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专家看两会|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发展要尊重规律

郭朝晖

李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和创新发展都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是企业推进创新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否则很容易走入形式主义。

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目的在于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企业的创新管理往往要关注3个原则:技术与业务的结合、长期与短期的兼顾、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所谓技术与业务的结合,就是创新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关键业务,便于发挥自己的优势,便于成功转化,也便于创造价值。强调长期与短期的兼顾、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是因为创新项目有个显著特点:价值越大风险越大且周期越长,兼顾和平衡都是为了避免急功近利。以上3点都需要因地制宜。

笔者在企业从事创新活动多年,有许多与学院派专家不同的感受。比如,我发现,好的创新项目往往有3个特点:巧妙的价值逻辑、周密的业务逻辑、简单的技术逻辑。这3个特点,其实也需要“因地制宜”才能实现。

所谓巧妙的价值逻辑,往往就是具有了长期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而不仅是看短期的、直接的、容易算的价值。数字经济的价值往往来自于多方协同、资源共享、知识复合及管理能力提升,都属于长期的、间接的、潜在的价值范畴。我国有些企业在评价项目时,相关指标只关注直接和短期效益。这对发展数字经济是有害的。

业务逻辑周密对数字化项目也很重要。我们知道,企业的数字化技术往往基于信息集成和针对多个业务的协同,也就是常说的针对大系统的问题。如果业务逻辑不周密,开发出来的系统就可能漏洞百出,很难被用户接受。对技术人员来说,真正的难点往往就在这里。

很多学院派专家不理解,为什么越是好的项目原理越是简单。其实,要做到业务逻辑周密、价值逻辑巧妙,就需要简单的技术逻辑。换句话说,技术逻辑复杂了,就难以做到周密的业务逻辑。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简单的逻辑也能创新?这有两个方面的道理:一是找到简单的逻辑并不简单,二是简单的逻辑要借助外部条件变化带来机会。我们推进数字化技术时,很多方法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但受制于计算和存储能力弱、网络传输速度慢、相关技术成本高等因素,难以用于价值创造。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解决了这些问题,带来了新的机会。因此,我们可以用简单的逻辑创造价值。对企业的科技工作者来说,要善于用简单的技术逻辑做事,而不要去追求“时髦的概念”。

如果我们深入了解或参与一个好的创新项目,往往还能看到另外3个特点:抓住了时代的机会、找到了合适的场景、创造了必须的基础。数字化基础技术的发展就是时代的机会。但是,在同一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条件是不一样的。笔者见到很多创新项目,在一个地方是有价值的,换一个地方就变成没有价值的了。这就是场景的作用。寻找合适场景的过程,其实就是因地制宜。如果把数字化时代的机会称为“天时”,合适的场景就是“地利”。有了“天时”和“地利”,人的主观能动性才容易激发出来,创新才容易成功。

根据以往的经验,领导重视,创新活动才能做好。与此同时,领导的重视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很多地方为了赶时髦,做了许多华而不实的东西。这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也是对机会的浪费,还会败坏学术风气。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创新过程一定要坚持价值驱动原则,在解决企业或用户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创造价值,绝对不能“为技术而技术”。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推进AI(人工智能)应用要防止“过热”。“过热”的表现就是做些华而不实的技术。对此,一个合适的做法是在推进其他先进技术解决业务问题时,自然地把AI融合进去。比如,在推进自动化、远程化的过程中,用AI减少人类的干预、增强技术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仅仅是为了应用AI而立项,很可能会偏离价值创造的初衷。

对此,我们还要结合AI的特点去考虑问题。很多年前,有学者指出:“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在一个巨大的搜索空间中找到比较好的解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基于一个比较靠谱的模型。因此,没有靠谱的模型,就难以有效地推进AI应用。如果这个模型是针对生产过程,我们就会发现,由于生产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干扰因素,所以建立一个靠谱的模型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解决问题的本质方法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找到一种合适的做法,再把这种做法固化下来作为标准。也就是说,相关的知识并不是仅在数字空间就能获得的,需要与物理世界的互动。这时,实际生产过程中就直接采用标准,而没有所谓的“搜索过程”。从这个角度看,AI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场景相对较少。AI在企业的主要应用场景很可能与研发、设计、采购、销售、计划等过程相关。

最后,我想用一个比喻来描述价值驱动与技术方向之间的关系。技术的大方向,就像长江向东流入大海。但长江流入东海时,并不是在每一段都是朝着东方流的。在长江中,每一滴水都只遵循“水往低处流”的原则。这样,虽然会经过无数次的曲折,但最终会流入东海。在每一个具体项目中,价值驱动就相当于“水往低处流”。

最新相关

首钢: 以品牌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米飒 报道首钢 供图图为首钢京唐公司远眺。4月27日,2024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在首钢园拉开帷幕,在首钢园科幻奇旅展台上,首钢"蝉翼钢"明信片、"蚕丝钢"刺绣等吸引...

河钢: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品牌焕新

河钢: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品牌焕新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通讯员 余天门 报道罗文琛 摄影图为河钢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外景。产权局签发的商标注册证书,河钢正式启用HINEX Steel低碳排放产品品牌标识。这是河钢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