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搜索

国家发改委: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全年CPI的预期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国家发改委: 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全年CPI的预期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受地缘政治冲突、输入性通胀风险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物价运行仍然面临一些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但要看到,我国粮食"十九年连丰",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粮食以上,粮食丰收是我们保障物价平稳...

国务院新闻办就“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举行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3月1日(星期三)下午3时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副部长辛国斌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介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

2022年陕西省原煤产量过200万吨企业94家

2022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提升能源供给弹性和韧性,着力壮大清洁能源产业,着力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能源供应“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全年能源产...

王国法院士:盲目“去煤化”不利于“双碳”目标实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矿智能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国法强调,对照"双碳"目标,煤炭的压舱石作用更加突出,盲目"去煤化"会产生不利影响。全球煤油气供需错位、价格飙升,多地再现"抢煤潮";欧洲多国重启煤电,能源转型面临安全底线与加速推进的悖论。国内高质量保障...

鞍钢本钢重组凸显央地合作潜力

鞍钢向本钢移植一系列制度规章和管理方案,助推本钢市场化改革,成为重塑本钢活力动力的关键。这是一场推迟了16年的“牵手”,也是一场快速显效的组合。从2005年鞍山钢铁集团和本溪钢铁集团宣布联合的“整而不合”,到2021年鞍本重组后的资产实质性整合,人员全方位融合,管理高效移植...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召开部分重点省份工业稳增长座谈会

为准确研判当前工业经济形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扎实做好全年产业发展工作,2月17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司主要负责同志在杭州市主持召开部分重点省份工业稳增长座谈会。会议指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经济总量的合理增长,是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压舱石”,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风云突变!中国诞生首个万亿级钢企!堪比第22城!

经过比对发现,按照中国宝武目前的营业收入来说,能在全国GDP城市排名中排到第22位,超过GDP1.14万亿的西安!其实,从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可以看出,自2017年起,中国宝武业绩就实现了大幅度攀升,如今营收超万亿,符合宝武预期目标。亿吨宝武,万亿营收,宝武正在一一梦圆。不仅如此,在去年《财富》发布的世界500...

农业农村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2万元台阶

2月14日,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过去的一年,“三农”压舱石得到夯实,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提供了基础支撑。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大豆和油料扩种超出预期。生猪生产保持稳定,全年肉蛋奶、果菜鱼供应量足价稳。全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2...

1月信贷数据很红火 专家解读

[1月信贷数据很红火 专家解读]2月10日,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1月金融统计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1月信贷增长如期实现"开门红",总量与结构双双好转。受访专家指出,1月信贷社融全面走强,充分反映出前期政策落地见效与企业预期的好转,经济运行向好趋势得到巩固。可以相信,随着疫情等扰动因素消退叠加政策持...

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达98%

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截至2月7日,目前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已由春节期间的不足20%回升到98%,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山东是工业大省,拥有41个工业大类,工业在全省经济体系中占比近三分之一,是山东发展举足轻重的“压舱石”,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山东省工业和...

天津集中签约近4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4500亿元

2月1日,天津市政府举行重点推介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总投资超过4500亿元的38个项目集中签约,涉及基础设施、产业提升、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文化旅游、社会民生等方面。据介绍,从签约项目总投资看,百亿元以上项目占比75%,平均投资额119亿元。从签约项目类型看,基础设施类15个,总投资1844.77亿元;产业提...

多省市发布新春“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信号?

春节后上班前两天,全国多省市印发“一号文件”,聚焦全年重点工作。消费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财联社注意到,多省市宣布将消费列为全年重点任务。上海市人民政府29日发布《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了十大方面的稳经济新政策。在恢复和提振消费行动方...

社论|癸卯兔年莫停留 追风赶月上春山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值此癸卯兔年来临之际,中国冶金报社向全国冶金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最美好的新春祝福!过去的一年,在百年变局的阵阵呼啸中,钢铁行业走过世纪疫情波谷,在跌宕起伏中穿越风浪,于豪情万丈下砥砺前行,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这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

深圳预计2022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5万亿元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日前公布,2022年深圳市预计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5万亿元,工业占GDP比重多年来首度实现回升,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50%。深圳市工信局介绍,2022年,深圳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0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5家。深圳已超额完成年度工业投资预定...

发改委:做好能源保供工作,要更好地发挥能源中长期合同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1月13日表示,刚才已经讲到,能源中长期合同已经成为能源保供稳价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也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实现保供稳价的重要制度创新。中长期合同对稳定供需双方预期、锁定资源、稳定价格、控制成本、保障供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记者提到...

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日煤炭销售逾10万吨创同期新高

1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单日煤炭销售量完成10.02万吨,创历史同期新高,全力保障煤炭供应。1月份以来,面对寒潮、降雪天气,胜利能源积极备战,提前部署煤炭采运卸和破储装各环节生产组织,开展“战隆冬、斗严寒”活动,激发员工生产热情,确保煤炭稳定供应。公司紧抓安全不松懈,结合季节性特...

煤电气能源保供,央企担当主力军

迎峰度冬关键时期,国资委部署央企全面打响能源保供攻坚战。近日从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管网集团、中国华能等多家央企获得的消息显示,央企正纷纷采取行动,全力以赴保煤、保电、保气,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用能需求。为破解“燃煤之急”,各煤炭企业全力以赴增产量、稳价格、签长协,充分发挥煤...

河南:扎实推进煤炭稳产增供 确保省内煤炭日产量稳定在25万吨以上

1月3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在消费、投资、产业、市场主体、外资外贸、民生等6大领域研究谋划了90条政策措施。其中,文件指出: 全力保障电力供应。组织签订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发挥电煤中长期合同保供"压舱石"作用。扎实推进煤炭稳产增供,确保省内煤炭...

乌海能源:生产首周“开门红”,煤炭保供“底气”足

截至1月8日,乌海能源商品煤累计完成22.57万吨,超进度计划0.12万吨,同比增加1.64万吨,增加了7.26%。销售煤累计完成22.62万吨,超进度计划0.16万吨,同比增加1.86万吨,增加了8.22%,充分发挥了央企能源保供“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作为内蒙古地区最大的焦煤生产基地,乌海能源始...

中央企业运行稳中有进,去年营收预计达39.4万亿元

2022年,国资央企统筹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经营,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中央企业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利润总额2.5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和5.5%。这是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1月5日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了解到的信息。“2022年国资央企并行推进提质增效和专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