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2021年建筑钢结构行业十件大事

导语: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严峻形势和繁重任务,我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又取得骄人成绩。岁末年尾,继往开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通过官方公众平台,盘点这一年来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事、要闻,经过企业、专家推荐,网上投票,推出年度行业十件大事。和往年相比:政府和社会对钢结构推广的期望值更高、对钢结构产品的质量品质更加关注,同时,对“双碳”背景下的钢结构建筑节能减排效果、对采用钢结构技术建造的2022年冬奥会场馆、对轻钢集成房屋在疫情防控中的贡献、对钢结构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引领作用、对实现钢结构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发展给予更多期待,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实施意见》,再提:重点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

新闻回顾: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明确: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重点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不断提升构件标准化水平,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入选理由: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文件强调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这是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一份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在未来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中,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对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方式,促进建筑业的绿色转型方面优势明显,“绿色”将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底色”。

二、国务院印发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将推广钢结构住宅纳入城乡建设领域碳减排的措施之一。

新闻回顾: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碳达峰阶段的工作进行总体部署,确定了2030年前碳达峰“十大重点行动”。其中在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方案中明确:“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推动建材循环利用,强化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管理。”

入选理由: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城乡建设领域是降碳减排重点领域之一,为钢结构建筑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必须打通型钢生产、钢结构制作、工程施工和房地产需求合作通道,实现全产业链联合协作与产品集成,突破推广瓶颈、培育产业化力量,充分体现钢结构建筑优势。一批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行业重点企业开展的钢结构建筑碳排放计算和减碳技术研究工作开始起步。

三、“十三五”期间“新时代十大钢结构经典评选”活动揭晓。

新闻回顾:2021年国庆前夕,由中国金属结构协会发起,经企业推荐、专家评选,反映我国新一代钢结构工程生产、建造技术的十大工程出炉,以“北京新机场旅客航站楼”、“国家速滑馆”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世界技术领先的钢结构经典工程,展现了中国建造技术的新成就,新华社门户网、新闻头条等主流媒体对推出的“十三五”时期我国十大钢结构经典工程予以宣传报道。

入选理由:时代需要标杆、发展需要超越。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展“十三五”时期十大钢结构经典工程评选活动,重点在宣传新时代钢结构工程领域的新成就,提高社会对钢结构建筑了解与认识,增强钢结构工程技术人员使命感、责任感。活动得到广大钢结构企业、会员单位、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和热烈响应,主办方收到专家、企业推荐了22项参赛工程,通过专家初审,对入围项目网上投票,5天时间就有4000余人参与。

四、一批以钢结构为主体2022年冬奥运场馆工程如期建成并投入使用,铸就北京“双奥之城”的美誉。

新闻回顾:2021年12月3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宣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12个竞赛场馆已全部完工并具备办赛条件,确保冬奥会和残奥会比赛场馆和各项冰雪赛事的需要。2022年元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市、奥组委领导陪同下,视察了新建成的冬奥会主场馆国家速滑馆等工程,对钢结构大跨度、大空间结构技术在国际运动赛事和体育场馆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对钢结构绿色建造技术应用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入选理由:彩带飘舞的“冰丝带”国家速滑馆、美轮美奂的“雪如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工程,吸引了世界体育人和亿万观众目光。以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都体育馆等一批改建、翻新的比赛场馆,成为冬夏项目场地双向转换的“双奥场馆”。“北京2022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延庆赛区场馆设施建设项目”、“北京冬奥村人才公租房项目”等一批为冬奥会配套的钢结构建筑即将投入使用,钢结构建筑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材料可回收利用、大跨度布局利于今后的功能性改造倍受关注。

五、2021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在武汉召开,聚焦钢结构建筑高质量发展。

新闻回顾:2021年5月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在湖北武汉召开。大会以“绿色引领、智能建造,实现钢结构建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协同发展,加快数字技术与精益制造、绿色建造的深度融合,推进钢结构全产业链转型升级。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全国钢结构工程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及设计、施工单位代表近千人参与盛会。

入选理由:经历了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的洗礼,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喜迎八方宾客,共话钢结构建筑高质量发展。将钢结构行业盛会放在武汉召开,也是响应和落实党中央关于对湖北省经济搭把手、拉一把重要指示,动员行业优势企业的资源,搭建产业合作平台,推动地区建筑产业升级,助力湖北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举措,大会得到众多会员企业的积极响应,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六、轻钢集成房屋在疫情防控隔离用房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闻回顾:面对2021年疫情防控依然严峻的形势,多地病例呈局部突发扩散快特点,各地继续加大了采用轻钢模块房屋、集成箱式房屋建设防疫医疗和隔离用房的应用。如快速建成了广州国际健康驿站、石家庄黄庄公寓等防疫隔离点,为打赢地区疫情防护战、歼灭战提供保障发挥重要作用,先后在河北、河南、深圳、陕西、天津、浙江等省市建成防疫隔离用房1200多万平方米。

入选理由:轻钢模块化集成房屋装配化率高、建设速度快,2021年针对疫情防控突发应急的特点,集成房屋行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突出快速保障,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做的既可以根据需要现场搭建,也可以在工厂完成房屋模块运到现场组建,实现可循环利用,做到换地不换房,模块化房屋建造技术与质量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七、建筑企业资质改革,钢结构专业企业向工程总承包企业就位是大势所趋。

新闻回顾:2020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建筑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按照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大幅压减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简化资质标准,将“钢结构专业承包资质”并入“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2021年12月,住建部再次发布通知,决定将勘察、设计、监理、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统一延期至2022年12月31日。

入选理由:建筑企业资质是企业市场的通行证,将“钢结构专业承包资质”并入“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将对钢结构专业承包企业带来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既要保持钢结构专业特点和技术能力,又要向工程总承包企业管理实力就位,不可避免给钢结构行业带来资产重组和市场洗牌的变局,企业必须适应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新发展形势的需要,补齐管理短板,不断提高钢结构企业施工总承包能力,以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八、住建部公布第一批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新闻回顾: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结各地和企业经验做法基础上,发布了《第一批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典型案例清单》。确定124个案例为第一批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典型案例,其中钢结构企业的相关优秀案例分布于智能建造全部5个类别。

入选理由: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后,智能建造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围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在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较大进展。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实现智能生产、建造过程一体化协同化方面,钢结构建筑优势明显,可复制经验做法及案例的标准化程度高、可复制、可推广特征突出。

九、四家“中”字头行业协会发起成立“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工作委员会”。

新闻回顾:2021年11月,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联合发起成立“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工作委员会”,开展了前期组建工作筹备,得到各协会会员企业的积极响应。住建部领导批示要求推广应用工作委员会要围绕“钢结构住宅试点”、型钢标准化构件应用等工作,凝聚行业资源,推进产业链协同与专业集成,推动政策落地等发挥作用。

入选理由:加快钢结构与绿色建材深度融合,逐步实现型钢构件标准化,构建产业协同创新生态圈。四家中字头协会业务高度关联,行业号召力强、技术资源雄厚,会员涵盖开发单位、施工生产和钢铁生产行业。联合成立工作委员会协助政府部门推动政策落地、整合产业资源、畅通合作渠道、汇聚技术英才、实现强强联合、突破应用难题、开展技术创新、推广示范工程等方面意义重大,体现了四家协会以实际行动落实中央工作部署的政治担当和使命、责任。

十、成功举办了“金协杯”第二届全国钢结构行业数字建筑及BIM应用大赛。

新闻回顾:为深化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实践,创新BIM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建筑钢结构数字化及BIM技术应用的发展,2021年8月举办了“金协杯”第二届全国钢结构行业数字建筑及BIM应用大赛,大赛得到行业企业的热烈响应,大赛共有149项参赛作品获奖,其中特等奖14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39项,优秀奖76项。

入选理由:围绕钢结构行业智能建造和精益制造发展趋势,开展钢结构工程BIM技术应用成果和示范工程评选、表彰,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通过开展“金协杯”全国钢结构行业数字建筑及BIM应用大赛等多种活动形式,水平高、实用性强,成为国内钢结构工程领域具有专业特色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成果展示平台。

最新相关

安钢股份桥梁钢中标武汉重点市政工程

本报讯 近日,从武汉传来好消息,安钢股份生产的桥梁钢成功中标武汉市某重点市政工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安钢股份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向特钢要效益"的力度,全力推进特钢转型。销售团队主动出击,...

山钢管线钢出海"圈粉"

山钢管线钢出海"圈粉"

7月24日,山钢日照公司X70M高端管线钢正在码头装船发往沙特(如图)。近日,山钢日照公司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能力,成功斩获沙特市场5.5万吨X70M高端管线钢热轧卷批量订单。面对沙特天然...

柳钢家电用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16%

柳钢家电用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16%

在国家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柳钢家电用钢销售量同比增长116%。今年初以来,柳钢销售中心抢抓政策机遇,优化销售模式与市场策略,持续拓展新客户与新区域。尤其是在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8月15日也是第3个全国生态日。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当代愚公李双良带队搬走了太钢1000万立方米的废钢渣,治理后的太钢渣山公园亭台楼阁、小桥...

让长江岸线美起来

从2019年起,南钢集团对沿长江岸线约3公里、70万平方米的江滩进行覆绿,种植垂柳、香樟、水杉等大型乔木15000多棵,并新建微马跑道、音乐看台及栈桥等,全力打造湿地公园景观。经过持续治理,现在...

5.6万吨"新钢造"助力昌九高铁试跑

7月29日,G55501次试验列车从南昌东站驶出,这标志着昌九高铁南昌东至何家线路所段进入试运行阶段。据了解,昌九高铁是江西省境内一条连接南昌市与九江市的高速铁路。这条铁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

湛江钢铁又一条"海上钢铁丝路"开通

湛江钢铁又一条"海上钢铁丝路"开通

8月3日,宝钢股份湛江钢铁成品码头汽笛长鸣,"顶鹤"轮满载产成品破浪启航,驶向泰国林查班港(如图)。这标志着湛江钢铁首条直通东盟核心市场的泰国国际班轮航线正式开通,也是继越南海防航线成功运...

与国铁互通!敬业铁路专用线开通

8月17日,敬业铁路专用线GT31108次国铁车辆(如图)开行,标志着敬业铁路专用线成功实现与国铁业务互通。据悉,敬业铁路专用线全长23公里,全线采用污染物零排放的电气化铁路,共设3个站点,起点接轨...

山钢万吨桥梁钢撑起济南高架"长龙"

8月25日,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北路快速路东延工程春晖路路段高架桥主体结构已初具规模,一条高架"长龙"跃然眼前(如图)。山钢集团为该工程定向供应的2万吨优质厚板桥梁钢订单,目前已完成逾7000吨的...

这间体验馆,教你安全避坑不踩雷!

这间体验馆,教你安全避坑不踩雷!

8月19日,柳钢集团焦化厂职工正在该厂日前开馆的VR(虚拟现实技术)智能体验馆进行安全施工体验(如图)。该体验馆采用先进成熟的智能VR和3D技术,将VR设备与行业安全标准相结合,综合考虑现场施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