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快报:“服务消费近些年呈现出快速增长主要还是由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决定的,是消费结构升级的体现。目前,我国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正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时期。”
从消费形态看,服务性消费占比回升,文娱、信息、医疗需求明显增加。尽管受疫情冲击,服务消费特别是接触型聚集型消费受到较大影响,消费规模有所波动,但随着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作用下居民消费需求得到释放,消费规模继续扩大。
刘爱华表示,为更全面反映消费市场的发展情况,国家统计局从今年8月开始增加发布服务零售额增速数据。服务消费统计监测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业面较广,基础数据来源较多,测算难度较大。明年,国家统计局将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修订测算基数,进一步健全服务消费市场统计监测体系。
消费新业态活跃
今年以来,消费新业态较为活跃。网上零售较快增长带动了快递行业蓬勃发展,相关部门统计,截至12月初,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1200亿件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网络购物占比稳步提升,实体店铺销售持续恢复。1—11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5%,占比较1—10月份提升0.8个百分点。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同比分别增长12.0%、9.2%和7.5%。
随着线下消费场景持续创新拓展,实体店铺零售恢复向好。1—11月份,限额以上实体店零售额同比增长4.9%,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累计增速连续3个月加快。其中,便利店、百货店、专业店和品牌专卖店零售额分别增长7.4%、7.7%、5.1%、4.5%,增速比1—10月份分别加快0.1、0.5、0.4、0.9个百分点;超市零售额同比下降0.5%。
付加奇表示,尽管消费市场总体保持良好恢复态势,但也要看到,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加快有上年同期低基数的作用,当前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仍有待增强,居住类商品消费持续低迷,商品和服务消费市场有效供给仍显不足。下阶段,要着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夯实消费增长基础,充分发挥促消费政策效应,促进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向好。
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刘爱华表示,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逐步落实见效,消费将逐步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有望得到逐步缓解。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