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快报:破坏环境和耗竭资源的活动代价应列入国家经济平衡表,而实施“绿色经济”政策,通过征收环境税和可交易污染证等措施,可以使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脱钩。2003年,英国政府在《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了“低碳经济”。
钢铁快报:2011年抓粉体行业整治,2014年开始抓耐火材料整治,2017年抓水泥行业布局调整,2018年抓纺织印染行业转型,2021年抓模压复合材料井盖行业整治,持之以恒。
另外,从资料上看,中国能源绿色转型也在加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清洁电力投资同比增长40.5%。有很多个别案例说明这一点。浙江省嘉兴港将化工园区产生的大量副产氢转为氢能,一批化工企业开展了氢气综合利用,一批氢能装备制造企业在此集聚。氢能在港区内已应用于公交车、物流车、叉车、重卡、发电等。
福建省福清市和平潭县发展海上风电,并将采用海上风电电解水制氢,实现零碳能源供给。另外,中国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也在加快。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的数据,2020年全国废钢铁总计减少碳排放3.72亿吨;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中国再生铝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亿吨。
中国已对世界做出了“双碳”承诺,政府各部门也制定了很详细的行动方案,关键在于如何行动。提及“产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需要结合园区的产业特点,开展生态化改造,通过相关企业合作和产学研合作,推进降碳减排技术的攻关,并生产用于降排的新产品,发展相关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包括技术研发、中介、法律、金融等,重塑生产网络的价值链和商业模式。对于高耗能、高碳排放的园区来说,要执行强制性节能国家标准,并在用户节能需求的压力下激发企业的低碳转型的动力,使其自觉履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