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主机厂密集布局、抢占万亿级风口,智能商用车进入商业化"提速期"

在乘用车领域开始收获智能化转型“果实”的当下,商用车相关企业正在悄然借鉴前者的经验,意欲将智能驾驶商用车打造成第二个战略级风口。

10月26日,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表示,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应用最大领域之一,自去年以来,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取得积极进展,百余家创新主体投入自动驾驶车辆1000余台,自动驾驶应用的规模效应渐显。

“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实现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准商业化运行,天津港、上海港、厦门远海码头等试点单位部署了200余台自动驾驶集卡或自动驾驶水平运输设备,实现了常态化运行。”孙文剑表示。

商用车企频频“联姻”自动驾驶供应商

就在孙文剑作出上述表态的两天前,一汽解放与华为签署全面深化合作协议-AI、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专项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进一步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在AI大模型技术创新、智能驾驶、智能驾舱等方面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协议,一汽解放将借助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研发的核心零部件、车端自动驾驶算法及车云协同技术,建立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共同打造智能驾驶产品并推动落地。同时,双方还将打造智能驾舱平台。

江淮汽车、东风柳汽亦在本月与国内重卡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智加科技展开合作。根据规划,江淮汽车智能重卡K7+与东风柳汽智能重卡H7将分别于2023年10月底、2024年初量产交付。“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商业化落地,需要一手抓未来,一手抓当下。”在智加科技总经理容力看来,无人重卡是自动驾驶行业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着眼于现实的政策环境与产业链成熟度,尽早让自动驾驶技术创造商业价值。

主机厂、供应商纷纷扎堆布局智能驾驶商用车,背后的巨大市场潜力是主要原因,更多初创企业也迎来了更多机遇。今年3月,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DeepWay深向宣布完成7.7亿元A+轮股权融资,累计融资超12亿元,募得资金将主要用于DeepWay智能新能源重卡的制造、高级别智能驾驶系统研发投入,确保车辆的生产及交付。

根据《2022-2023中国现代物流及数智供应链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预测,智能驾驶商用车潜在市场空间巨大,尤其是在干线运输场景中,车辆重、车速快,对智能驾驶软硬件技术要求有别于同城货运,但商业模式与同城类似,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可达万亿。

场景突破仍需翻越法规技术安全“三座大山”

市场潜力被广泛看好的同时,智能驾驶商用车的发展仍存有诸多难题。对此容力直言,自动驾驶的终局一定是无人驾驶,“港口、矿山等低速封闭场景现在已初步实现无人驾驶的商用落地。而干线物流领域的重卡无人化,行业整体还需要翻越法规、技术和安全三座大山。”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认为,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是接下来推动商用车发展的首要课题。“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系统研究,及时提出政策举措建议。加快车辆生产管理立法进程,完善法治体系,丰富监管手段和处理处罚措施,健全退出机制。研究完善专用车和挂车准入管理措施,持续推动客货车安全标准的制修订,继续加强《电动客车安全要求》等标准贯彻实施。”

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智能驾驶商用车更多场景下的商业化落地将得以稳步推进,其中技术与安全是重中之重。以专注于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的科创公司友道智途为例,多传感器感知与融合技术已在L4智能重卡和AIV水平转运车等多个商用车上进行落地应用。友道智途智能驾驶中心副总经理赖杰透露,友道智途具备视觉3D感知、遮挡目标检测、极近距离感知、多任务模型开发等多种技术能力,在激光感知方面,采用了全语义分割模型,有效提升雨雾雪天、沙尘等恶劣天气的感知性能。“友道智途已先后在港口、矿区、干线物流、环卫公交等几大主流应用场景中取得实质性突破。”

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疫情等因素的叠加,商用车行业承受着巨大压力,事故频发、司机短缺、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则成为困扰物流行业发展的公认痛点,主机厂、物流企业、供应商等多方面的协作,势必将成为智能驾驶商用车不同于乘用车领域的发展合作模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在我国商用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法规升级等方面在不断实现突破。“技术性能和安全性、可靠性方面,大大缩短了与欧洲车企的差距,通过合资合作,也实现了技术融合创新发展,更好地满足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需要。”

最新相关

泰纳瑞斯第2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

本报讯(记者杨悦)8月1日,泰纳瑞斯钢管公司公布2025年第2季度及上半年财报。根据财报,该公司第2季度净销售额为30.86亿美元,环比增长6%,同比下降7%;净利润为5.42亿美元,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14%...

塔塔钢铁荷兰公司这样加速低碳转型

刘峰近期,印度塔塔(Tata Steel)旗下塔塔钢铁荷兰公司(Tata Steel Nederland)宣布重大转型计划,旨在提升长期竞争力并加速"绿色钢铁"生产。印度塔塔表示,重组对于恢复财务业绩和支持未来投资是...

奥钢联多纳维茨厂生产出首根"绿色钢轨"

本报讯 7月29日,奥钢联官方发布消息称布,旗下多纳维茨厂生产出首根"绿色钢轨",并已在奥地利林茨中央车站完成铺设。该钢轨采用废钢和氢气直接还原纯铁(HYFOR技术)制成,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完全零...

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卷成品成功下线

本报讯 6月27日上午,湖南钢铁集团涟钢举行电磁材料公司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发仪式。此次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卷成品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涟钢成功打通硅钢全流程生产工艺。从无到有、从低到高,涟钢...

敬业营口中板通过马来西亚SIRIM认证

本报讯 近日,敬业营口中板通过马来西亚SIRIM认证机构认证。认证结果显示,营口中板产品符合马来西亚国家标准与技术法规,这不仅为营口中板进军马来西亚市场奠定基础,更成为其开拓东南亚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