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三一重工的股价发生了阶段性回撤现象。
三一重工从高点“50”时代回调到“30”时代已经有40%的跌幅,伴随而立的还有: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质疑声。
三一重工作为行业龙头业绩增速似乎已经出现拐点,或许向市场透露出持续5年之久的工程机械景气度上升周期也到了拐点。
一份“不及格”年报引发的“猜想”
2021年3月30日,三一重工发布了其2020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00.54亿元,同比增长31.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31亿元,同比增长36.25%。分季度看,2020年Q4营收266.3亿,同比增长56.88%,扣非归母净利润26.43亿,同比增长128.3%。
这样的经营业绩,无论是营业规模还是经营质量都是可圈可点的。然而在财报披露后第二天它大跌7.78%,因为市场觉得它不达预期。
市场的逻辑或许是:2020年的利润低于预期了,尤其是四季度的业绩增速应该要更快才对,但四季度的增速竟然比三季度增速还低,所以不达预期了。
三一重工作为行业龙头业绩增速似乎已经出现拐点,或许向市场透露出持续5年的工程机械景气度上升周期也到了拐点。
下游:基建收紧开始收紧?
2020年工程机械企业交出了骄人的业绩“成绩单”,大部分工程机械上市企业都实现了营业和净利润的“双增长”。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国家大力推动复工复产;受下游基建需求拉动、国家加强环境治理、设备更新需求增长、人工替代效应等因素推动,工程机械行业实现快速增长。这是众多上市公司对其业绩增长的解读。
基建投资是工程机械重要下游,近期国家政策方面似乎也有了基建收紧的信号。
2021年3月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严格控制建设既有高铁的平行线路,严禁以新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名义违规变相建设地铁、轻轨。有观点认为,这或是吹响了铁路建设全面收紧的号角。
2021年4月12日,陕西省发改委表示,陕西已暂停城际铁路建设,并表示这是在综合考虑全省铁路建设、资金筹措情况,从防风险角度出发做出的决定。有关人员解读:这一决定,一方面与陕西省资金短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家的新政策密不可分,至此,高铁建设“降温”迹象开始显现。
在经历了超10年的投资建设热潮后,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高铁建设按动了“降速”键。《意见》并不意味着中国高铁建设踩刹车,而只是减油门。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在采访中曾表示,建设节奏趋缓并不意味着国家对高铁建设踩刹车,而是要合理把握建设规模和节奏,防止一哄而上、片面追求高标准,避免建设失序失控和重复建设,防控债务风险和资源浪费。
三一重工:短期震荡不改长期向好
三一重工的主要产品是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和筑路机械,但挖掘机占比逐年增加,截止2020年约占营收的37.5%。
挖掘机市占率不断提升。2006年以来,三一重工挖掘机市占率不断提升,从1.9%提升到2020年的28%。2020年,三一挖掘机销售收入375.28亿元,同比增长35.85%,国内市场连续10年蝉联销量冠军,大、中、小型全系列挖掘机市场份额均大幅度提升,挖掘机产量超过9万台,居全球第一。2021年一季度开门红,国际国内销售单月突破两万台,创造历史单月销售最高值,缔造行业新神话。
此外,混凝土机械实现销售收入270.52亿元,同比增长16.6%,稳居全球第一品牌;起重机械销售收入达194.09亿元,同比增长38.84%,汽车起重机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桩工机械销售收入68.25亿元,同比增长41.9%,稳居中国第一品牌;路面机械销售收入28.04亿元,同比增长30.59%;摊铺机市场份额稳居全国第一,平地机、压路机市场份额明显提升。
另据,三一重工2021年1季度业绩预报显示,净利润为52~58亿,2020年4季度只有30亿净利润,2021年1季度环比增加67%,这个数据还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一季度净利润环比增加至少说明三一重工销售还是在持续增加的,这对于三一重工以及整个行业来说也都是非常积极的信号。
笔者认为,三一重工并没有见顶,股价短期震荡不改其长期向上的趋势。
具备成为全球工程机械龙头基因
研发技术创新是三一的核心竞争力和第一驱动力。2020年研发投入63亿元,增长15.6亿元,同比增长33%,营收占比6.3%。截至2020年底,研发人员达5346人,同比增长69%。根据三一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三一副董事长、总裁向文波强调未来将把每年销售收入的5%左右投入研发。中信建投机械吕娟团队在点评其年报时指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中长期竞争力护城河。
全球化战略是企业成长的必要途径。抢占海外市场份额,带来较高的业绩增长的同时,又有助于抵御单一市场需求不足的风险。随着三一重工在海外市场渠道、服务能力、代理商体系、服务配件体系等资源持续投入,海外市场的综合能力体系有望持续增强,国际化战略的纵深推进有助于在全球多个市场复制成功经验,实现弯道超车。海外广阔的市场需求将为三一重工中长期增长提供支撑。
此外,数字化转型控制成本是企业在行业低谷中生存下来的必要手段。工程机械属于周期性行业,行业周期波动时成本控制显得格外重要。依靠数字化,三一精准把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以数字化变革应对挑战,用数字化转型达到卓越运营,在危机新常态中实现良性增长。
基于“数字化”和“国际化”的全面推进和落地,中长期增长之匙已被三一牢牢掌握在手中,成为全球工程机械龙头的基因日益凸显。
行业:增长格局和基调不会改变
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国家将继续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湾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以及5G大数据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工程,都需要工程机械厂商的参与,这也是中国工程机械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另外,“国四”排放标准将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与此同时,北京等地将“国四”标准提前。随着多项排放新规陆续出台,低排放标准的工程机械设备将逐渐退出市场并被替代更新,更新需求将成为近几年市场重要推手。
由此可见,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巨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再加上国家对环保日趋严格,工程机械市场仍然处于上升期,工程机械行业在存量更新和增量需求的双重驱动下。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1—3月工程机械12种主要产品销售量47.8万台,比2020年同期增长86.5%,比2019年同期增长82.5 %。
展望全年,日前,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名誉会长祁俊在采访中表示,2021年工程机械行业的增长格局和基调不会改变,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预测2021年全行业整体增长在7%以上。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机械行业微信交流群。群内提供机械上游原材料(中厚板、冷热轧、优特钢等)价格、机械行业政策、机械企业动态、机械市场表现等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