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广交会"中国制造"展现新气象,依靠创新收获全球订单

广交会历来被视为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近日在广州闭幕的第135届广交会一期,从展品结构、到会采购商人数等方面展现了“中国制造”新气象,释放出了新信号。

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创办初期,广交会出口成交以中小商品、农副土特产品为主。60多年来,中国参展产品在种类不断丰富的同时,高端产品占比逐步提升,产品结构出现显著变化。

走进第135届广交会,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服务机器人、高端装备机械、智能家电等各类“紧俏货”比比皆是。本届广交会一期参展企业10898家,其中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的优质企业超3000家,比上届增长33%;高技术含量企业数量比上届增长24.4%。

对此,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中国在产业与技术升级的过程中,涌现了大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年又注重挖掘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企业。其中,必然呈现智慧生活、“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工业自动化等高技术含量产品,大大改变了中国出口商品的质量和市场空间,也吸引了更多海外采购商。

“这次广交会对外传递出了鲜明的信号,集中展现了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指出,中国制造业经过十几年持续转型升级发展,产品出现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特征,满足了海外消费者的美好生活需要。

4月19日,境外采购商在第135届广交会观看智能搬运AGV(自动导向车)展演。中新社记者陈骥F摄

“广交会最初只是采购成品和关键零部件的场所,现如今已成为产品开发和创新的动态平台。”土耳其阿尔祖姆公司董事长穆拉特·科尔巴西表示,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进步日新月异,不仅提升了其公司的产品供应,还彻底改变了他们对产品应用的认知。

全球买家“用脚投票”。本届广交会一期,来自美国、英国、印尼等全球212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线下参会人数达12.5万多人,同比增长23.2%。据广交会官方透露,展客商洽谈踊跃,采购商下单积极。

通常,中国企业在广交会上拿到外贸订单后,便开始抓紧生产,按期向境外采购商交付产品。可见,这是基于市场需求的生产行为。

在毛艳华看来,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近期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是缺乏经济学常识的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产品出口优势是全球市场竞争下的结果。比如,中国新能源产业取得竞争优势,完全不是靠补贴,其优势的源泉来自于中国规模经济效应,齐全的产业链配套以及大量高端技术人才。

“中国产品出口比较优势已经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移。”彭澎指出,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产品不仅满足了中国国内市场需求,也大大填补了海外市场的不足,推进了全世界“双碳”(“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

毛艳华则建议,中国企业要在借助广交会等平台继续稳住欧美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多元化市场,尤其是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新兴市场,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促进世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众多境外企业也因广交会与中国结缘,并伴随着中国的发展而成长壮大,共享中国机遇、实现互利共赢。日前,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先后与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等3家机构和企业签署合作伙伴协议。至此,广交会全球合作伙伴增至198家,覆盖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朋友圈”越来越大。

第135届广交会二期、三期将继续在广州举办,延续“买全球、卖全球”盛况。正如广交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储士家所言:“在外需不确定性增强、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当下,如期而至的广交会,再一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和信心。”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