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昌钢钒板材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以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成本管控为主线,通过培育企业文化,推进全员“抠”成本;对标找差距,动态跟踪“管”成本;提升效率,突破瓶颈“控”成本,推进系统降本再上新台阶。
01推进全员“抠”成本
“各位来宾,现在热轧机组生产的是攀钢独立开发的一种新产品。用这种钢制作光伏支架,成本比原来更低……”近日,西昌钢钒板材厂迎来几家电器用钢企业的70位参观者。一尘不染的参观通道,文化墙上展示的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为培育企业文化,该厂通过打造对外交流宣传窗口,展示企业形象和实力,有效提高攀钢产品的知名度。
“包装成本每吨再降0.1元,全年可降本21万元。”“钢卷库每天少开灯1小时,一年可降成本3万元。”该厂生产现场,随处可见降本增效标语。该厂着力推进全员“抠”成本,把降本增效理念植入职工内心。
该厂持续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落实《攀钢2022年—2025年降本增效规划》,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工作氛围,促使职工干效益活、算成本账。职工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升水、每一张纸做起,形成厂级、管理单元级、班组岗位级三级降本增效支撑体系,将降本指标分解到班组和个人,细化降本指标367项,并通过推行精益生产,促使降成本措施落实,全面推进职工在细节上“抠”成本。
02动态跟踪“管”成本
为找出吨钢成本指标与同行的差距,该厂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先后与6家单位的板材产线进行对标交流,找到了吨钢电耗、煤气消耗等方面的差距,拟定了吨钢量化降本挑战目标;通过借鉴同行优秀做法,采取有效措施,热轧工序成本同比降低15.59元/吨,冷轧工序成本同比降低20.99元/吨。
该厂成本管理小组抓好每日动态跟踪、每周分析报告、每月总结复盘。在降低电耗方面,该厂热区设备管理单元电气点检组采取措施降低设备电耗,通过改进热卷箱直通模式,优化卷取机助卷辊待机运行功能,将轧线临时停机粗轧高压水自动切换至低频运行模式,创新粗轧机偶道次停转技术,有效减少4台1500千瓦大电机的电耗。截至目前,该厂热轧产线吨钢电耗由110千瓦时降低至95千瓦时,降耗成效显著。该厂还通过降低煤气单耗、优化切边余量、降低金属烧损等措施,使热轧、酸轧机组综合成材率同比提升0.17%和0.28%。
03突破瓶颈“控”成本
该厂生技室主任田维兵介绍说,热轧机组小时产量提高20%,对应的可控成本就能降低10%。酸轧机组、连退机组提效率控成本,成为该厂生产工序降成本的重点。
为提高机组运行效率,该厂针对热轧机组控节奏、提高通过率进行攻关。加热炉生产打破传统工艺模式,对装炉、出炉温度和在炉时间进行优化,提高出钢节奏;缩短粗轧定宽压力机侧导板对中摆位时间,完善精轧机架自动补水功能,优化运卷小车启动条件,运用快节奏自动轧钢技术,突破热轧机组产能“瓶颈”。
该厂酸轧机组通过对生产设备进行优化调整,提高机组运行效率;连退机组树立“薄料提速度,厚料提小时产量”的生产理念,班组职工精心组织、精心操作、高效生产,实现机组效率的不断提升。截至目前,该厂酸轧和酸洗2台机组的小时产量、月产量等3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创投产以来最好水平,连退机组小时产量环比提升3.22吨。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