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付超一行到访中国冶金报社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杨凯报道

特约通讯员蓝义高摄影

5月27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董事长付超一行到访中国冶金报社,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冶金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范铁军就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进成果转化,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

付超介绍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发展历史、工作范围和研发成果。据介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于2017年12月22日启动建设,2018年4月完成注册,是广东省第一批省实验室之一。付超表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注重强化协同创新、推动成果转化,探索实现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应用。据悉,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团队开发的首台套PMC硅钢涂层干燥加热炉已经在钢铁企业进行实验。此外,实验室团队还正在开发镀锌钢板、彩钢板等PMC加热干燥设备。

范铁军对付超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表示,现阶段到了钢铁行业深度转型阶段,在这一阶段,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新质生产力,需要跨行业、跨专业、跨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撑。范铁军表示,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着产品结构亟需调整等现状,也面临着环保、低碳的要求,在这一时期,钢铁行业也在进行能源结构调整、生产流程优化,跨专业、跨行业的技术创新潜力巨大。

范铁军表示,中国冶金报社作为钢铁行业的权威媒体,秉持推进行业进步的使命,非常愿意宣传能为钢铁行业赋能的先进技术、优秀企业。未来报社将继续坚持正面报道、全面报道,发挥好报纸、新媒体、融媒体三方优势,通过与不同领域企业进行交流,把先进的理念、工具、方法带到钢铁行业来,推进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松山湖实验室研究员级高工博士副总经理任志恒、品牌与公共关系总监田甜、高级工程师市场总监王小艳,中国冶金报社副总编兼新媒体中心主任吕兵、新媒体中心副主任兼新媒体部主任徐可可参加了座谈交流。

最新相关
姜周华: 攻坚高端特钢"卡脖子"难题

姜周华: 攻坚高端特钢"卡脖子"难题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王志 报道特约通讯员 蓝义高 摄影"我国已是全球公认的钢铁强国,普钢年产量超9亿吨、优特钢达9000万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11月13日,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研究所所长姜周华教授...

独家!沈彬谈沙钢50年发展采访实录

编者按今年是沙钢成立50周年。50年,是历史长河的一瞬,但对于沙钢而言,这是一段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于整个钢铁行业而言,也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壮大,在筚路蓝缕中前行的时...

4月份动力煤采购成本环比微增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标挖潜"办公室4月份,在"对标挖潜"企业主要原燃材料采购成本中,除动力煤采购成本环比微增外,其他品种环比均减少,其中炼焦煤、喷吹煤、国产铁精矿、进口块矿环比降幅较大。1...

9月上旬钢材社会库存环比上升4.2%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9月上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920万吨,环比增加32万吨,上升4.2%,库存持续上升;比今年初增加261万吨,上升39.6%;比上年同期增加36万吨,上升4.1%,库存同比...

控产是"金九"钢市"减压"关键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贾林海"8月份,国内钢材价格涨跌互现。进入9月份,钢材市场仍有下行压力,只有钢铁企业积极控产或宏观利好政策加码,才有望出现反弹表现。"日前,上海钢联首席分析师汪建华在一场...

服贸会上的人机共生进行曲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樊三彩 报道/摄影"它真的能跟我一起玩石头剪刀布!但为什么它总是能赢?""是我们的3代'灵巧手'在'作弊',它依靠旁边的摄像头先看到对方的动作再出拳,但是因为反应速度小于50毫...

制氢、储氢,全球"拾慧"

近日,乌拉圭公布首个绿氢工厂项目计划,该工厂将耗资3800万美元,位于乌拉圭西南部里奥内格罗省首府弗雷本托斯市,预计于2026年开始运营。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8000块太阳能电池板、1个每小时可生...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熊余平 徐可可 报道面对当前严峻形势,钢铁产业链企业如何破局,找到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10月30日,以"破局·行动·实战"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钢铁流通促进大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