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集约、规模、定制、绿色: 上海数据港的数据中心之路

从2020年3月我国发布新基建政策重点提及数据中心,到2020年底四部委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再到近期四部委出台《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我国数据中心领域政策东风劲吹,相关企业迎来了风口。

风口之上,顺势而为方能振翅高飞。那么,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潮流下,数据中心领域有着怎样的趋势?

“随着国家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推进‘东数西算’等政策的推出,数据中心行业迎来了更加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的发展时期,数据港将紧抓时代脉搏,未来在与客户持续拓展超大型定制数据中心集群的同时,加强‘东数西算’战略资源储备,为构建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新格局积极贡献力量。”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数据港”)高级副总裁徐军在“2021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大会(DCIC2021)”上表示。

乘风破浪高速发展

数据港成立于2009年11月,2017年2月,成为首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数据中心企业,近两年,数据港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在运营数据中心已达到25座,建成5万多个机柜,IT负载250.3兆瓦,实现了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核心区域的全面覆盖。在客户拓展方面,数据港长期服务于中国头部互联网企业,并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保持着深度合作关系。

徐军认为,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市场需求的爆发是近年来数据中心行业快速发展的两大关键因素,而这也正是数据港发展的重要原因。数据港自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主要面向大型互联网客户,提供布局合理、集约化经营、大规模、一体化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这是市场发展的方向,也是互联网公司的迫切需求。

据悉,数据港早在2009年12月就投入运营第一个IDC,并为阿里巴巴提供服务,此后数据港陆续与腾讯、百度签署合同,与头部互联网客户合作的不断加深,使数据港的业务规模得以快速扩张,数据中心的选址也随之深入到华东、华北、华南等核心区域。

在此过程中,徐军的一个深刻感受是:互联网头部企业的规模发展带动了数据中心市场的大规模、集约化发展,数据港也不断成长,走上了集约化、大规模、定制化的道路。

走定制数据中心道路

根据科智咨询的统计,2020年中国IDC业务市场规模达到2238.7亿元,同比增长43.3%,增速同比提高16.1%,达到近5年来最高增速,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较2019年增长676亿元。展望未来,中国IDC业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毋庸置疑,互联网头部公司对于IDC市场规模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社交、办公软件的普及,我国互联网业务蓬勃发展,其对数据中心的规模需求急剧增长。例如,传统客户一般以机柜为单元租用数据中心,而头部互联网公司则是以整栋数据中心大楼为单位,逐步扩张为可容纳上万机柜的整个园区。

随着规模的扩大,数据中心的集约程度也在提高。“数据中心集约颗粒度越来越大,原来2万-3万平方米的数据中心就是大规模项目,现在这个量级可能只是二三线城市园区级的水平,大城市的园区级项目已经达到6万-10万平米。”徐军表示。

不仅规模和集约化在增长,互联网公司对于数据中心的具体要求也在提高。数据中心产业链由数据中心服务商、公有云客户/互联网公司、最终客户三个环节组成,当最终用户对于云服务质量有较高期待时,上游数据中心服务商也需要与公有云客户/互联网公司携手合作,共同提升服务质量。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近年来数据中心服务商面临的服务等级要求也不断提升。“5年前客户可能只关心服务质量的结果,而现在客户加强了过程管控,将SLA要求作为合同附件正式提出。”

此外,头部互联网公司的IT架构也会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很多已经突破传统机架式服务器的做法,采用定制化服务器的架构。

在规模化、集约化等趋势推动下,定制数据中心成为重要方向。

继续提高集约化、定制化水平

徐军介绍,所谓定制数据中心,就是根据大型数据中心用户复杂多样化的应用部署需求特点,通过提供定制化的规划、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管理服务来满足最终用户独特需求的数据中心。

相比完全自建数据中心动辄需要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周期,定制数据中心在现有数据中心基础模块基础上设计、建设,建设周期大大缩短。例如,上海数据港通常只需3个月就可以完成一个面积在5000平米以内的中小型数据中心的建设。此外,定制数据中心可实现100%定制设计、运维、管理,拥有与自建数据中心完全相同的使用效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数据港拥有国际水准的设计与工程管理、批量设备采购的折扣,以及共享的电力系统等基础设施,可以帮助客户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成本。可以说,数据港实现了“以通用数据中心的价格,提供定制数据中心的服务”。正因为如此,数据港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展望未来,随着新基建政策的出台以及近期多项文件的发布,数据中心将进一步向规模化、集中化方向发展。例如,《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优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实现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布局全国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构建国家算力网络体系,意味着数据中心的一体化、集约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上述趋势对数据中心的成本控制能力、运维能力和交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更具成本控制能力、运维服务能力,能够快速影响客户的定制数据中心将更具备行业竞争优势。

此外,随着双碳政策的发布,数据中心的节能降耗也成为重点话题。徐军提出,数据中心节能降耗可以从三个维度努力:第一,优化空调和制冷系统;第二,通过液冷服务器、云计算资源调度系统等降低单位算力能耗、提高电源利用率;第三,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及自然风冷等冷却系统。

在推动数据中心向大规模、集约化、定制化方向发展的同时,数据港也将多管齐下,提高数据中心能效比,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最新相关

泰纳瑞斯第2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

本报讯(记者杨悦)8月1日,泰纳瑞斯钢管公司公布2025年第2季度及上半年财报。根据财报,该公司第2季度净销售额为30.86亿美元,环比增长6%,同比下降7%;净利润为5.42亿美元,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14%...

塔塔钢铁荷兰公司这样加速低碳转型

刘峰近期,印度塔塔(Tata Steel)旗下塔塔钢铁荷兰公司(Tata Steel Nederland)宣布重大转型计划,旨在提升长期竞争力并加速"绿色钢铁"生产。印度塔塔表示,重组对于恢复财务业绩和支持未来投资是...

奥钢联多纳维茨厂生产出首根"绿色钢轨"

本报讯 7月29日,奥钢联官方发布消息称布,旗下多纳维茨厂生产出首根"绿色钢轨",并已在奥地利林茨中央车站完成铺设。该钢轨采用废钢和氢气直接还原纯铁(HYFOR技术)制成,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完全零...

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卷成品成功下线

本报讯 6月27日上午,湖南钢铁集团涟钢举行电磁材料公司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发仪式。此次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卷成品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涟钢成功打通硅钢全流程生产工艺。从无到有、从低到高,涟钢...

敬业营口中板通过马来西亚SIRIM认证

本报讯 近日,敬业营口中板通过马来西亚SIRIM认证机构认证。认证结果显示,营口中板产品符合马来西亚国家标准与技术法规,这不仅为营口中板进军马来西亚市场奠定基础,更成为其开拓东南亚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