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焦炭品种10天3次提涨,绝代"双焦"会否重现江湖?

2022年刚过十多天,煤焦品种已经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行情。

焦炭品种10天迎来3次提涨,累计涨幅达到500元/吨。原料焦煤期现货价格随之水涨船高。本已向下的动力煤价格,因为印尼进口煤政策变幻莫测,再度抬头。

煤焦三兄弟后市怎么看?上海证券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多位黑色品种产业链人士以及资深研究人士。

焦煤、焦炭仍有上行空间

截至1月12日日间收盘,焦煤主力合约上涨3.87%,报收于2350.5元/吨。焦炭主力合约上涨1.35%,报收于3181元/吨。

消息面上,多家机构确认当日国内焦炭迎来今日第3轮上涨,提价幅度为200元/吨。而在这一轮上涨落实后,近期焦炭累计上涨幅度达到了500元/吨。让市场不禁联想到,去年下半年焦炭曾出现十几轮连涨。绝代“双焦”会否重现江湖?

产业人士以及研究人士表示,从供需角度来看,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焦煤供应和动力煤供应存在不小的差异。去年10月起,有关方面要求加大保供力度。前期核增产能主要以动力煤矿为主,焦煤产量增加十分有限。现在又临近春节,部分焦煤矿有停产放假的预期,预计焦煤短期产量将进一步减少。”分析师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下游行业对焦煤的需求却在增加。同样因为临近春节假期,钢厂和焦化企业加紧冬储,增加焦煤库存。供需两端一升一降,导致焦煤价格持续上涨。最新报告认为,2022年的焦煤品种会保持供需基本平衡或者阶段性紧平衡的状态。供应方面,焦煤新增产能不多,国内焦煤产量增加空间不大;而进口端受蒙古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大幅增量也有难度。需求方面,焦炭新增产能及产能置换仍将持续,焦炭产量有增加预期,焦煤需求端仍有支撑。

“焦煤上涨吞噬焦炭企业利润,所以近期焦化企业通过不断提高焦炭价格向下游传导涨价的压力。”分析师表示,由于近期钢厂铁水产量持续恢复增长,需求端具有支撑使得焦炭品种将涨价压力顺利传递到下游。

另有一名钢铁行业分析师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据他最新调研,目前高炉工艺螺纹钢产品的毛利在800元/吨左右,钢厂生产积极性较高。从产业链利润分配角度来看,预计后续焦炭仍有继续上涨空间。

大量煤矿春节加班

动力煤量价将越来越稳

秦皇岛煤炭网1月12日发布报告显示,今年1月5日至1月11日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738元/吨,环比上行5元/吨。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自今年开盘交易以来,也累计上涨了32元/吨。

“动力煤价格实际已经开始向下。”易煤研究院研究部副总监杨洁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环渤海港口贸易商的报价情况来看,近两日无论是5500大卡动力煤还是5000大卡动力煤的报价均向下调整了10元-20元/吨,即便如此,成交量也颇为“清淡”。临近春节,下游用煤企业补库基本结束。而煤炭贸易商为了在春节前回笼资金可能在煤炭报价上进一步放松。更重要的是,经过数月的努力,我国煤炭生产又恢复到较高的水平。以内蒙古鄂尔多斯(24.100, 0.49, 2.08%)市为例,今年1月上旬煤炭平均日产量达到268.69万吨,为2020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鄂尔多斯市煤炭日产量数据

煤矿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记者透露,2022年春节假期,大量煤矿企业的假期仅在3天左右,其余时间将继续加紧保供增产。

“即使煤炭价格较去年最高时回落了一半,利润依然丰厚,各类煤矿企业都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杨洁表示。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再度召开紧急专题会议,要求相关单位要在1月20日前将库存可用天数15天以下电厂清零。国家发展改革委还要求,各沿海省份对进口煤尤其是印尼煤依赖较严重的区域,要做好印尼煤出口禁令应对工作,要提前谋划,早做准备。而各煤炭生产省份要继续增产保供,保持日均产量1200万吨以上。杨洁认为,目前国内煤炭供应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并且印尼进口煤政策对我国市场造成的影响有限,后续动力煤价格仍有下降空间,将进一步向长协价格靠拢。来源:上海证券报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