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捷报!板材热连轧厂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

截止12月15日15时38分,板材热连轧厂今年以来共完成热轧板产量1000万吨,这是该厂继12月9日实现热轧板产量982.56万吨、提前20天超过去年全年产量后,再一次刷新历史纪录,同时也是该厂建厂49年来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标志着该厂具备了年产千万吨热轧板的生产能力,为本钢高质量发展和鞍钢集团“双核+第三极”战略注入了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该厂深入贯彻落实《本钢质量、服务“七条铁律”》要求,以“一流的生产现场、一流的职工队伍、一流的产品品质”为出发点,结合目标市场和目标用户群需求,三条生产线分别锁定行业先进企业和标杆产线,深入推行精益管理,为全面提升产能和产品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生产组织方面,该厂结合板材公司全工序生产要求,积极与上下道工序沟通配合,严格按照“一贯制”组织生产,全面提升产能。各生产线以精益管理为抓手,强化各工序环节控制,建立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同时,合理编制轧制计划,使1700生产线和2300生产线的直装率实现大幅提升。此外,2300生产线日均减少待热时间30分钟,并优化轧辊辊型及二级控制模型,使轧制公里数由45公里提升至60公里,换辊次数日均减少3次,促进了产能提升。

在设备管理方面,该厂加强各产线的热停管理,减少故障停机时间,今年前11个月,主要产线设备综合效率提升4.8%。同时,加强定修管理,积极开展定修攻关,截至目前,该厂三条生产线定修时间比去年同期减少88小时。强化设备精度管理,利用1700生产线和2300生产线年修,对设备精度进行恢复,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其中2300生产线终轧温度命中率提升0.77%,卷取温度命中率提升0.28%,年创效1100多万元。此外,该厂加大设备改造力度,对2300生产线进行了层冷改进密集冷却、二级模型优化等技术改造,使该生产线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进一步助推了产能释放。

在产能不断攀升的同时,该厂高度关注产品质量,采用精益手段,持续加强全过程质量管控,派专职人员到冷轧工序生产现场进行质量跟踪,为用户提供技术服务,保证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最新相关

莆田冷轧首卷高端镀锌汽车钢外板下线

近日,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下称莆田冷轧)第一卷镀锌汽车钢外板成功下线。此次高端汽车外板一次性生产成功,标志着该公司攻克了技术难度更高、要求更为严苛的汽车外板制造壁垒,实现了从...

太钢成功开发750兆帕级超高强硅钢

近日,中国宝武太钢成功开发出磁性能和力学性能兼具的0.65毫米厚750兆帕级超高强无取向硅钢(牌号: 65TWYS750),批量供应于国内某知名发电机制造企业,并成功应用于变速抽水蓄能领域,标志着太钢在...

攀钢大规格冷作模具圆钢制备获突破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孟祥林 通讯员 尹仕伟 薛彦华 报道日前,鞍钢集团攀钢成功研制出直径500毫米以上大规格冷作模具钢锻造圆钢产品,填补了攀钢在该领域的空白,显著提升了攀钢高端工模具钢的制造...

柳钢成功开发并量产4款高端汽车用钢新品种

日前,柳钢集团成功开发镀锌双相钢、高强IF钢两大品类下不同牌号的4款高端汽车用钢新品种,标志着柳钢在高附加值产品的科技创新、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为切实推动产品结构优化、高端转型,...

钢铁行业将迈入数字护照时代?

本报记者 樊三彩没有数字产品护照(Digital Product Passport,DPP)?不好意思,欧盟市场将向你"关上大门"。对产品出口欧盟的钢铁企业而言,2026年起,DPP将成为碳关税外,企业必须面对的数字化壁垒...

罗元东: 以数智化技术重构特钢产业基因

本报记者 李江梅"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绝非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钢铁行业的基因再造。"8月7日,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数智驱动"论坛上,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总裁罗元东分享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

攀钢选钛新装备高效富集TiO2取得突破

本报讯(记者孟祥林 通讯员黄延)近日,鞍钢集团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中南大学研发出国内首台吨级、适用于钒钛磁铁矿浮选原矿深度预富集的特色装备--重选柱。依托该设备,该团队在橄榄辉长...

张宣科技特种材料首次打入非洲市场

日前,河钢集团张宣科技销售人员在对广东中山重要客户进行定期回访时了解到,张宣科技生产的H13模具材料经客户深加工后,成功出口埃及市场,将用于埃及城市照明工程关键部件制造。这是张宣科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