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李云泽: 将进一步放宽外资机构市场准入要求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11月8日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讲话时表示,将加快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宽外资机构市场准入要求,持续增强金融制度和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努力营造审慎经营和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金融开放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们进一步推出50多项开放举措,全面取消银行保险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减少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持续拓展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李云泽介绍说,事实证明,中国金融业开放是积极主动的开放,是稳健有序的开放,是互利共赢的开放。

在谈到资管行业的发展前景时,李云泽指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未来随着广大居民收入持续提升,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多元化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加之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稳步推进,中国资产和财富管理行业将进入发展“黄金期”。

此外,在谈到北京市的金融业发展时,李云泽表示,金融业已成为首都第一大支柱产业,科技、绿色、数字金融等走在全国前列。“下一步,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北京金融改革发展先行先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体系。”

以下为讲话全文:

(2023年11月8日)

尊敬的尹力书记、殷勇市长,

尊敬的潘功胜行长、易会满主席、傅华社长,

尊敬的奥古斯汀·卡斯滕斯总裁、金立群行长,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之际,金融街论坛的举办恰逢其时,具有特殊意义。首先,我代表金融监管总局表示热烈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金融监管事业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本次论坛期间,我们同步召开金融监管总局国际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邀请国际知名专家为中国金融发展和监管建言献策。从2003年原银监会成立国际咨询委员会至今,已走过二十载春秋。二十年来,中国金融业高速发展,总资产从不到30万亿元跃升到超过450万亿元,增长了15倍。在座很多老朋友,包括希拉·贝尔女士、姚建华先生、塞尔吉奥·巴比诺特先生等,都见证了这一波澜壮阔的历程。

金融开放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们进一步推出50多项开放举措,全面取消银行保险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减少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持续拓展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目前,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均在华设有分支机构,全球最大的40家保险公司近半数进入中国市场。即使三年疫情期间,在华主要外资银行保险机构资产和利润增速也远高于其母行或母公司。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2年报告显示,中国银行业保险业开放水平在其评估的50个国家中提升最快。事实证明,中国金融业开放是积极主动的开放,是稳健有序的开放,是互利共赢的开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中国经济基本面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为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部署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中国金融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一是银行业发展势头稳健。中国经济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始终保持合理增速,与此同时,新动能加快集聚,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快速增长,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新三样”蓬勃发展。中国银行业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也实现了自身稳健增长。过去三年,银行业信贷规模年均增速11.2%,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英国《银行家》杂志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综合实力排名中,中资银行有140家上榜,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均处于全球较好水平。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势头也不会改变。

二是保险业发展潜力巨大。过去三年,中国保费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球平均4个百分点,但人均保费只有全球平均的七成,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疫情过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速推进,大病保险覆盖12.2亿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保障人数超过2亿人,健康险、家庭财产险、巨灾保险等潜力巨大。今年以来,我们根据形势变化,优化偿付能力监管标准,有序引导人身险行业降低负债成本,持续深化车险综合改革,将进一步释放行业发展“红利”。

三是资管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银行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超过1亿人,较2019年末增长3倍。过去三年,行业管理资产年均增长6.2%,远高于全球约2.5%的平均增速。未来随着广大居民收入持续提升,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多元化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加之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稳步推进,中国资产和财富管理行业将进入发展“黄金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改变!近年来,我们对接国际标准,健全一系列监管规则,最近又全面修订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和资本管理办法。我们将加快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宽外资机构市场准入要求,持续增强金融制度和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努力营造审慎经营和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北京地位重要、使命特殊,在总部资源、高端人才、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独具优势,金融业已成为首都第一大支柱产业,科技、绿色、数字金融等走在全国前列。我们对北京市取得的成就表示由衷祝贺!昨天,我们刚刚批准在京设立宝马(中国)、安顾方胜两家外资保险经纪公司。下一步,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北京金融改革发展先行先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街论坛是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希望论坛越办越好、常办常新,成为国际金融交流合作的金色名片。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最新相关

泰纳瑞斯第2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

本报讯(记者杨悦)8月1日,泰纳瑞斯钢管公司公布2025年第2季度及上半年财报。根据财报,该公司第2季度净销售额为30.86亿美元,环比增长6%,同比下降7%;净利润为5.42亿美元,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14%...

塔塔钢铁荷兰公司这样加速低碳转型

刘峰近期,印度塔塔(Tata Steel)旗下塔塔钢铁荷兰公司(Tata Steel Nederland)宣布重大转型计划,旨在提升长期竞争力并加速"绿色钢铁"生产。印度塔塔表示,重组对于恢复财务业绩和支持未来投资是...

奥钢联多纳维茨厂生产出首根"绿色钢轨"

本报讯 7月29日,奥钢联官方发布消息称布,旗下多纳维茨厂生产出首根"绿色钢轨",并已在奥地利林茨中央车站完成铺设。该钢轨采用废钢和氢气直接还原纯铁(HYFOR技术)制成,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完全零...

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卷成品成功下线

本报讯 6月27日上午,湖南钢铁集团涟钢举行电磁材料公司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发仪式。此次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卷成品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涟钢成功打通硅钢全流程生产工艺。从无到有、从低到高,涟钢...

敬业营口中板通过马来西亚SIRIM认证

本报讯 近日,敬业营口中板通过马来西亚SIRIM认证机构认证。认证结果显示,营口中板产品符合马来西亚国家标准与技术法规,这不仅为营口中板进军马来西亚市场奠定基础,更成为其开拓东南亚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