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难!难!难!部分钢贸商已"血亏",今冬大宗商品还"冬储"吗?

每年冬天,“冬储”都是钢铁行业绕不开的话题。

所谓冬储,指的是因季节和节日因素导致下游需求锐减,供给出现阶段性过剩,需要中间商留一些库存以备来年开春销售的操作模式。对于钢厂而言,冬储是钢厂在需求淡季保持连续生产的必要手段;对钢贸商而言,冬储是其在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与市场博弈的手段。而决定是否冬储的前提,是在预期收益与潜在风险之间的取舍与平衡。

价格高位,冬储意愿不高

钢材冬储是每年12月至来年1月的市场关注点之一,冬储的节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节前累库和去库的幅度。通过梳理往年的钢材冬储总结发现,包括贸易商在内的中下游在进行冬储时会考虑一系列因素。如贸易商会主动根据价格周期、春节前价格走势以及盘面价格来决策,但也有一些因素“迫使”贸易商被动进行冬储,如钢厂产量和钢厂政策等。反过来,贸易商冬储也会影响春节后的钢材市场行情。

伴随着近期国内北方地区雨雪天气来临,国内主产地下游企业已进入冬储补库行情。河南大道至简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向军表示,今年冬储看两个指标,一个是价格指标,一个是需求指标(预期)。钢坯价格到3300或者3300以下,价格进入安全期才可以冬储。需求看宏观政策落地情况,基础建设、棚户区改造、机械和装备制造业、新能源、钢结构,这些用钢需求行业是否提振都有待于观察。所以,现阶段谈冬储为时过早。

钢贸商冬储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主动型冬储,即钢贸商主动囤积部分钢材资源,以备来年销售盈利。二是被动型冬储,即钢贸商与钢厂签订经销协议,每月有固定的销售计划,因冬季、节假日下游需求停滞,形成了被动型冬储。三是混合型冬储,即既有被动型冬储的经销计划,也有主动型冬储的预期。

钢厂冬储政策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买断结算模式,即钢贸商以一定价格买断一批钢材,后市钢价涨跌不再影响该批钢材价格;二是后结算模式,即前期按照一定价格打款锁定一批钢材,后期根据市场销售价格的实际情况确定最终结算价格。

在钢贸市场中,每年四季度至来年一季度为钢材市场需求淡季。该时段通常价格处于低位,钢贸商逢低买入,等到来年需求旺季到来价格上涨后再卖出,或提前备货存储以应对来年价格上涨,获取较好的收益。从钢厂方面来说,为了维持连续生产,缓解自身现金流压力,会通过出台冬储政策,让利钢贸商。

价格始终是钢贸商考虑是否囤货的第一要素。但今年的钢材市场却充分演绎了“旺季凄凉”与“淡季火爆”的行情走势,再一次刷新传统认知。自10月下旬开始,在中央财政发表声明宣布额外增发1万亿元特别国债等多重宏观利好预期的刺激下,黑色系大宗吹起了市场淡季价格反攻的“号角”,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RB2401价格从3558元/吨涨至3908元/吨,上涨约350元/吨,涨幅近10%。

期货价格回升也带动了现货价格上涨,宝钢股份最新公布的2023年12月板材内销价格较11月普遍上调了50-100元/吨。而唐山地区型材价格涨至3930元/吨左右,此轮涨幅已近230元/吨。

当前价格对钢贸商而言已经“高不可攀”,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其冬储意愿。近日,有平台调研692家建筑钢材企业结果显示,今年主动冬储企业占比34.4%,冬储积极性整体不高,呈现北强南弱态势,需求仍是影响企业冬储的首要因素。63%企业计划冬储量维持在万吨以内,70%以上企业冬储现货和盘面意向成本低于3500元/吨。

调研显示,企业资金状况尚可,大部分企业倾向于现货锁价模式。期望冬储启动时间集中在12月下半月至2024年1月上半月,冬储资源计划库存周期缩短至2个月以内。2024年上半年价格预期上涨为主,但价格整体水平偏低。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钢价即将突破4000元/吨,对于钢贸商而言,只有开春价格继续上涨,才能通过冬储获利。但目前价格处于绝对高位,因此很多钢贸商冬储意愿不强。

“每年12月开始,钢贸商面临冬储,而时间、数量、价位非常重要。因为供需错配,来年开春大多能引爆一波钢价上涨行情,但收获的多少,主要受制于冬储时间、价格以及节后消费。从往年情况来看,若冬储时间过早,存在冬储时间过长、累库过高的风险;若建仓时间过晚,冬储行情已经启动,恐不具备价格优势。目前来看,钢价还不具备优势。另外,我们很看重明年的需求,这也是我们衡量冬储与否的原因。”河南某钢贸企业总经理李先生说。

价格透明,冬储意义不大

据了解,最近几年,钢铁价格波动明显加大。通过冬储获利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

上述业内人士回忆称,2018年冬储季,钢贸商整体特别乐观,基本把钢厂库存都消化干净了。然而节后需求释放不及预期,市场心态由乐观转向悲观,过高库存导致2019年开春价格出现大幅下跌。有的钢贸商资金到期或者不看好中短期行情,不得不选择割肉离场,当时赔钱的钢贸商不计其数。2020年,冬储季钢材价格处于绝对高位,很多钢贸商不敢囤货,也不看好2021年开春行情,导致冬储意愿不强。事实证明,2021年开春,整个钢铁市场价格出现暴涨,但是钢贸商很多没有参与或者采取浮动价格参与,没有赚到这笔钱。

任向军表示,正常只有建筑钢材才有冬储环节,其他品种基本没有冬储概念。目前,今年的冬储未全面启动。一般来说,冬储是钢厂下游客户在春节前后进行的原料囤储行为。今年因绝对价格偏高,预计冬储时间会推迟延缓。

中钢网高级分析师李广波表示,伴随着2023年即将接近尾声,北方主要建筑钢材市场即将进入季节性淡季,市场需求面临缩量风险,钢厂冬储政策呼之欲出。钢价是当前影响市场商户冬储的主要因素,市场商户心态整体偏谨慎。

李广波认为后期钢价将突破3900元/吨,冬储的价值意义不太大。如果钢价能跌至3700以下,则具备冬储价值。此外,在冬储操作上,他建议钢贸商尽量选择自有资金进行现货锁价冬储,冬储量维持在可控范围之内,以满足2024年初市场启动需求为主,避免因市场价格上涨而带来的即买即卖成本过高风险。同时将冬储资源库存周期缩短至2个月以内,不赌长期行情。

多位受访贸易商认为,春节后钢价走势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往年贸易商积极冬储都是对春节后钢价行情预期较为乐观,但今年无论是政策端还是需求端都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明年的经济形势也不明朗。

中钢网资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雷鸣则直言不建议冬储,他表示,现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太多,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而国际和国内的需求都有待恢复,再加上现在钢材价格十分透明,如果钢贸商还寄希望通过冬储博取差价,这种做法已经不可取,也没有必要去冒风险。

任向军则认为,冬储是在需求淡季保持钢厂连续生产的必要手段。由于钢厂在冬天不停产,而下游地产、基建却停工,造成了需求和产量之间的差异。为了消化库存、增加钢厂的销售,才有了冬储。对钢贸商而言,冬储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手段。决定是否冬储的前提,是预期收益与潜在风险之间的取舍与平衡。每年冬储量大概维持在2000万吨的水平,动用资金在千亿级别。在被动冬储、浮动定价冬储增多的情况下,冬储只会减少或推迟,不会彻底没有。

资讯监督:刘奕17739761747

资讯投诉:李瑞15981879377

最新相关

瑞达期货: 铁矿石2405合约回调择机做多

铁矿石港口库存继续提升,但低于去年同期1500万吨。需求端,钢厂高炉开工率及产能利用率向下调整,铁矿石现货需求减弱,日均铁水产量降到230万吨附近。最后,宏观面整体向好,铁矿石现货报价坚挺,而...

瑞达期货: 螺纹钢2405合约回调择机做多

供应端,本期螺纹钢周度产量继续小幅回升,但产能利用率维持在60%下方;需求端,随着天气转冷,北方需求持续萎缩,而南方处于年前赶工,表观需求小幅回升;最后,宏观面整体向好,炼钢成本维持在较高...

12月9日钢价预测: 下周钢价走势已定!

下周钢价预测本周主要钢材品种与上周相比,上涨品种大幅增加,下跌品种明显减少。原料市场铁矿石价格上涨10-20元,废钢价格上涨10-20元,钢坯价格上涨80元,整体呈现稳中上行趋势,下周行情怎么走,...

国泰君安期货黑色观点12月8日

铁矿石: 高位震荡螺纹钢: 预期向好,偏强震荡热轧卷板: 预期向好,偏强震荡硅铁: 供需整体宽松,震荡反复锰硅: 下游压力传导,低位运行焦炭: 宽幅震荡焦煤: 宽幅震荡动力煤: 发运成本倒挂,报价涨...

弘业期货: 铁矿石短期内维持震荡偏强

供应方面,上周外矿发运小幅回落,澳矿有所回落,巴西矿出现增量,到港量波动不大,整体供应较为宽松。需求方面,日均铁水产量229.3万吨,环比上周减少5.15万吨。本期铁水明显下滑,仍处于历年相对高...

弘业期货: 双焦高位震荡

部分煤矿因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停、限产现象明显,主产区产量收紧,陕西延安某煤企发生一起死亡安全事故,当地主产气煤,区域内供应有所收缩。山西大矿竞拍涨幅收窄,且流拍率上升明显,市场情绪有所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