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钢铁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钢铁行业投资机会在哪里?

一、钢价决定行业贝塔,吨钢毛利决定企业盈利

1.1价格影响预期,预期影响供需,供需反应价格

钢铁价格影响企业补库预期,库存变动又会进一步影响行业利润水平,行业利润直接决定企业产量的计划和进度,最终影响钢材供需平衡。

1.2钢企股价和钢材价格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钢企股价和钢材价格正向相关度很高,但是吨钢毛利和股价的相关性取决于钢材价格是上涨还是下跌,其产业传导逻辑有四条:

1、钢价上涨—吨毛利上涨—预期产量增加—预期总利润增加—预期ROE增加—股价上涨;

2、钢价下跌—吨毛利下跌—预期产量减少—预期总利润减少—预期ROE减少—股价下跌;

3、钢价上涨—吨毛利下跌—预期产量不明—预期总利润不明—对股价指引作用不明确;

4、钢价下跌—吨毛利上涨—预期产量不明—预期总利润不明—对股价指引作用不明确。

1.3吨钢毛利和毛利率都处在历史较高分位

吨钢毛利水平反映钢铁各子板块的强弱,板材代表制造业景气度,长材代表房地产景气度。钢厂会适当加大利润较好品种的生产,使利润在不同品种间分配。由于粗钢产量压缩和钢铁企业产能集中度提高,钢企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利润不断向钢企聚集。

1.4库存下降,毛利扩张,钢铁行业处在衰退和繁荣之间

我们改进美林时钟,以库存和毛利的变化划分钢铁行业周期,分为衰退,复苏,繁荣,滞涨,目前钢铁企业库存开始下降,毛利扩张,处在衰退和繁荣之间。

二、宏观定方向,产业定空间,钢铁行业复盘和展望

2.1钢铁复盘:2021年,钢市波动逻辑是产量压缩和政策扰动

2.1.1政策:2021年减碳调控频繁,对钢铁影响深远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双碳达峰的元年,钢铁行业属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减碳调控政策频繁。总结来说,钢铁行业调控政策主要集中在粗钢产量压减上,其中包括对钢铁企业进行能耗排放指标分类,把钢铁企业分为A、B、C、D四类。A类钢厂由于碳排放最低,不限产,B类限产25%,C类限产50%,D类直接关停,调控更加注重实际,更精准。由于工信部2020年就提出要2021年粗钢产量同比不增,在钢材需求还保持增长的条件下,此举会使钢材价格出现剧烈波动,为了缩小供需缺口,2021年5月份,我国取消了钢材出口退税补贴,引导钢企减少出口,以满足国内钢材需求的缺口。钢铁行业碳达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以行政化手段直接调控,随着房地产需求的回落,预计2022年钢铁企业供应端的调控会弱化,钢价的波动更多要靠自身市场供需来决定。

2.1.2钢价:2021年钢价呈“M”型走势,核心逻辑是减碳

2021年2月18日—2021年5月12日:钢价的上涨逻辑从宏观切换到产业,底层逻辑是双碳背景下的粗钢产量压缩预期。2021年5月12日—2021年5月26日:国家层面施压和政策调控,钢价大幅下挫,背后核心因素是2021年5月份之前,粗钢层面并无实质压缩,只是市场预期在引导价格上涨。2021年5月26日—2021年10月12日:政策调控影响消化之后,钢价从底部反弹至前期高点,这一轮上涨支撑较强:粗钢产量实质压缩,月度粗钢产量持续下滑,叠加煤炭成本强力驱动。

2021年10月12日—至今:国家发改委调控煤炭价格,煤炭供应和库存上升,煤炭价格大幅下跌,钢铁成本塌陷,叠加前期地产调控带来钢铁需求大幅走弱,钢价大幅回调,本轮回调中的市场悲观预期强烈,尤其是地产端的担忧加剧。复盘2021年钢价走势,双碳达峰下的产量压缩和政策调控是钢价剧烈波动的核心主线,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双碳达峰背景下的政策调控对市场的影响将会变小,钢铁市场将回归到自身产业供需定价的主线中,2022年房地产需求将是主导钢铁价格的核心因素,在供需过剩加剧的背景下,预计2022年钢价重心将向下游移动。

2.1.3业绩与估值:21Q3归母净利环比降31.5%,Q4有望环比改善

受2020年低基数影响,申万上市钢企21Q1-3归母净利润1183.5亿元、同比增长163.2%, 21Q3归母净利润363.5亿元、同比增长79.0%、环比降低31.5%。其中43家钢铁企业实现盈利。安阳钢铁21Q1-3归母净利润同比升幅最大,达5553%,包钢股份、海南矿业、铁9 |请务必仔细阅读报告尾部的重要声明西部证券2021年12月05日本钢板材21Q1-3归母净利润同比升幅都在1000%以上。

21Q4钢企盈利有望环比改善。受能耗双控和成本挤压,21Q3上市钢企粗钢产量和吨钢毛利均出现下降,带来业绩环比下滑,随着四季度煤炭价格下跌和能耗双控边际放松,钢企盈利有望环比小幅改善。

申万上市钢铁企业市盈率水平目前已经回落至较低水平,未来将跟随钢价波动。从2021年8月底开始,申万上市钢铁企业市盈率水平开始跟随钢价的下跌快速回落,目前估值水平为8.6倍,处于年内较低水平。短期来看,随着国内地产政策企稳,钢价筑底反弹带动市盈率小幅反弹,但从中长期来看,钢材价格缺乏持续上行动力,钢铁企业市盈率水平预计将底部震荡波动。(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2宏观展望:2022年货币环比收紧,中国经济增速或放缓

M1和M2增速差能近似代表货币市场流动性,当M1和M2增速差趋势向下时,代表整个经济体货币环境、流动性、融资积极性都较差。回顾2021年,中国货币流动性在2021年1月就已经转向,表现为M1-M2的增速差拐头向下。2021年3月份,中国PMI指数开始下滑,其中新订单指数下滑更快。而美国PMI受货币宽松支撑,目前一直处于高位,但这种宽松的货币环境将随着美联储开启taper而结束。

美联储2022年加息一次,2023年加息两次的概率较大。持续两年的量化宽松和全球流动性宽裕将就此结束,货币紧缩将成为未来两年的主基调。2021年11月3日美联储FOMC会议,美联储宣布Taper开启了缩减购债规模的大幕。加息点阵图较2021年9月22日议息会议并未变化,点阵图显示:2022年有9位成员预期会加息,其中6名委员预计2022年加息一次(25个bp),3名委员预计2022年加息两次(50个bp),比重从6月的38.9%上升至50.0%。2023年有17位成员预计会加息,除一名委员外其余所有委员均预计在2023年开始加息,超过7成官员认为2023年至少要加息2次((50个bp),占比从72.2%上升至90.0%。

受供应链和货币宽松影响,美国大宗资源品价格飙涨,推升国内通胀水平,通胀预期的提升也增加美联储货币紧缩的概率。根据芝加哥交易所的最新数据,市场预期美联储2022年11月份加息的概率为81.77%,2022年12月加息的概率为94.31%。

2.3产业展望:供需双弱或成常态,总量下滑结构优化

2.3.1总量:供需趋于过剩,总量下滑是大概率事件

2021年中国粗钢理论供需缺口-4379万吨,我们预计2022-2025年,中国粗钢理论供需缺口分别为2225/13108/9052/-2942万吨(负值代表供不应求,正值代表供需过剩)。经过2021年政策强制调控和粗钢产量大幅压缩,我们预计明年中国粗钢供应会更偏向市场化,参照日本粗钢产量达峰路径,我们认为2022和2023年中国粗钢产量还有向上增长的空间。需求端看两个变量:地产短期边际托底意愿的增强,地产长期房住不炒政策压制,我们认为2022/2023年地产需求会边际改善,粗钢需求仍然会保持小幅增长,但2024年粗钢需求开始同比负增长。

2020年中国人均粗钢产量740公斤,将中国人均粗钢产量较日本人均粗钢产量提前50年处理,中国2020年人均粗钢产量仅和日本1970年人均粗钢产量相当,并且日本人均粗钢产量在经历1971年短暂下滑后,于1973年达到最高点1089公斤/人。我们假设中国人均粗钢产量将按照日本人均粗钢产量达峰路径演变,2021年经历短暂平控后,到2023年将会迎来人均粗钢产量的最高值889公斤,此后开始同比缓慢负增长。

参照工业和城镇化进程,以及发达国家钢材产量规律,人均粗钢产量达峰后,此后产量开始边际下滑,年均下滑速率大约在1.5%附近。国内粗钢产量下滑的斜率有一个因子需要格外重视:政府政策的调控限产行为,对于这个变量,需要动态评估,预计在“双碳”背景下,中国粗钢产量将在2023年提前达峰。据我们测算,需求总量也将在2023年达峰,此后下滑斜率和供应下滑斜率比较匹配。2022年和2023年,理论上供应增速大于需求增速,钢材过剩风险较大。

供需缺口分为预期缺口和真实缺口,对于大宗商品而言,短期价格中枢取决于预期缺口,长期价格中枢取决于真实缺口。根据我们预测的中国粗钢2022-2025年供需缺口情况,我们预计2022年螺纹钢年度平均价格将下移至4000元/吨,2023年下移至3500元/吨,2024年供需改善,螺纹钢年度平均价格将重新回升。

2.3.2供给:供给结构优化,高炉产量压缩,更环保电炉产能占比将提升

2020年,中国长流程高炉产能97648万吨,电炉产能7396万吨,电炉产能占比仅为6.24%,高炉产能占比较大。在双碳达峰背景下,2021年工信部发布文件,要求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不增,从2021年5月,中国粗钢产量环比持续下滑,2021年10月,中国粗钢产量7158万吨,创下近5年新低。

分省份看,2021年1-10月,产钢大省河北、江苏、山东钢铁产量同比均受到不同程度压缩,其中河北2021年1-10月累计粗钢产量同比下滑9.99%,产量得到较好控制,山西、辽宁2021年1-10月累计粗钢产量分别同比+5.35%,+0.85%,11、12月份产量仍要继续压缩,以达到粗钢产量平控的目标。

我们简单测算,如果以2020年数据为基准,2021年全年粗钢产量维持平控政策,则全国在11-12月需生产17596万吨粗钢,月产8798万吨,平控压力不大。如果年同比减产2000万吨,则全国11-12月需要生产15596万吨的粗钢,月产7798万吨,日均生产255.67万吨,粗钢产量同比仍要继续压缩,但2021年10月我国粗钢产量7158万吨,环比来看, 11-12月份粗钢产量将回升。

分省份看,2021年1-10月粗钢产量最大的前五个省份分别为河北、江苏、山东、辽宁、山西,占比分别为21.63%、11.44%、7.47%、7.28%、6.53%。以各省2020年粗钢产量为基准,平控目标下,11-12月份需要进一步缩减粗钢产量的省份为辽宁和山西。

2021年高炉产量平控压力较小,目标基本完成。伴随碳达峰,高炉产量占粗钢总产量的比例将不断下滑,电炉产能占比将持续提升。从生产工艺角度,高炉炼铁环节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整个钢铁行业排放总量的27%,其次为焦化环节和铸造环节,钢铁产业链碳排放占全部工业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在18%—25%之间,未来减排压力不小。

而使用电炉炼钢可以显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为钢铁减碳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我国废钢资源缺乏,导致电炉炼钢产能占比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中国电炉炼钢产能占比为10.4%,全球平均为27.9%,日本为24.5%,美国为69.7%,差距明显。目前中国在粗钢生产过程中,电炉炼钢法所占比例约为10%-15%,远低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工信部在2020年12月31日发布《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我国到2025年电炉钢产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力争达到20%。

2.3.3需求:需求结构优化,传统需求回落,能源军工需求回升

总量层面,我们预计钢材总需求在2023年见顶,此后需求开始下滑,表现为传统建筑需求回落,而机械,能源,航天,军工等需求领域边际向好,需求结构由传统投资端逐渐转换到高端制造领域,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钢铁企业将改变以往纯粹加工中心的定位,更多向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钢铁板块整体估值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结构层面:地产政策属短期扰动,从人口角度看,不改地产长期下滑趋势,传统建筑对粗钢需求的拉动减弱。复盘我国粗钢表观需求,其和新屋开工面积和出口金额相关性较大,其实地产需求早在2019年10月份就已经开始下滑,只是受2020年以来全球货币宽松和海外供应链中断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国2020和2021年出口一直保持高景气,抵消了部分地产下滑对需求的拖累,展望2022年,随着出口回落,地产对粗钢需求的拖累将愈发显现。

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速均值回归到2011-2015年的区间,加上2021年房地产开发商拿地同比大幅下滑,直接制约后期新开工面积增速。叠加地产产业链资金紧张和恒大事件影响,购房者的心理预期也发生较大改变,消费者对于期房的购买欲望下降,直接影响开发商期房销售回款速度和金额,进一步影响新开工进度。这种负反馈机制至少持续2-3年。

基建投资乏力,专项债发行低于预期,通过基建托底对冲粗钢需求下滑的动力不足。基建投资缓慢,原因在于:1、土地财政收入萎缩,财政可投资金变少。2、好的投资项目稀缺。

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海外供应链中断,我国出口金额保持高位。展望2022年,随着海外疫情防控常态化,供应链将逐渐恢复,我国出口需求也将边际回落。

我国用钢需求和gdp有一定的相关性,伴随经济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大幅抬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贡献率均有所下滑。2021年9月,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54.2%,而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下滑至40.74%,未来第三产业中的高端制造用钢需求将显著提升。

2.3.4利润和毛利率:钢铁话语权提升,吨钢毛利率10%以上或成常态

伴随钢铁行业兼并重组,钢铁企业产能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钢铁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也将得到加强。以往在行业供需过剩时,钢铁企业可能会面临亏损,本轮地产需求下行,我们认为即使出现全行业供需过剩,也应该给钢厂环节加工利润,从最近我们测算的理论吨钢毛利走势看,未来最低500元/吨吨钢毛利和10%的吨钢毛利率或许是一个常态。

三、投资分析:把握景气赛道,注重α表现

3.1久立特材:久久为功,永立潮头

十四五期间我国油气管道总里程年均复合增速将达13.91%,油气管道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将达38.94%。截至2020年底,中国油气管道市场规模约为3251亿元。到2025年底,我国油气管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835亿元。油气管道总里程将达24万千米。公司油气管道营收占比接近60%,作为龙头将充分受益油气领域需求高景气。

2035年我国核电累计装机容量将大幅提升,核电等高端市场需求持续扩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35年,我国核电累计装机容量有望达到20000万千瓦时,未来15年将新增核电装机容量15000万千瓦时,对应核电用不锈钢需求增量18万吨,市场空间较大。

募投产能布局高端产品,核电等产品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极。2020年公司产能12万吨,其中高端产品产量占比为8%,贡献公司2020年25%的净利润。随着募投项目释放,2023年公司产能将达13.6万吨,其中新增核电等高端用管0.8万吨,高端产品产量占比将提升至12.8%。2025年公司高端产品产量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15%,预计贡献公司2025年50%的净利润。

公司吨钢研发费用高于同行,并形成一体化产业,有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议价能力。 2020年公司吨钢研发费用0.18万元,而同行武进不锈、太钢不锈、永兴材料吨钢研发费用分别为0.04、0.05、0.05万元。截止2021H1,公司持有久立永兴合金55%的股份和永兴材料8.86%的股权。(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2甬金股份:高周转+高产能双轮驱动

300系冷轧不锈钢龙头,跟随青山步伐巩固行业地位。公司产品主要是宽幅300不锈钢,下游集中在小家电领域。由于和青山集团牢固的合作关系,目前公司是300系宽幅不锈钢领域的绝龙头,同时也是精密不锈钢领域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竞争优势显著。

预计十四五期间,白电、汽车不锈钢用量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4.61%、8.86%,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为20%;到2030年,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10年年均复合增速14.65%。预计2025年,白电用不锈钢为79.22万吨,汽车用不锈钢为87.5万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18266亿元。2030年,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368.76亿元,新兴需求空间较大。

产能扩张与结构升级并行,为长期业绩增长夯实基础。预计到2023年,公司总加工产能343.9万吨,其中宽幅、精密板带分别为260.8、83.1万吨,3年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31.34%、 21.93%、96.16%。2020年公司盈利能力更高的精密板带市占率约16%,未来5年有望提升至35%左右。

高周转业务模式奠定公司较强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2018年,公司宽幅产品产能利用率达130%,此后一直维持100%以上水平。2016-2020年,公司冷轧产品产销率均维持在100%左右。2020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152.74次,存货周转率为28.74次,远高于可比公司太钢不锈和酒钢宏兴。公司高周转原因为两方面:1、公司靠近原料和消费地,运输便利。2、公司采取上下游双向锁定定价方式,先收款后发货,加速回款速度。

3.3抚顺特钢:高温合金赋能,特钢老厂蓄势待发

老牌特钢企业,市场地位稳固,布局我国核心军用材料业务,有望在需求放量期内实现利润高增。抚顺特钢是我国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领域特钢材料不可替代的生产基地。目前,抚顺特钢核心产品“三高一特”(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高档工模具钢、特种不锈钢),广泛应用于军民市场。公司掌握核心产品议价权,20年高温合金单吨价格同比增长约4.40%,毛利率同比提升2.40pct,该业务将长期助力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行业需求加速,高温合金产能布局完善的企业率先受益。预计21-25年我国高温合金主应用领域年均需求8.5万吨左右,其中航空航天市场占比将达一半。目前,以抚顺特钢为代表的我国核心母材生产商总供给在2.4万吨左右,行业供需缺口达到6.1万吨左右,伴随下游需求快速增长,产能布局完善的企业将率先受益。

研发技术领先叠加产能布局完善,抚顺特钢竞争优势显著。高温合金行业具有高资本壁垒、高技术壁垒的综合特性,全球范围仅有不超过50家企业具有生产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的能力,先进入者率先享受行业红利。鉴于国内下游客户对高温合金材料及其制品的旺盛需求,抚顺特钢计划于20-23年陆续投入14.78亿元用于扩产项目建设及相关技术改造,产能搭建完毕后公司将成为我国首家万吨级优质高温合金生产商。

来源:未来智库

最新相关

一堂生动的党课

6月30日,在重庆工业博物馆(重钢型钢厂遗址)内,重钢的退休老党员--83岁的赵景星,为来自重钢集团本部、中兴公司、三环监理、宝特航研等单位的10余名青年党员,讲了一堂生动鲜活的党课。此次活动...

无人机上演"立体式"救援

无人机上演"立体式"救援

6月24日,鞍钢集团本钢在北营公司漫水桥区域举行防汛抗洪行动演练。演练现场模拟本溪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南芬、桥头地区水位暴涨等险情。本钢防汛指挥部接到辽宁省本溪市防汛指挥部命令后,迅速...

玄外孙女为您系上红领巾

玄外孙女为您系上红领巾

7月6日,孟泰的家人们走进鞍钢博物馆,参观"高炉卫士"钢铁魂--"老英雄"孟泰与新中国第一炉铁水特展。参观结束后,孟泰家人表示,此次参观让他们对先辈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加感受到了孟泰...

印度机械需求有望加码?

知源近年来,随着印度政府在交通、能源和城市领域的投资持续加码,该国逐步迈入基础设施建设新时代。这一新形势令该国的建筑承包商和设备制造商看到了机遇--印度对现代化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