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老厂房的年轻"范儿"

西部重工公司是酒钢集团公司的老单位。在40余年的建设发展中,该公司秉承“装备工业文明,成就员工价值”的理念,努力构建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企业。记者来到生产车间,感受智能产线改造和“阿米巴”经营模式给这个老单位带来的新活力。

“我去年的工资涨了不少呢。”

近日,西部重工公司机械制造分厂的铣工张梓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满脸幸福地说。“2021年,集团公司职工年收入增长了15%。”“他可不止。”厂长刘航从手机中调出2021年该分厂的工资总额表,表中显示,2021年张梓龙工资总额相比2020年上涨了30%。

“去年,我们分厂的职工除了因病因事长期请假的,普遍涨薪30%,个别职工甚至超过60%。”谈起职工收入带来的获得感,刘航很是高兴。

降本增效收入上涨

数据显示,2021年,西部重工机械制造分厂完成产量7264.50吨,较2020年同期增加1118.64吨,增幅18.20%,实现年目标计划的139.22%,完成年奋斗收入目标的111.37%。

这一串数字的背后,是机械制造分厂积极开展智能化产线改造、深耕“阿米巴”经营模式之后带来的质变——引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设备,进而降成本、提效率,职工收入的增长自然水到渠成。

智能刀具库

进入机械制造分厂的厂房,便能看到一个外观特别像自动售货机一样的机器——智能刀具库。刀具库左侧的橱窗里,陈列着各种型号的刀片、刀具,右侧则是一个硕大的显示屏,既可以触屏输入名字密码登录,也可以进行面部识别登录。近期,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大家都戴着口罩,无法进行面部识别,班长王同勇在刀具库上进行了触屏操作,输入名字和密码后,通过检索、确认,领到了他们班组加工下个工件所需要的刀片。

“这个设备刚摆进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新奇。”王同勇说,“试用了几次之后,觉得和以前人工领刀具的方式相比确实方便了很多。”之前职工加工工件时,如果需要更换刀具,必须在电脑上提交OA流程,流程流转到库房后才可以领取刀具,中间要经过几个小时的等待,并且分厂所有职工都有领取刀具的权限,时常有人借出刀具后忘记归还。因此,仅领取刀具一项业务,就会造成时间和耗材的双重浪费。

引入智能刀具库后,一个班组仅有几名职工有领取刀具的权限,并且旧刀不还,新刀无法领出。在这种双重保障下,2021年,机械分厂吨产品刀具损耗显著降低。

除了刀具消耗这个成本大户

动力能源消耗

也是机械分厂成本管控的要点

厂房东南角,热处理主操赵铎彦正在给工件淬火。在机械加工中,淬火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能够将金属部件的硬度控制到所需范围,而在淬火过程中,需要用水进行冷却。

“这是循环水的储水罐。”赵铎彦指着高频淬火机床旁边的两个方形容器说,“以前的淬火机床在使用过程中都是长流水,损耗巨大。现在新机床用上了循环水系统,生产成本降低了不少,工作环境也变好了。”

设备换代效率提高

记者告别了赵铎彦,向北走了大概几十米后,两列形似科幻电影中航空睡眠舱的车床映入眼帘。有着27年工龄的沈海东正在车床旁的触控屏上点按着,输入完毕后,车床内的工件开始自动加工,沈海东看了看工件加工过程没什么问题,便走向了另一台车床,准备加工另一个工件。

这种工作方式让老车工沈海东感慨:“以前都是一个人一台车床,同一时间只能加工一个工件,并且每个工件加工都是靠手来控制,过程中还要不停测量,效率低而且质量有波动。”如今,机械分厂引进数控车床替代老式车床后,沈海东只需要把工件吊装到位,更换好刀具、程序输入正确后,剩下的就都交给车床了。

2021年,分厂订单最多的时候,沈海东一个人曾经同时加工3个工件,这在以前是无法实现的。“这些新车床精度非常高,以前手工加工工件,返工甚至费件都是有可能的,现在不仅基本没有返工,连打扫卫生的情况都少了很多。”沈海东拍着车床周身覆盖的外壳笑着说。原来,老式车床在加工工件时,铁屑会崩得四处都是,每个车工在下班之前,清理铁屑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工作,沈海东说他年轻的时候,车工件不怎么累,反而是每天扫地累得胳膊都发酸。新式数控车床增加了一个防护舱,正面设置了一个推拉门,这样既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又缩小了铁屑飞撒的范围。

精细管理干劲十足

近两年的装备升级,让西部重工机械制造分厂多了不少“时髦”的装备,该厂也深刻体会到“三化”改造带来的益处。刘航介绍,接下来他们将结合西部重工公司的年度零固投资额度,分四期建设“智能工厂”。整体装备由现有的2台数控龙门铣、新购置2台数控龙门铣(3×6米)、数控130镗铣床2台、数控加工中心、组合机床、天伺服无人驾驶天车、零点定位系统、智能扫描系统和智能总控系统组成。

在开展“三化”改造的同时,机械分厂也意识到,光靠硬件提升无法从根本上实现降本增效,最关键的还是人,只有充分调动全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让老厂房活出年轻“范儿”。机械分厂针对经营现状及各区域经营特点,以独立核算和跨工序作业为基础,划分为“加工区域巴”“装配区域巴”“锻造区域巴”“热处理区域巴”“综合区域巴”五个独立核算班组级“阿米巴”组织,分别考核收入、利润指标。

“比如,综合区域(维修、力工、天车工)人员工资成本向加工、锻造、装配、热处理区域经营单元挣取台时,按照每人每小时70元收费标准向所服务区域经营单元收取费用。同时,修旧利废节约成本按照备件原值的30%计入收入,维修外付费用按照每月5000元标准核定,节约部分计入收入。”刘航介绍。

“上了这么多年班,像做生意一样上班,倒是头一次。”

“阿米巴”经营模式推广之初,不少职工觉得新鲜,但如何“玩转”阿米巴,大家也是一头雾水。“对此,我就跟职工说,多干活、不浪费就能多赚钱。”刘航说,“像找订单、提质量这样的工作,是管理技术人员的事,对于岗位职工而言,他们只要做到关爱企业就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就行。我用最简单的道理让大家统一认识,共同奋斗,增加收入,这就是管理上的人性化。”

2021年,机械分厂在划分阿米巴单元的基础上,积极采用“人单合一”、计件承包、微生产团队等多种激励方式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坚持以公正的态度认真协调各班组级“阿米巴”之间的关系,时刻教育引导各“阿米巴”树立整体意识、大局观念,相互信任、体谅与支持,并将“阿米巴”经营与对标对表工作相结合,该分厂设定对标对表指标5大项、13小项,从2021年3月份之后,指标基本趋于平稳,达到或接近历史最好水平。

“此外,各班组级‘阿米巴’积极开展修旧利废等挖潜增效工作,内部销售人员积极走访各厂矿承揽订单,整个分厂现在就像一泉活水。老厂房里,不光设备变新变先进了,职工也显得年轻有干劲了。”刘航说。

最新相关

泰纳瑞斯第2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

本报讯(记者杨悦)8月1日,泰纳瑞斯钢管公司公布2025年第2季度及上半年财报。根据财报,该公司第2季度净销售额为30.86亿美元,环比增长6%,同比下降7%;净利润为5.42亿美元,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14%...

塔塔钢铁荷兰公司这样加速低碳转型

刘峰近期,印度塔塔(Tata Steel)旗下塔塔钢铁荷兰公司(Tata Steel Nederland)宣布重大转型计划,旨在提升长期竞争力并加速"绿色钢铁"生产。印度塔塔表示,重组对于恢复财务业绩和支持未来投资是...

奥钢联多纳维茨厂生产出首根"绿色钢轨"

本报讯 7月29日,奥钢联官方发布消息称布,旗下多纳维茨厂生产出首根"绿色钢轨",并已在奥地利林茨中央车站完成铺设。该钢轨采用废钢和氢气直接还原纯铁(HYFOR技术)制成,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完全零...

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卷成品成功下线

本报讯 6月27日上午,湖南钢铁集团涟钢举行电磁材料公司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发仪式。此次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卷成品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涟钢成功打通硅钢全流程生产工艺。从无到有、从低到高,涟钢...

敬业营口中板通过马来西亚SIRIM认证

本报讯 近日,敬业营口中板通过马来西亚SIRIM认证机构认证。认证结果显示,营口中板产品符合马来西亚国家标准与技术法规,这不仅为营口中板进军马来西亚市场奠定基础,更成为其开拓东南亚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