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钢铁业如何"向绿而行"

专家热议钢铁业高质量发展:确保供需动态平衡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在日前召开的2023(第十四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逐步进入深度调整期,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供需动态平衡,加快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运用市场机制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确保供需动态平衡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逐步进入深度调整期,应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表示,对于关乎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比如,钢铁需求规模预测、钢铁行业经济效益提升路径、钢铁资源战略储备量和废钢铁利用率、钢铁行业“双碳”目标实现路径等,还应进一步加强研究。

谈及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张海登表示,要继承巩固钢铁去产能成功经验,严格落实产能置换,严禁新增产能,加强行业自律,健全市场化法制化长效机制;关注下游行业转型升级新需求新变化,要加大创新力度,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合作,提升钢铁材料保障能力,确保行业供需始终保持动态平衡。要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继续加强兼并重组,建设若干世界一流钢铁企业集团,在专业领域形成一批世界先进的领航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改变部分地区钢铁产业“小散乱”局面。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表示,要通过产能治理,进一步促进优质资源流向优势企业,调节市场供需关系。建议探索在全行业建立常态化的自律限产机制;探索加大差异化政策力度,用好粗钢产量调控、差别化电价、超低排放等政策手段,进一步扩大调控范围;强化能耗双控约束,探索建立能效评级机制,加大节能监察力度,严查能耗不达标企业;建立碳排放约束机制,探索基于碳排放核定产量的机制。

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钢铁工业实现碳中和

“作为典型的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钢铁工业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主战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终身教授毛新平表示,以再生钢铁原料制备高性能材料是我国钢铁工业的必然选择,应尽早布局。在源头上多方面对废钢进行智能分选,在生产环节实施洁净化冶炼,以无害化连铸、无害化制备加工技术路径获得合格产品;发挥近终形制造等特殊工艺技术优势,实现残余元素的高质化利用,研发出系列高性能钢铁材料,提出改善材料服役性能的残余元素调控新思路、新技术。

数字化、科技化改造有助于实现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张海登表示,要加快推动钢铁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力度,全面普及高效先进适用的节能环保工艺技术装备,全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实施以及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氢冶金、低碳冶金工艺技术攻关示范,实施电炉短流程炼钢高质量发展引领工程,促进废钢资源高质高效利用。“科技创新和应用是实现‘双碳’的主动力,应尽快建立碳排放、碳足迹的统计监测评价技术体系;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使用;对于各行业已有的一批先进技术,需推广应用产业化;对于一些尚在研发的前沿技术,要加大加快科技创新。”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大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抓住重点排放行业和领域,因业施策、因地制宜、梯次达峰;加强重视并查清碳足迹,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关联排放一并核算,计算我国重点产品的“碳排放因子”。健全碳排放市场交易制度,建议尽快使“国家核证的自愿减排量”进场交易(CCER);改进完善绿色产业金融服务;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碳排放交易管理处副处长刘峰认为,建设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推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我国钢铁行业应运用市场机制促进低成本绿色转型,做好参加全国碳市场的准备工作:要摸清排放底数,对行业碳排放现状、减排潜力、企业数据基础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估;加快制度建设,配合加快完善碳排放数据核算、报告、核查技术规范和配额分配方案;增强数据管理能力,加强内部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各类碳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在企业和重点设施层面落实、落细、落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长期和系统性的工程,不是简单的节能环保问题,是发展方式的新变革,需要在冶炼技术、生产原料、配套设施等多方面对原有生产方式进行革新。”范铁军表示,钢铁企业要跨区域联动,实现多区或跨区碳中和的可能;逐步和化工、建材、能源、环保、市政设施等产业融合发展。在传统工艺上,由高炉—转炉流程转向电弧炉短流程,在冶炼过程中使用可再生能源,提升生产配套设施绿色水平,针对钢铁生产特点开发应用CCUS技术,为我国以高炉—转炉法为主的钢铁产业实现碳净零排放提供解决方案。

“如何更好地将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融入钢铁行业发展,让会议精神在钢铁行业中落地生根,是当前全行业的重要任务。”日前,在2023(第十四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在做《加快推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讲话时如此强调。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于钢铁行业如何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骆铁军在论坛上围绕产能治理、需求升级、资源安全、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产能治理要导向优胜劣汰、导向供需平衡

骆铁军表示,2022年钢铁行业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行业效益大幅下滑,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有下游需求减弱、原燃料成本高企等外部因素,但更多的还是行业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原因使然。

针对如何构建产能治理新机制,骆铁军发表了他的看法。过去两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心由“去产能”转移到“控产量”上来,随着行业管理方式改变,行业的主要矛盾也在改变。国家强调去产能,于是出现了异型炉、批小建大等想方设法扩产能的问题;近两年实施控产量,又出现了数据瞒报漏报。钢铁行业如何调控产能产量值得深入研究。为此,中钢协提出要加快创建新发展环境下钢铁产能治理新机制的建议,目的就是使钢铁产能按照市场需求合理释放。

骆铁军认为,创建新机制关键是要形成对产能产量有约束作用的行业共识机制,导向优胜劣汰,导向供需平衡。当然,这离不开政府的引导监督、行业的自律,更迫切期待国家碳排放调控机制早日实施。

三途径推动钢材消费升级

骆铁军指出,产能治理解决的是供给侧问题,但需求侧方面也同样值得关注。“自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10.65亿吨的历史峰值以来,已连续两年回落。表面上看是限产的原因,实际上是下游需求回落造成的。”他特别强调。

在今年理事会上,中钢协提出了启动以“材料升级和材料替代”为主要工作方向的“钢铁应用拓展计划”,全面加强上下游领域跨产业合作。骆铁军建议,从以下三方面推动钢材消费升级:一是推进以住宅钢结构为主的推广应用,扩大高强钢、耐候钢、耐火钢在钢结构建筑领域的应用;二是统筹推进科技创新“补短板、强基础、促提升”,让更高性能的钢铁产品获得更广泛的使用;三是推广应用绿色低碳产品,适应下游绿色低碳消费升级步伐。

四举措抓好国内铁素资源供给

骆铁军表示,近些年,我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升级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长期制约我国钢铁行业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安全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对于下一步如何加强资源安全,骆铁军认为,钢铁行业还要继续抓好国内铁素资源的供给:

一是要加快国内铁矿项目建设,继续推动一批资源条件好、成本竞争力强的铁矿项目开发。

二是要保障现有矿山正常生产。呼吁各级政府部门不要因为一个矿山出了事故,就一刀切让所有矿山停产整改,避免“一人得病,大家住院”的情况发生。

三是推进有条件的海外铁矿资源加快开发。近期,澳大利亚西坡铁矿项目、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陆续传来好消息,为国内投资者增强了信心。

四是促进废钢资源循环利用,为电炉钢有序发展提供原料保障。

中国钢铁要继续做好实现“双碳”目标的先行者

据骆铁军介绍,针对绿色低碳这一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核心命题,钢铁行业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研究发布了《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明确了中国钢铁“双碳”目标和技术实现路径;二是举办了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论坛,促进钢铁业低碳发展的国际合作、形成合作共识;三是建设上线了中国工业领域首个EPD(环境产品声明)平台,积极与上下游产业对接,推动国际互认;四是推进“极致能效”、培育能效标杆,形成《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五是持续推进全世界最严格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

结合本次论坛主题,骆铁军提出,下一步,中国钢铁还要继续责无旁贷做好实现“双碳”目标的先行者,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和超低排放改造,并在碳排放管理、能源结构调整、氢冶金应用等方面积极行动、率先破局,推动中国钢铁绿色低碳转型。

最新相关

安钢股份桥梁钢中标武汉重点市政工程

本报讯 近日,从武汉传来好消息,安钢股份生产的桥梁钢成功中标武汉市某重点市政工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安钢股份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向特钢要效益"的力度,全力推进特钢转型。销售团队主动出击,...

山钢管线钢出海"圈粉"

山钢管线钢出海"圈粉"

7月24日,山钢日照公司X70M高端管线钢正在码头装船发往沙特(如图)。近日,山钢日照公司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能力,成功斩获沙特市场5.5万吨X70M高端管线钢热轧卷批量订单。面对沙特天然...

柳钢家电用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16%

柳钢家电用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16%

在国家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柳钢家电用钢销售量同比增长116%。今年初以来,柳钢销售中心抢抓政策机遇,优化销售模式与市场策略,持续拓展新客户与新区域。尤其是在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8月15日也是第3个全国生态日。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当代愚公李双良带队搬走了太钢1000万立方米的废钢渣,治理后的太钢渣山公园亭台楼阁、小桥...

让长江岸线美起来

从2019年起,南钢集团对沿长江岸线约3公里、70万平方米的江滩进行覆绿,种植垂柳、香樟、水杉等大型乔木15000多棵,并新建微马跑道、音乐看台及栈桥等,全力打造湿地公园景观。经过持续治理,现在...

5.6万吨"新钢造"助力昌九高铁试跑

7月29日,G55501次试验列车从南昌东站驶出,这标志着昌九高铁南昌东至何家线路所段进入试运行阶段。据了解,昌九高铁是江西省境内一条连接南昌市与九江市的高速铁路。这条铁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

湛江钢铁又一条"海上钢铁丝路"开通

湛江钢铁又一条"海上钢铁丝路"开通

8月3日,宝钢股份湛江钢铁成品码头汽笛长鸣,"顶鹤"轮满载产成品破浪启航,驶向泰国林查班港(如图)。这标志着湛江钢铁首条直通东盟核心市场的泰国国际班轮航线正式开通,也是继越南海防航线成功运...

与国铁互通!敬业铁路专用线开通

8月17日,敬业铁路专用线GT31108次国铁车辆(如图)开行,标志着敬业铁路专用线成功实现与国铁业务互通。据悉,敬业铁路专用线全长23公里,全线采用污染物零排放的电气化铁路,共设3个站点,起点接轨...

山钢万吨桥梁钢撑起济南高架"长龙"

8月25日,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北路快速路东延工程春晖路路段高架桥主体结构已初具规模,一条高架"长龙"跃然眼前(如图)。山钢集团为该工程定向供应的2万吨优质厚板桥梁钢订单,目前已完成逾7000吨的...

这间体验馆,教你安全避坑不踩雷!

这间体验馆,教你安全避坑不踩雷!

8月19日,柳钢集团焦化厂职工正在该厂日前开馆的VR(虚拟现实技术)智能体验馆进行安全施工体验(如图)。该体验馆采用先进成熟的智能VR和3D技术,将VR设备与行业安全标准相结合,综合考虑现场施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