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如何看待国家鼓励央企积极应用AI?河钢数字专家这样说

本报记者樊三彩

近年来,随着ChatGPT的兴起,国内外掀起了一股人工智能浪潮。各钢铁企业也在积极应用AI(人工智能),开启了全面拥抱人工智能的新篇章。日前,《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了河钢数字相关专家,请他们就人工智能话题发表看法。

央企发展AI,既有优势又有不足

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要求中央企业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开展AI+专项行动,加快建设一批智能算力中心,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场景应用。发展AI,央企的优势与不足何在?

河钢数字人工智能中心算法工程师袁海燕认为,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具有强大的资源支持、广泛的应用场景、强大的研发能力、丰富的数据资源等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体制机制约束、市场竞争压力大、人才短缺、技术安全风险等不足。

“针对以上不足,央企可以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创新激励、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以及加强技术安全管理等措施来推动AI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央企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战略方向,确保在AI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袁海燕表示。

作为一家国有企业,河钢数字积极发挥自身行业积累深厚、业务场景丰富、技术研发实力强等优势,采取多项措施来加速AI技术的融合与应用。

一方面,紧密结合钢铁行业特点,河钢数字开发出了更符合实际需求的AI解决方案——WeShyper(威赛博) AI开放平台(WeShyper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子平台)。袁海燕介绍,该平台是一个是面向不同AI经验用户的一站式AI应用快速开发平台,提供海量数据标注管理、模型分布式训练、自动化模型部署、快速构建AI应用的能力,帮助用户快速创建和部署模型,搭建AI场景落地,管理全周期AI工作流。该平台已积累100多个工业视觉、数据分析等模型。

另一方面,河钢数字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拥有一支专业的AI技术团队,不断探索新的AI技术和应用方法。依托太行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河钢数字已经在智能化生产、产品质量检判、现场危险源监控、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技术成果,为AI应用的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推动AI应用,河钢数字将

主要沿着3个方向前进

“近年来,河钢数字深植实业沃土,紧跟互联网发展潮流,持续推进钢铁实业数智化转型发展。”河钢数字惠唐物联首席专家亓鲁刚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河钢数字是河钢集团控股的一级子公司,也是河钢集团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数字化能力的输出平台、数字产业化的市场主体。

“我们在转型初期是比较困难的,急需一个打破钢铁工业产线传统模式的突破口。”亓鲁刚分析道,河钢集团工业体系庞大,业务逻辑复杂,单纯具备新技术能力并不能支撑工业系统解决方案真正落地。

为此,河钢数字对工业场景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研,深入分析工业产线业务逻辑,参考行业成功案例,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技术调研,解决了制约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的痛点和难点,研发出舞钢废钢验质系统,实现废钢验质由人工到全流程智能化的升级,打响工业数智化转型的第一枪。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实践,河钢数字不断拓展新的AI应用场景,如新疆电石发气量预测系统、青岛彩涂板表面缺陷检测等,提升了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业务也从钢铁向其他工业领域延伸。

同时,河钢集团子公司众多,系统集成度低,数据孤岛现象严重,需将各个环节打通。WeShyper工业互联网平台就是一个代表性的突破。“该平台的出现,意味着河钢数字不仅仅局限于工业视觉,在智能数据分析、AI语言大模型方面也都有了技术成果。”亓鲁刚表示,该平台实现了一站式模型训练与自动化部署,降低了AI视觉项目开发成本,提升了视觉项目在生产现场的落地效率,最终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经过公司的发展,河钢数字已然处于推动AI技术与钢铁行业融合的关键位置。亓鲁刚表示,未来推动AI应用将主要沿着3个方向前进。

一是高风险、高重复性岗位少人化无人化。通过引入AI技术精度不断提高,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可以发挥更多效用。因此,未来将全面推广转炉取样机器人、连铸中包机器人、锌锅捞渣机器人、喷号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打包机器人、无人天车等。

二是数据驱动智能化。河钢数字具有良好的行业数据底座,未来将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数据分析平台,从生产流程优化、质量控制、能源管理、设备维护预测、物流优化等多个角度同时推进AI技术应用。利用AI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精细化排产与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减少能源成本浪费,实现设备故障的预测和预防性维护,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三是AI技术生态化。完善河钢自主AI技术平台,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AI技术,推广AI技术为生产工具,构建起AI技术的生态系统。

相关链接

•5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关于人工智能和全球治理的联合声明》发布,在2023年4月7日《中法联合声明》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两国元首在人工智能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其中包括加强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以促进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开发和利用;中法两国充分致力于促进安全、可靠和可信的人工智能系统研发,坚持“智能向善(AI for good)”的宗旨;人工智能必须为所有人提供包容性接入;批判性思考人工智能对未来工作的影响;等等。

•日前,据科技部合作司消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将资助成立一家新的美国制造研究所,预计5年内向其拨款7000万美元,重点是利用人工智能提高美国制造业的韧性和技术水平。

•英国工程和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于2024年3月12日宣布成立金属材料行业数字化转型(DigitalMetal)博士培训中心(CDT),旨在通过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金属行业应对未来的全球竞争。

《中国冶金报》(2024年05月14日04版四版)

最新相关

冬季施工对高炉耐材的影响暨保温措施

根据耐火浇注料的施工要求,为了保证浇筑质量,在冬季施工时必须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浇注料及结合剂被冻坏。在冬季施工时,由于环境温度低,浇注料流动性较差,硬化时间较长,给施工带来一定困难。以炉...

中国开发区协会零碳园区专委会成立

本报讯 (记者郭达清)8月22-23日,中国开发区协会零碳园区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零碳园区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开发区协会是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

莆田冷轧首卷高端镀锌汽车钢外板下线

近日,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下称莆田冷轧)第一卷镀锌汽车钢外板成功下线。此次高端汽车外板一次性生产成功,标志着该公司攻克了技术难度更高、要求更为严苛的汽车外板制造壁垒,实现了从...

太钢成功开发750兆帕级超高强硅钢

近日,中国宝武太钢成功开发出磁性能和力学性能兼具的0.65毫米厚750兆帕级超高强无取向硅钢(牌号: 65TWYS750),批量供应于国内某知名发电机制造企业,并成功应用于变速抽水蓄能领域,标志着太钢在...

攀钢大规格冷作模具圆钢制备获突破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孟祥林 通讯员 尹仕伟 薛彦华 报道日前,鞍钢集团攀钢成功研制出直径500毫米以上大规格冷作模具钢锻造圆钢产品,填补了攀钢在该领域的空白,显著提升了攀钢高端工模具钢的制造...

柳钢成功开发并量产4款高端汽车用钢新品种

日前,柳钢集团成功开发镀锌双相钢、高强IF钢两大品类下不同牌号的4款高端汽车用钢新品种,标志着柳钢在高附加值产品的科技创新、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为切实推动产品结构优化、高端转型,...

钢铁行业将迈入数字护照时代?

本报记者 樊三彩没有数字产品护照(Digital Product Passport,DPP)?不好意思,欧盟市场将向你"关上大门"。对产品出口欧盟的钢铁企业而言,2026年起,DPP将成为碳关税外,企业必须面对的数字化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