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肢体”关键技术、技术创新体系等领域取得突破。一是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大脑”,增强环境感知、行为控制、人机交互能力;开发控制人形机器人运动的“小脑”,搭建运动控制算法库,建立网络控制系统架构。二是系统部署“机器肢”关键技术群,打造仿人机械臂、灵巧手和腿足,攻关“机器体”关键技术群,突破轻量化骨骼、高强度本体结构、高精度传感等技术。三是构建完善人形机器人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产学研用组成创新联合体,加快人形机器人与元宇宙、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融合,探索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模式。

在拓展场景应用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人形机器人在特种环境应用,面向恶劣条件、危险场景作业等需求,强化复杂环境下本体控制、快速移动、精确感知等能力;同时要聚焦3C、汽车等制造业重点领域,提升人形机器人工具操作与任务执行能力,打造人形机器人示范产线和工厂,在典型制造场景实现深度应用。

《中国冶金报》(2023年11月28日03版三版)

最新相关

2024数字商业创新论坛在京召开

本报讯(记者曹红敏)4月19日,由北大创新评论、百望云联合主办的"价值数据,数智乐企--2024数字商业创新论坛"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隆重召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大树,北大创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