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快报:为患者解除病痛,哪怕再苦、再累、再难。
钢铁快报:为患者解除病痛,哪怕再苦、再累、再难。
杨生瑜是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武当山院区妇产科主任医师,第24批、第27批援阿医疗队员。在巴特纳省援外期间,有一次值夜班,已经做了13台手术的她在即将下班时又接诊一名患者。当时,杨生瑜判断该患者子宫破裂,应立即手术,但一夜未眠带来的疲惫感让当地医护人员不愿配合。在杨生瑜极力坚持下,手术得以进行。当手术过程验证了杨生瑜的判断时,当地麻醉师不好意思地冲她笑了笑,并竖起大拇指。
如今,杨生瑜的姐姐也成为第27批援阿医疗队员。在和家人视频通话时,姐妹俩红了眼圈。但只要一穿上白大褂,她们便把这份思念藏在心底。“不能影响救治患者。”杨生瑜说。
一批批中国白衣天使克服困难,坚守岗位,无私奉献。在救死扶伤的同时,还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倾囊相授。
3月7日,在阿尔及利亚塞提夫妇幼医院,中国援阿医疗队医生朱涛为当地住院医师、医学院学生等做讲座。新华社发(中国援阿医疗队供图)
今年以来,援阿医疗队塞提夫分队负责人朱涛定期为当地住院医生和医学院学生举办学术讲座。“讲座目的是把我掌握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传递给他们,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真正为阿尔及利亚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朱涛的经验传授不限于课堂,只要遇到疑难杂症,他都随叫随到。“无论是疑难病例分析还是手术和分娩教学,只要有机会,我都尽量跟学生讲深、讲透。”
据中国援阿医疗队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1月,医疗队共接诊患者2737万人次,接生207万新生儿,培训当地各级医技人员3000余名,在促进阿尔及利亚卫生事业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同时,还将中阿友谊的种子播撒在这个北非国家的广袤大地。
今年秋天,年满60岁的涂大椿将结束任期、开始退休生活。而新一批中国医疗队员将踏上征程,书写在阿尔及利亚坚守、奉献与传承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