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首钢矿业3D技术拓宽数字化管理之门

本报通讯员任宏扬

为提高马城终端站现场管理的效率和精度,首钢矿业公司把握发展规律,打破惯性思维,通过引入3D建模技术,助力实现终端站现场设备的全面数字化管理。

“小郭,这些图纸还需要整理一下,项目推进会需要借助图纸讲解现场总图规划。”终端站项目负责人孙志波说。

看着眼前1000多张图纸,青工郭富友犯了难。诚然,目前传统的二维图纸和手工测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随着先进技术的不断推进,数字化管理显然已成为新发展趋势。

“尝试用3D建模技术是否可行?”想起在学校时简单接触过的3D建模技术,郭富友抓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

困难远比想象的多。对于一个建模“小白”来说,刚开始确实很难,难于看图纸,难于数据精准把握,更难于无人指导不能快速建模。但困难是难不倒有心人的,郭富友上网查资料、线上问同学、现场细摸索,终于完成了终端站项目3D模型。

“刚开始建模时,大部分都是照着蓝图一点点制作,结构精细具体且耗时长。但是,现场有些地方还没有蓝图,有些地方不需要这么高的精细度,后期调整还要对模型进行精细修改,费时费力还不出活。看着项目进度缓慢,当时真是干着急啊!”郭富友回忆说。

为解燃眉之急,郭富友提出利用航拍照片进行3D建模的想法。他从不同的角度先后拍摄了300余张项目现场照片,经过细致处理后利用软件进行航拍建模。建立起的航拍3D模型,不仅方便测量测绘现场建筑物的实际尺寸,实现建模与实际尺寸差距小于10公分,而且能够直接进行厂区总图规划布置。为避免蓝图碎片化、降低读图门槛,他应用CAD、3DMax等软件,结合设计蓝图1∶1建模,应用3D打印机,将各厂房按照1∶100或1∶200的比例缩小进行打印,使现场内容呈现得更加直观。

他通过建模软件,将现场设备、管道、结构等一一呈现在虚拟的三维空间中。用1∶1的比例构建的3D模型不仅真实还原了现场情况,还能将隐蔽部位、工艺管线路由等细节展现出来。3D模型可用于设备维护和更换的模拟演练,使维护人员能够提前熟悉操作过程,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结合实体模型,通过在模型上进行修改调整,直接对现场改造方案进行模拟研究,从而降低改造成本。

下一步,首钢矿业公司将充分利用3D模型进行新员工培训,让新员工通过三维模型更直观地了解现场环境、设备布局及操作流程,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提高新员工的上岗速度和操作熟练度,让更多“一引领两融合”衍生的新突破、新动能在生产一线闪光。

《中国冶金报》(2024年07月16日04版四版)

最新相关

冬季施工对高炉耐材的影响暨保温措施

根据耐火浇注料的施工要求,为了保证浇筑质量,在冬季施工时必须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浇注料及结合剂被冻坏。在冬季施工时,由于环境温度低,浇注料流动性较差,硬化时间较长,给施工带来一定困难。以炉...

中国开发区协会零碳园区专委会成立

本报讯 (记者郭达清)8月22-23日,中国开发区协会零碳园区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零碳园区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开发区协会是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

莆田冷轧首卷高端镀锌汽车钢外板下线

近日,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下称莆田冷轧)第一卷镀锌汽车钢外板成功下线。此次高端汽车外板一次性生产成功,标志着该公司攻克了技术难度更高、要求更为严苛的汽车外板制造壁垒,实现了从...

太钢成功开发750兆帕级超高强硅钢

近日,中国宝武太钢成功开发出磁性能和力学性能兼具的0.65毫米厚750兆帕级超高强无取向硅钢(牌号: 65TWYS750),批量供应于国内某知名发电机制造企业,并成功应用于变速抽水蓄能领域,标志着太钢在...

攀钢大规格冷作模具圆钢制备获突破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孟祥林 通讯员 尹仕伟 薛彦华 报道日前,鞍钢集团攀钢成功研制出直径500毫米以上大规格冷作模具钢锻造圆钢产品,填补了攀钢在该领域的空白,显著提升了攀钢高端工模具钢的制造...

柳钢成功开发并量产4款高端汽车用钢新品种

日前,柳钢集团成功开发镀锌双相钢、高强IF钢两大品类下不同牌号的4款高端汽车用钢新品种,标志着柳钢在高附加值产品的科技创新、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为切实推动产品结构优化、高端转型,...

钢铁行业将迈入数字护照时代?

本报记者 樊三彩没有数字产品护照(Digital Product Passport,DPP)?不好意思,欧盟市场将向你"关上大门"。对产品出口欧盟的钢铁企业而言,2026年起,DPP将成为碳关税外,企业必须面对的数字化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