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多个汽车品牌在4月完成销量同比大增。一直处于“压力中心”的日系品牌虽整体份额上扬,但狭义角度并未实现集体回暖。
4月共有三家日系合资品牌实现同、环比双增长,其中广汽本田4月终端销量60,498辆,同比增长40.2%,环比增长44.7%;广汽丰田4月终端销量77,009辆,同比增长20.2%,环比增长26.2%;一汽丰田4月终端销量71,383万辆,同比猛增91.6%,环比增长14.5%。东风日产4月销量为57,545辆,同比下降0.93%,环比增长17.1%,表现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新能源车型的助推,成为终端回暖的重要力量。以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为例,广汽本田电动化矩阵4月终端销量15,041辆,同比增长86%,环比增长60.2%。其中,雅阁混动实现单月终端销量6,713辆,同比增长120.2%,环比增长114.1%;广汽丰田4月新能源车型销量为23,038辆,同比增长10.8%,占比近30%。
相较上述日系品牌,东风本田4月市场表现有些不尽人意。官方数据显示,东风本田4月终端销量34,381辆,同比下滑34.2%,环比下降14.5%。前4个月终端累计销量为136,821辆,同比下降38.2%。
这些单一品牌数据的背后,是日系合资品牌在华份额的稳步回升。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日系合资品牌零售份额起伏不定,同比表现持续下降,低谷时仅为16%,在刚刚过去的4月,该份额数据终于升至去年底的水平。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61万辆,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12%。其中,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8.7%,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
显而易见,高效的电动化转型才是日系品牌找回信心的最佳方式。
5月11日,丰田方面表示,将在2030年年底之前在电动汽车领域追加投资1万亿日元,使丰田在这段期间对该领域的计划总支出达到约370亿美元。根据丰田的计划,截至2024年3月的本财年销售20.2万辆电动汽车,这一数字将是前一财年销量的五倍以上。在此之前,丰田已为电动化转型做出多项努力,包括调整组织架构、成立名为“BEV工厂”的专门机构等。
数天前,在乐见本月业务有所复苏的同时,日产高层亦不忘强调电动化战略的决心。“公司将在未来几个月在中国推出多款新车型,包括最近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亮相的搭载了日产最先进技术的超混电驱奇骏和全新第三代逍客。”日产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山崎庄平透露,日产将加快在中国的电驱化战略,计划到2026年推出七款电驱化车型,到2030年实现80%的产品线电驱化。
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本田副社长青山真二表示,至2027年后,本田在中国推出的所有车型均为混合动力和纯电产品,不再投放新的纯燃油车型;到2035年,本田将实现在中国市场纯电产品销售占比100%。根据计划,2024年初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将分别推出e:NP2和e:NS2,基于本田全新纯电专属架构e:N Architecture W开发的e:N SUV序概念车的量产车型也将于2024年上市。
“近两年国际车企的新能源转型态度是坚决的,部分车企迅速放弃插混市场的原有优势,全力推进电动化的产品投放,依托国际品牌的光环,期待能带来一定的销量份额。”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对于包括日系品牌在内合资品牌而言,电动化才是出路。“合资品牌必须要在电动化转型方面做出更有效的努力,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