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社评: 2023年中美关系,美方也应提供稳定预期

随着2023年的到来,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之一的中美关系,能否在经历了过去一年的跌宕之后企稳,备受世界关注。新年伊始,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大使在美国与美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表示期待与布继续保持密切工作关系,推动中美关系改善发展。自两国元首去年11月巴厘岛会晤以来,双方在多个领域、各个层级的对话和接触在增多,这让不少观察人士对2023年的中美关系回温表达了谨慎乐观。

在过去的这一年里,中美关系可以说一度走到了危险的边缘。在台湾问题上,华盛顿在中方的底线附近进行疯狂的“极限试探”,尤其是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台,严重冲击了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让本已脆弱的两国互信雪上加霜。此外,华盛顿将中国视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在经贸领域不断加码对华制裁,在高科技产业链上大搞“脱钩”政策等,这些做法不仅冲击了中美双边关系,也危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在2023年,中美关系是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回摆,还是走向不可避免的恶化甚至相撞?不难发现,近来对于两国关系企稳的“时间窗口”的议论多了起来,还有观点认为今年可能会出现一个中美关系的“小阳春”。这些说法本身就反映了外界的某种期待。中美的沟通机制在恢复、两国关系决不能脱轨失控成为最大共识、双方都面临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挑战、2024年美国将进入大选年等等,的确有一些迹象显示,2023年或许是缓和中美关系最有可能的一年,“当前是合作的最佳时机”。

但这样的“机遇期”即使客观上存在,也仍然十分脆弱,而这是需要华盛顿反思的。美国政治的极化和撕裂,已经对中美关系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即使拜登政府有意踩一脚刹车,但在“越反华越出位”的国会山,冷不丁就会抛出一个雷。换句话说,尽管中美关系最近出现了回温迹象,但在台湾、产业链等方向上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它们随时可能因为美国内部因素而突然恶化。

如今美国内部对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思,《华尔街日报》此前的一篇署名评论指出,美国国内政治优先事项促使决策者对“中国威胁”反应过度,两党就“中国威胁”的共识几乎没有为具体政策“留下进行明智思考的空间”。此外,还有美国学者建议华盛顿在行动上“显示一些克制”,比如将美国军舰穿越台海的次数减少一半。华盛顿的政策精英应当正视这些理性声音。

当然,尽管中美关系面临了诸多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是十分确定的,那就是中国的稳定性将对中美关系形成积极塑造。这种稳定性既包括我们负责任的大国态度、对美外交原则和政策的确定性,也包括中国坚持“办好自己的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综合实力的发展,并让自身的发展与时代大潮紧密交织。我们当然希望中美关系在2023年实现积极的进展,但就算出现“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们也毫不畏惧。

面对重重挑战,世界要好起来,大国要作表率。过去一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探索中美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展示出最大的克制和善意。在新的一年里,两国如何正确看待对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确立对话而非对抗、双赢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调,显然华盛顿需要做得更多。

随着2023年的到来,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之一的中美关系,能否在经历了过去一年的跌宕之后企稳,备受世界关注。新年伊始,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大使在美国与美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表示期待与布继续保持密切工作关系,推动中美关系改善发展。自两国元首去年11月巴厘岛会晤以来,双方在多个领域、各个层级的对话和接触在增多,这让不少观察人士对2023年的中美关系回温表达了谨慎乐观。

在过去的这一年里,中美关系可以说一度走到了危险的边缘。在台湾问题上,华盛顿在中方的底线附近进行疯狂的“极限试探”,尤其是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台,严重冲击了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让本已脆弱的两国互信雪上加霜。此外,华盛顿将中国视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在经贸领域不断加码对华制裁,在高科技产业链上大搞“脱钩”政策等,这些做法不仅冲击了中美双边关系,也危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在2023年,中美关系是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回摆,还是走向不可避免的恶化甚至相撞?不难发现,近来对于两国关系企稳的“时间窗口”的议论多了起来,还有观点认为今年可能会出现一个中美关系的“小阳春”。这些说法本身就反映了外界的某种期待。中美的沟通机制在恢复、两国关系决不能脱轨失控成为最大共识、双方都面临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挑战、2024年美国将进入大选年等等,的确有一些迹象显示,2023年或许是缓和中美关系最有可能的一年,“当前是合作的最佳时机”。

但这样的“机遇期”即使客观上存在,也仍然十分脆弱,而这是需要华盛顿反思的。美国政治的极化和撕裂,已经对中美关系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即使拜登政府有意踩一脚刹车,但在“越反华越出位”的国会山,冷不丁就会抛出一个雷。换句话说,尽管中美关系最近出现了回温迹象,但在台湾、产业链等方向上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它们随时可能因为美国内部因素而突然恶化。

如今美国内部对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思,《华尔街日报》此前的一篇署名评论指出,美国国内政治优先事项促使决策者对“中国威胁”反应过度,两党就“中国威胁”的共识几乎没有为具体政策“留下进行明智思考的空间”。此外,还有美国学者建议华盛顿在行动上“显示一些克制”,比如将美国军舰穿越台海的次数减少一半。华盛顿的政策精英应当正视这些理性声音。

当然,尽管中美关系面临了诸多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是十分确定的,那就是中国的稳定性将对中美关系形成积极塑造。这种稳定性既包括我们负责任的大国态度、对美外交原则和政策的确定性,也包括中国坚持“办好自己的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综合实力的发展,并让自身的发展与时代大潮紧密交织。我们当然希望中美关系在2023年实现积极的进展,但就算出现“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们也毫不畏惧。

面对重重挑战,世界要好起来,大国要作表率。过去一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探索中美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展示出最大的克制和善意。在新的一年里,两国如何正确看待对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确立对话而非对抗、双赢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调,显然华盛顿需要做得更多。

最新相关

泰纳瑞斯第2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

本报讯(记者杨悦)8月1日,泰纳瑞斯钢管公司公布2025年第2季度及上半年财报。根据财报,该公司第2季度净销售额为30.86亿美元,环比增长6%,同比下降7%;净利润为5.42亿美元,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14%...

塔塔钢铁荷兰公司这样加速低碳转型

刘峰近期,印度塔塔(Tata Steel)旗下塔塔钢铁荷兰公司(Tata Steel Nederland)宣布重大转型计划,旨在提升长期竞争力并加速"绿色钢铁"生产。印度塔塔表示,重组对于恢复财务业绩和支持未来投资是...

奥钢联多纳维茨厂生产出首根"绿色钢轨"

本报讯 7月29日,奥钢联官方发布消息称布,旗下多纳维茨厂生产出首根"绿色钢轨",并已在奥地利林茨中央车站完成铺设。该钢轨采用废钢和氢气直接还原纯铁(HYFOR技术)制成,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完全零...

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卷成品成功下线

本报讯 6月27日上午,湖南钢铁集团涟钢举行电磁材料公司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发仪式。此次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卷成品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涟钢成功打通硅钢全流程生产工艺。从无到有、从低到高,涟钢...

敬业营口中板通过马来西亚SIRIM认证

本报讯 近日,敬业营口中板通过马来西亚SIRIM认证机构认证。认证结果显示,营口中板产品符合马来西亚国家标准与技术法规,这不仅为营口中板进军马来西亚市场奠定基础,更成为其开拓东南亚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