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成都高新区发布新一轮《行动计划行动计划》》 68项举措力保营商环境最优

新的《行动计划》是成都高新区广泛对标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营商环境改革的最新举措。图据成都高新区

9月14日,记者了解到,成都高新区在四川省率先发布《成都高新区打造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标杆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该《行动计划》广泛对标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营商环境改革最新举措,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以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为指引,聚焦市场准入、投资建设、融资信贷、科研创新、要素获取、法治保障等关键领域,推出了68项举措,为未来五年营商环境建设提供行动指南、工作指引,更大力度提升市场化水平、健全法治化保障、加快国际化步伐、促进服务便利化。

“一企一档”精准服务企业

去年,成都高新区将政策申报“一窗式”受理升级为“免申即享”,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主动将政策与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进行匹配,推动政策申报由“企业自主申报”向“政府筛检送需”转变,符合条件即可直接拨付资金。

去年12月,成都高新区首次将“外经贸政策”纳入“免申即享”工作试点,受惠企业74家,拨付资金801万元。今年7月,试点范围拓展到“高质量发展专项奖”“支持企业多渠道融资”等4项政策,受惠企业扩大至3000余家,拨付资金提高至5000余万元,企业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如何更加精准、智能、高效服务企业?在此基础上,《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成都高新区将依托智慧治理平台,汇聚企业基础数据,建立涉企数据库,打造“一企一档”。通过企业基础数据和企业信用数据等多维度数据形成企业精准画像,赋能政务服务、市场监管、企业服务、政策精准匹配和楼宇管理等领域,助力政策制定、推动政企交流,不断推动各类政策“免申即享”。

打造知识产权“云警务室”

目前成都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700余家,2020年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4504件。今年1月,成都高新区发布“岷山行动”计划,探索解决成果转化难题,未来5年将投入300亿元建设50个揭榜挂帅型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

对于创新型科技企业而言,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而知识产权案件往往存在取证难、耗时长、联动部门多、技术专业性强等特点,仅仅加强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远远不够,还要整合公安、法院、检察机关职能,实现对知识产权的多层次、综合性司法保护。

成都高新区首创了知识产权案件“双报”机制。今年4月,高新公安分局侦办的“刘某某等侵犯著作权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2020年度全国保护知识产权11起典型案例之一,该案件中,高新区公安、检察机关第一时间掌握侵权线索,联合开展分析研判,显著提高了办案质量和效率,保护了企业经营者经济利益。

《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设立“知识产权云警务室”,开通知识产权报案材料网上预审通道,提供案件线上法律咨询服务,畅通公安、法院、检察机关与行政部门沟通渠道,协同保护企业知识产权。通过线上平台对企业提供宣传、咨询、材料预审等服务,系统集成相关法律条款及司法解释,搜集相关案例,为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提供支持。

推出100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

今年1月,成都高新区推出“一业一证”改革,实行“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标核准、一窗出证”的“四个一”服务模式,减证并证、并联办理、一并发证,实现“准入即准营”“一次办结全部证照”。成都海湾大酒店办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公共卫生许可证、特种行业许可证、营业前消防检查、演出场所备案6项经营许可,5.5个工作日办结全部证照,压缩法定办理时限120多个工作日,压缩承诺时限至少21个工作日,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赞誉。

成都高新区坚持以市场主体满意度为“第一标尺”,对2020年、2021年上半年政务服务呼叫中心受理的1021件诉求等数据系统梳理,针对企业提到的重复提交资料、多窗口跑路、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坚持“一件事”改革理念,在《行动计划》中衍变成多项举措,在企业办事环节上做减法,在优化服务上做加法,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尤其针对涉及经济利益大、专业技术性强、审批流程长、审批环节多、咨询业务量大的工程建设领域,企业反映“多头跑”“反复跑”“找门难”,办事体验差等问题,《行动计划》提出,将全力打造工程建设全流程“一站式”审批审查服务中心,实行“窗口集中、人员集中、事项集中”服务模式,实现56个高频事项全入驻,做实咨询辅导、帮办代办、沟通协调等线下服务。

未来5年,成都高新区将逐步探索构建城市政务地理信息云平台,汇聚规划建设、地下管线、国土房产、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建设档案等多个专题服务图层,实现用地管理、建筑审批、楼宇信息等专题应用。

另悉,成都高新区将于近期上线“营商云眼”数字化监督平台,通过该平台可全面展示营商环境监督情况,对落后指标提出预警并跟进监督,实时更新整改情况,以数字化手段提升监督监管的精准度、有效性、及时性,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护航营商环境建设的作用,推动营商环境实现“有感受的变化”,加快打造稳定公平可及的营商环境先行标杆。

最新相关

泰纳瑞斯第2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

本报讯(记者杨悦)8月1日,泰纳瑞斯钢管公司公布2025年第2季度及上半年财报。根据财报,该公司第2季度净销售额为30.86亿美元,环比增长6%,同比下降7%;净利润为5.42亿美元,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14%...

塔塔钢铁荷兰公司这样加速低碳转型

刘峰近期,印度塔塔(Tata Steel)旗下塔塔钢铁荷兰公司(Tata Steel Nederland)宣布重大转型计划,旨在提升长期竞争力并加速"绿色钢铁"生产。印度塔塔表示,重组对于恢复财务业绩和支持未来投资是...

奥钢联多纳维茨厂生产出首根"绿色钢轨"

本报讯 7月29日,奥钢联官方发布消息称布,旗下多纳维茨厂生产出首根"绿色钢轨",并已在奥地利林茨中央车站完成铺设。该钢轨采用废钢和氢气直接还原纯铁(HYFOR技术)制成,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完全零...

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卷成品成功下线

本报讯 6月27日上午,湖南钢铁集团涟钢举行电磁材料公司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发仪式。此次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卷成品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涟钢成功打通硅钢全流程生产工艺。从无到有、从低到高,涟钢...

敬业营口中板通过马来西亚SIRIM认证

本报讯 近日,敬业营口中板通过马来西亚SIRIM认证机构认证。认证结果显示,营口中板产品符合马来西亚国家标准与技术法规,这不仅为营口中板进军马来西亚市场奠定基础,更成为其开拓东南亚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