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姜周华: 攻坚高端特钢"卡脖子"难题

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王志报道

特约通讯员蓝义高摄影

“我国已是全球公认的钢铁强国,普钢年产量超9亿吨、优特钢达9000万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11月13日,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研究所所长姜周华教授在2025中国特殊钢产业发展论坛上以“高端特钢和特种合金的研究进展与展望”为题作专题报告。他既客观剖析我国特钢产业“大而不强”的短板,又系统呈现团队在工艺突破、材料创新、智能升级等领域的关键成果,为我国钢铁产业从规模领先向质量引领跨越提供了重要指引。

高端特钢成突破关键

“我国在高端特钢和特种合金领域,与国际水平仍有差距。”姜周华在报告中客观分析产业现状。据介绍,我国特种冶金方法生产的高端特钢和特种合金年产量仅500万吨,虽规模不大,却集中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电力、国防军工、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部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现有制备工艺也面临多重挑战:真空感应炉熔炼时间波动大、返回料利用率低,推高生产成本;电渣重熔过程中铝、钛、硼等活性元素分布不均,影响产品稳定性;真空自耗炉工艺窗口窄,易出现黑斑白斑缺陷,难以满足高端合金量产需求。“这些问题导致我国部分高端合金质量稳定性差,成本高于国际水平,制约了尖端领域发展。”姜周华坦言。

针对产业痛点,姜周华团队构建“产品—工艺—装备—服务四位一体”研发体系,以“洁净化、均质化、细晶化、智能化”为核心,实现全链条技术突破。

在工艺优化上,团队攻克真空感应熔炼关键技术,通过物理与数值模拟优化12吨真空感应炉(VIM)溜槽结构,开发“低过热度控制+铸模预热+保温冒口”多种措施为一体的铸锭质量控制关键技术,解决铸锭缩孔、疏松问题;创新“碳+铝/硅/锰+稀土镁”阶梯式脱氧工艺,加快脱氧速度并实现低氧控制。

材料研发方面,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核级316H不锈钢通过渣系优化与渐进式固溶处理,助力鞍钢实现大型电渣扁锭量产,成为世界首例第四代核电用钢供货方案;开发基于智能模型、残余元素和夹杂物控制技术的VIM+VAR的双真空超纯冶炼工艺,制备出“杂质元素极低、夹杂物细小弥散”的高性能超纯奥氏体不锈钢,满足半导体设备用材国产化急需;自主开发的一体化压铸为代表的大型模具钢材料具有高热导率、高淬透性、免真空淬火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智能赋能特钢产业升级

“人工智能在特钢领域的应用,绝非单纯机器学习,必须是机理、数据与知识的融合。”姜周华强调。团队构建“机理模型+数据驱动模型+专家知识”融合体系,在多装备实现智能控制:真空感应炉基于基础数据与融合模型,实现温度预测与氧氮含量预测;电渣重熔炉基于机理+数据驱动融合智能模型,可以对氧含量和钛含量进行预测;真空自耗炉通过电弧稳定性控制,缓解黑斑白斑问题,锰含量预测精度显著提升。

目前,该智能系统已在抚顺特钢等企业应用,实现炉内氧、氮含量与熔体温度实时监测,为工艺优化提供精准指导,推动叶片钢洁净度与带状偏析改善,产品性能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截至目前,团队技术成果已推广至全国20余家特钢企业,在关键领域实现产业化突破:抚顺特钢依托合作技术,实现汽轮机叶片钢系列产业化,屈服强度优于部分进口材料;上海一郎合金生产的GH4169大型环件、GH3030高温管件,应用于航空航天设备;南京达迈科技基于团队靶材技术,镍基靶材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江苏申源的内燃机气阀钢国内市场占有率60%,成为大众、丰田等车企全球供应商。

“未来将聚焦航空超高强度钢、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特种不锈钢、高端轴承钢、高端模具钢等‘卡脖子’材料,推动氢冶金短流程、特殊钢和特种合金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等颠覆性技术落地。”姜周华表示,将以原创性、颠覆性、引领性技术培育特钢新质生产力,助力我国特殊钢产业和合金材料实现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为制造强国建设筑牢材料根基。

最新相关
姜周华: 攻坚高端特钢"卡脖子"难题

姜周华: 攻坚高端特钢"卡脖子"难题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王志 报道特约通讯员 蓝义高 摄影"我国已是全球公认的钢铁强国,普钢年产量超9亿吨、优特钢达9000万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11月13日,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研究所所长姜周华教授...

独家!沈彬谈沙钢50年发展采访实录

编者按今年是沙钢成立50周年。50年,是历史长河的一瞬,但对于沙钢而言,这是一段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于整个钢铁行业而言,也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壮大,在筚路蓝缕中前行的时...

4月份动力煤采购成本环比微增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标挖潜"办公室4月份,在"对标挖潜"企业主要原燃材料采购成本中,除动力煤采购成本环比微增外,其他品种环比均减少,其中炼焦煤、喷吹煤、国产铁精矿、进口块矿环比降幅较大。1...

9月上旬钢材社会库存环比上升4.2%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9月上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920万吨,环比增加32万吨,上升4.2%,库存持续上升;比今年初增加261万吨,上升39.6%;比上年同期增加36万吨,上升4.1%,库存同比...

控产是"金九"钢市"减压"关键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贾林海"8月份,国内钢材价格涨跌互现。进入9月份,钢材市场仍有下行压力,只有钢铁企业积极控产或宏观利好政策加码,才有望出现反弹表现。"日前,上海钢联首席分析师汪建华在一场...

服贸会上的人机共生进行曲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樊三彩 报道/摄影"它真的能跟我一起玩石头剪刀布!但为什么它总是能赢?""是我们的3代'灵巧手'在'作弊',它依靠旁边的摄像头先看到对方的动作再出拳,但是因为反应速度小于50毫...

制氢、储氢,全球"拾慧"

近日,乌拉圭公布首个绿氢工厂项目计划,该工厂将耗资3800万美元,位于乌拉圭西南部里奥内格罗省首府弗雷本托斯市,预计于2026年开始运营。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8000块太阳能电池板、1个每小时可生...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熊余平 徐可可 报道面对当前严峻形势,钢铁产业链企业如何破局,找到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10月30日,以"破局·行动·实战"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钢铁流通促进大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