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中冶赛迪智慧转底炉助力钢厂固废资源循环利用、产线一体化管控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每生产一吨钢就大约要产生一百千克以上的含铁尘泥,这些尘泥回收后如果利用不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也会对含铁资源产生巨大浪费,正确处置和利用这些体量庞大的含铁尘泥是钢铁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课题。

早在2009年,中冶赛迪就瞄准行业痛点,组建研发团队,开始系统研究转底炉脱锌技术。经过十余年的持续创新,开发了以转底炉技术为核心的处理含锌尘泥固废工艺技术集群,该技术集群通过含铁固废尘泥均质、成型、干燥、高温焙烧等工艺,能够综合处理和循环利用整个炼铁、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各形态、各工序、各成分的含锌尘泥固废。

其中,中冶赛迪自主研发的转底炉含铁含锌固废绿色高效处置技术,能够实现对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铁含锌固废的高效、绿色处置,实现固废资源循环利用。在转底炉内,固废经过高温处理,铁、锌等有价值元素得以回收利用,同时实现固废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2015年,中冶赛迪承建的第一个转底炉项目在河北燕钢成功落地达标达产,截止目前,含铁含锌固废绿色高效处置技术已经先后在宝武集团、首钢京唐、中天钢铁、大冶特钢、九江线材、津西钢铁、越南台塑等国内外大型钢企成功应用,市场占有率约80%,解决了钢铁企业铁锌尘泥全量资源化难题。

依托转底炉领域专业的技术储备与丰富的工程经验,中冶赛迪还开发了与该技术配套的智慧系统——智慧转底炉一体化管控系统,形成了全产线工艺管理的“智慧矩阵”,通过整合设计数据和生产信息,实现计算资源、数据资源和专家资源的实时高效交互,为产线提供全流程、全要素的智慧生产辅助决策支持,为生产管理人员提供统一、全面、直观、高效的人机交互呈现,实现可视化管理。

2023年9月,由中冶赛迪总承包建设的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含铁含锌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投产。项目投产后,每年回收的含铁原料约9.4万吨,次氧化锌粉约5000吨,产生蒸汽约9万吨,回收铁料返回高炉作为炼铁原料,次氧化锌粉作为产品外售,产生的蒸汽并到全厂蒸汽管网供发电使用,创造了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此外,项目采用的智慧转底炉一体化管控系统,在业内首次实现了工艺、装备、控制与生产运维的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协作,有力支撑了转底炉产线的智慧、高端转型发展,推动了“绿色智造”钢铁示范企业建设。

最新相关

一堂生动的党课

6月30日,在重庆工业博物馆(重钢型钢厂遗址)内,重钢的退休老党员--83岁的赵景星,为来自重钢集团本部、中兴公司、三环监理、宝特航研等单位的10余名青年党员,讲了一堂生动鲜活的党课。此次活动...

无人机上演"立体式"救援

无人机上演"立体式"救援

6月24日,鞍钢集团本钢在北营公司漫水桥区域举行防汛抗洪行动演练。演练现场模拟本溪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南芬、桥头地区水位暴涨等险情。本钢防汛指挥部接到辽宁省本溪市防汛指挥部命令后,迅速...

玄外孙女为您系上红领巾

玄外孙女为您系上红领巾

7月6日,孟泰的家人们走进鞍钢博物馆,参观"高炉卫士"钢铁魂--"老英雄"孟泰与新中国第一炉铁水特展。参观结束后,孟泰家人表示,此次参观让他们对先辈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加感受到了孟泰...

印度机械需求有望加码?

知源近年来,随着印度政府在交通、能源和城市领域的投资持续加码,该国逐步迈入基础设施建设新时代。这一新形势令该国的建筑承包商和设备制造商看到了机遇--印度对现代化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