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助力"两新"产业高质量发展

由省社科联组织开展的2023年社科专家市县行活动第七场调研,以“襄阳都市圈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为主题,调研组深入襄阳多地调研,为进一步推动襄阳都市圈“两新”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近年来,襄阳凭借丰富的磷矿、硅矿、钒矿等自然资源,聚焦于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144”现代产业集群,发挥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驱动引擎作用。为解决“两新”产业链亟需完善、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力不足等问题,襄阳必须围绕“襄阳都市圈新能源新材料高质量发展研究”这一主题,正视机遇与挑战、明确方向、探索路径,以推动襄阳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高质量发展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

从政策供给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大力发展襄阳都市圈,支持襄阳打造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联结中西部新通道的核心枢纽节点,辐射带动“襄十随神”城市群发展。

从资源禀赋来看,襄阳有“中部磷都”之称,矿产资源优势突出,立足再生资源、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绿色建材、电子信息、现代化工等七大优势产业链,大力发展以磷、硅产业为主导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同时还坚持资源变产品、产品变产业,依托丰富的磷、钛、硅等矿产资源和光伏、风能等自然资源,加快实施中化学、兴发集团、贝瑞特等一批百亿项目,实现从自然资源到高附加值产品再到回收利用全产业链布局,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

襄阳作为湖北工业经济核心增长极、汉江流域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强力的政策支持、富裕的自然资源等优势。但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产业链发展不够健全、可持续发展受阻、创新驱动力不足等问题。

走科技赋能、绿色发展之路

走全链谋划、龙头引领之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襄阳的支柱产业。围绕做大做强优势集群产业,襄阳各职能部门和“两新”企业一线主体需充分认识产业链,树立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的链式思路,积极推进已有“两新”企业向上下游延伸。坚持开展接链、补链、延链、稳链、固链和强链工程,发挥产业链统筹协调作用,推动链上企业对接交流、合作商谈、项目落地。坚持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建设,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襄阳“两新”产业众多产品和宁德时代、特斯拉、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关联,应当继续引进产业链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当地配套,形成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效应,在“两新”产业上抢占先机,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两新”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自主创新、科技赋能之路。襄阳“两新”企业研发投入占比高,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关系“大国重器”的战略领域、重点产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襄阳需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两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引导企业强化科技创新、增加科研投入,努力打造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要立足实际,积极谋划产学研合作项目,广泛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建设大规模、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平台、科学研究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重点解决“两新”企业科技创新遇到的实际困难,促进“两新”企业跨越式发展。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襄阳是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也是湖北首批低碳试点城市。需以减污降碳为总抓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坚持推进“两新”产业全面清洁化生产、绿色化改造,打造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守护“一片蓝天”。坚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基础,推进“两新”产业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建立闭合完整、清洁高效的循环工业和原材料—高附加值产品—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体系。持续解放“两新”产业产能,推动“两新”产业集约集群发展,逐步打造百亿生态产业,建设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助力企业品牌建设和产研融合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绿色“两新”产业布局。面向未来,襄阳宜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磷、硅资源,提高产业附加值,淘汰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采购企业,深入推进资源绿色转化高效利用,推动资源集中优势转变为产业集聚优势,实现硅、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立足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园区优势,持续解放新能源新材料产值产能,同时合理规划园区多期产能目标,把握新能源新材料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掌握主要新能源新材料企业的产品情况与采购需求,平衡市场需求与供给关系,避免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风险。以建设绿色工业园区为抓手,加速构建绿色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体系,合理布局园区厂房、道路和环境绿化,优化升级排水、环保、供电等基础设施,强化清洁生产、工业代谢、生态设计的思想理念,推动物质集成、水系统集成和能源集成,提升园区资源使用效率,加强园区绿色低碳动态监管,提高园区规范化、智能化建设水平,引领园区加快向绿色化、专业化迈进。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襄阳“两新”产业品牌。精准解决“两新”企业发展难点与堵点,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功能,履行政府专班人员的“后勤”职能,加快产业园区高标准建设,提供产业发展基础保障,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支持政策,强化支撑要素保障,降低企业用电、用水成本,持续发挥新能源新材料专项基金带动作用,鼓励金融机构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项目、技术升级等提供创新金融服务,落实惠企政策,稳步推进企业培育;积极对接招大商,围绕龙头企业,以商招商,积极推进“两新”企业有序入园,完善龙头企业下游企业布局,尽快形成从原材料到高附加值产品再到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布局。加强品牌锻造,抢抓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风口”,大力打造在中部地区甚至是在国内都具有影响力的先进产业集群,借助业界、学界和政界的力量,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宣传推广襄阳“两新”产业发展故事,致力于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之都”品牌,提高襄阳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影响力,吸引各地龙头企业入驻襄阳工业园区。

招才引智助推产业创新,产研融合促科技转换。以人才赋能产业,进一步搭建人才引进平台,推动人才与“两新”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人才在教育、科技、产业之间的纽带作用,以高等教育成果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突破口,实施招校引院工作,投资建设企业项目实验室,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前沿领域研发创新,加快推进高端教学与相关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落地,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增强企业技术研发水平。进一步发挥资源整合职能,高效统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集成生产、教育、科研等优势资源,协调上、中、下游的创新链关键环节,建立健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创新资源自由有序流动机制,联合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力量,重点突破“卡脖子”等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关键、核心、重大技术攻关能力,形成“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的创新联合体运营模式,以人才创新、科技赋能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新相关

安钢股份桥梁钢中标武汉重点市政工程

本报讯 近日,从武汉传来好消息,安钢股份生产的桥梁钢成功中标武汉市某重点市政工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安钢股份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向特钢要效益"的力度,全力推进特钢转型。销售团队主动出击,...

山钢管线钢出海"圈粉"

山钢管线钢出海"圈粉"

7月24日,山钢日照公司X70M高端管线钢正在码头装船发往沙特(如图)。近日,山钢日照公司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能力,成功斩获沙特市场5.5万吨X70M高端管线钢热轧卷批量订单。面对沙特天然...

柳钢家电用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16%

柳钢家电用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16%

在国家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柳钢家电用钢销售量同比增长116%。今年初以来,柳钢销售中心抢抓政策机遇,优化销售模式与市场策略,持续拓展新客户与新区域。尤其是在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8月15日也是第3个全国生态日。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当代愚公李双良带队搬走了太钢1000万立方米的废钢渣,治理后的太钢渣山公园亭台楼阁、小桥...

让长江岸线美起来

从2019年起,南钢集团对沿长江岸线约3公里、70万平方米的江滩进行覆绿,种植垂柳、香樟、水杉等大型乔木15000多棵,并新建微马跑道、音乐看台及栈桥等,全力打造湿地公园景观。经过持续治理,现在...

5.6万吨"新钢造"助力昌九高铁试跑

7月29日,G55501次试验列车从南昌东站驶出,这标志着昌九高铁南昌东至何家线路所段进入试运行阶段。据了解,昌九高铁是江西省境内一条连接南昌市与九江市的高速铁路。这条铁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

湛江钢铁又一条"海上钢铁丝路"开通

湛江钢铁又一条"海上钢铁丝路"开通

8月3日,宝钢股份湛江钢铁成品码头汽笛长鸣,"顶鹤"轮满载产成品破浪启航,驶向泰国林查班港(如图)。这标志着湛江钢铁首条直通东盟核心市场的泰国国际班轮航线正式开通,也是继越南海防航线成功运...

与国铁互通!敬业铁路专用线开通

8月17日,敬业铁路专用线GT31108次国铁车辆(如图)开行,标志着敬业铁路专用线成功实现与国铁业务互通。据悉,敬业铁路专用线全长23公里,全线采用污染物零排放的电气化铁路,共设3个站点,起点接轨...

山钢万吨桥梁钢撑起济南高架"长龙"

8月25日,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北路快速路东延工程春晖路路段高架桥主体结构已初具规模,一条高架"长龙"跃然眼前(如图)。山钢集团为该工程定向供应的2万吨优质厚板桥梁钢订单,目前已完成逾7000吨的...

这间体验馆,教你安全避坑不踩雷!

这间体验馆,教你安全避坑不踩雷!

8月19日,柳钢集团焦化厂职工正在该厂日前开馆的VR(虚拟现实技术)智能体验馆进行安全施工体验(如图)。该体验馆采用先进成熟的智能VR和3D技术,将VR设备与行业安全标准相结合,综合考虑现场施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