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建筑产业向新向好发展,下半年建筑业活动有望加快恢复

2023年上半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9%,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3.2%。分析认为,下半年房地产供需两端发力有望筑底,基建投资向好。基于此,我国建筑业稳步发展,下半年建筑业活动也有望加快恢复。

此外,我国建筑业正加快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智慧建筑,成为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建筑业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中国建筑集团电子商务公司董事长陶锋近日在公开活动时表示,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近些年行业规模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但增长趋势不变。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建筑业总产值领跑全国。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1-6月,全国建筑业总产值132261亿元,同比增长5.9%;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7.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7%。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的背景下,1-6月份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3.2%。

在行业整体发展来看,陶锋指出,全国建筑业行业集中度在逐步提高,头部企业的聚集效应在逐步显现。从2022年来看,建筑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也出现显著改善。

“住宅仍然是房屋建造领域的最大业务,但占比显示下降。”陶锋指出,可以看到,2022年,房建业务下滑,基础设施业务比重在上升。

不过,陶锋认为,从供需两端发力,房地产投资有望止降筑底。供给方面,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情况。2022年启动的项目层面“保交楼”专项贷款、”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以及公司层面”三支箭“等房企合理融资支持计划将持续发力,有效遏制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供给侧资金危机基本解除,有利于优质企业维持一定规模的投资。

需求方面,2023年我国将继续推进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房地产调控政策,根据中金公司对29个高能级城市的统计,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均已调至下限,而12城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20城首套房认定标准仍存调整空间,10城存在硬性或软性限售条件,仍有优化改善空间,2023年有望进行适度下调从而释放购房需求。

此外,陶锋表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呈现反弹,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创5年新高,水利、公共设施增速领跑。具体来看,市政工程保持较高景气度,城市更新催生万亿市场,城市轨道交通平稳发展,低运量轨交建设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公路建设保持稳定增长,公路建设固定投资增速有望延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驶入快车道;水利建设投资规模迈上新台阶。

就下半年的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分析文章指出,近期短期天气的不利因素并未影响建筑业企业对下半年市场的乐观预期。7月份,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5%,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下半年,随着天气转凉和雨季结束,建筑业活动有望加快恢复。从市场需求看,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有望为建筑业贡献需求增量。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也为基础建设投资带来资金保障。

建筑业聚焦新方向上转型升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近日举行的企业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系统思维、协同发力,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陕建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义光表示,建筑业逐步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叠加“双碳”目标指引,我国建筑业正加快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智慧建筑,成为必然趋势。

陶锋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绿色节能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叠加人口老龄化,建筑业用工荒等因素,倒逼建筑业向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摆脱“粗放、低效、传统”的行业标签。

国内建筑企业积极加速转型升级进程。

中国建筑近日在回答投资者问时表示,绿色化、智能化、工业化是建筑业未来发展方向,装配式建筑是重要载体。目前公司集成新型建造技术,开发新一代模块化建筑产品体系,应用建设了包括安徽广德未来科创城九年一贯制学校、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厂房、深圳市龙华区樟坑径地块项目等一大批各类项目。

此外,中国建筑将研发投入方向主要聚焦于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和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其中包括建筑地产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研发,开展了数字化设计、建筑部件数字化制造技术、智能施工及辅助监测等科研工作,研发了制造类、施工类、运维类多种建筑机器人。

上海建工也表示,公司先后承建了上海数据中心、上海浦东新区大数据展示中心、上海亿利互连SH6-I数据中心、中国电信真如数据中心、湖南益阳芙蓉云计算数据中心等一系列工程。公司目前正在建造位于上海松江的长三角智能信息基础设施综合体,项目是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产业基地。未来,公司将发挥自身建筑全产业链资源优势、在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工程业绩优势,加大与战略合作客户的合作深度,积极关注“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投资市场机遇,谋求相关业务新突破。

此外,建筑产业是我国能耗最大的产业分支,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关键领域。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量的比重为51.3%。

陶锋指出,绿色建筑己成大势所趋。可预见低碳生产技术革新、节能减排、装配式建筑将成为专业工程公司发展方向。这对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未来市场开发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在绿色发展背景下,建筑业成本经济性瓶颈犹在。陶锋表示,行业技术门槛不断提高为领先型企业提供跨越式发展良机。同时,建筑行业进入循环经济时代,绿色可再生建筑材料应用比重在不断提高。

最新相关

安钢股份桥梁钢中标武汉重点市政工程

本报讯 近日,从武汉传来好消息,安钢股份生产的桥梁钢成功中标武汉市某重点市政工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安钢股份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向特钢要效益"的力度,全力推进特钢转型。销售团队主动出击,...

山钢管线钢出海"圈粉"

山钢管线钢出海"圈粉"

7月24日,山钢日照公司X70M高端管线钢正在码头装船发往沙特(如图)。近日,山钢日照公司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能力,成功斩获沙特市场5.5万吨X70M高端管线钢热轧卷批量订单。面对沙特天然...

柳钢家电用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16%

柳钢家电用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16%

在国家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柳钢家电用钢销售量同比增长116%。今年初以来,柳钢销售中心抢抓政策机遇,优化销售模式与市场策略,持续拓展新客户与新区域。尤其是在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8月15日也是第3个全国生态日。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当代愚公李双良带队搬走了太钢1000万立方米的废钢渣,治理后的太钢渣山公园亭台楼阁、小桥...

让长江岸线美起来

从2019年起,南钢集团对沿长江岸线约3公里、70万平方米的江滩进行覆绿,种植垂柳、香樟、水杉等大型乔木15000多棵,并新建微马跑道、音乐看台及栈桥等,全力打造湿地公园景观。经过持续治理,现在...

5.6万吨"新钢造"助力昌九高铁试跑

7月29日,G55501次试验列车从南昌东站驶出,这标志着昌九高铁南昌东至何家线路所段进入试运行阶段。据了解,昌九高铁是江西省境内一条连接南昌市与九江市的高速铁路。这条铁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

湛江钢铁又一条"海上钢铁丝路"开通

湛江钢铁又一条"海上钢铁丝路"开通

8月3日,宝钢股份湛江钢铁成品码头汽笛长鸣,"顶鹤"轮满载产成品破浪启航,驶向泰国林查班港(如图)。这标志着湛江钢铁首条直通东盟核心市场的泰国国际班轮航线正式开通,也是继越南海防航线成功运...

与国铁互通!敬业铁路专用线开通

8月17日,敬业铁路专用线GT31108次国铁车辆(如图)开行,标志着敬业铁路专用线成功实现与国铁业务互通。据悉,敬业铁路专用线全长23公里,全线采用污染物零排放的电气化铁路,共设3个站点,起点接轨...

山钢万吨桥梁钢撑起济南高架"长龙"

8月25日,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北路快速路东延工程春晖路路段高架桥主体结构已初具规模,一条高架"长龙"跃然眼前(如图)。山钢集团为该工程定向供应的2万吨优质厚板桥梁钢订单,目前已完成逾7000吨的...

这间体验馆,教你安全避坑不踩雷!

这间体验馆,教你安全避坑不踩雷!

8月19日,柳钢集团焦化厂职工正在该厂日前开馆的VR(虚拟现实技术)智能体验馆进行安全施工体验(如图)。该体验馆采用先进成熟的智能VR和3D技术,将VR设备与行业安全标准相结合,综合考虑现场施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