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新能源转型大潮下传统汽车经销商挣扎求生

在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中,汽车经销商集团普遍陷入了亏损的困境。6月26日,A股上市公司广汇汽车开盘继续一字跌停,报0.64元,随后其盘中上演地天板,但公司股价已连续5个交易日跌破1元。

按照交易所规定,如果一只股票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的情形,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将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被交易所终止上市。6月20日,广汇汽车曾触及跌停板,股价更是跌破1元“红线”。彼时,广汇汽车提示风险称,若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公司股票可能被上交所终止上市交易。

与之对应的是,近年来广汇汽车业绩波动明显,公司归母净利润在2022年巨亏26.7亿元后,去年盈利3.92亿元,但净利率已跌至0.46%。今年一季度,广汇汽车经营加速恶化,实现营业总收入277.90亿元,同比下降11.49%;净利润7094.05万元,同比下降86.61%;扣非净利润95.07万元,同比下降99.8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2亿元,上年同期为-22.24亿元。

“主要是报告期内汽车消费复苏缓慢,受行业价格战影响整车盈利能力下滑,且传统燃油车受新能源汽车市场挤压,收入规模下降但成本相对刚性导致营业利润大幅下滑。”广汇汽车解释称。

广汇汽车的现状正是行业发展的真实缩影。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3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2023年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经销商占比仅为27.3%,经销商亏损比例高达43.5%。经销商的生存困境,不仅体现在行业报告中,也体现在头部经销商集团的财报中。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年报显示,“增收不增利”已成为行业现状,其中作为行业“龙头”的中升集团,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4.70%,永达汽车、美东汽车、新丰泰集团、百得利控股利润同比降幅超过60%。“2023年,国内经济在持续承压中逐步复苏,车市产销总体回暖,但汽车消费市场仍受到多重因素冲击,各大车企为抢夺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新车价格折扣持续放大,经销商被迫以价保量,库存高企,承受巨大压力。”广汇汽车在2023年业绩预告中表示。

6月25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布“2023汽车经销商对生产厂家满意度调研暨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报告显示,2023年经销商对主机厂满意度为56.1%,相较2022年的64.8%下滑明显,为历年最低。“从调研以后反映出来的情况看,满意度创新低、投资回报比较低以及信心不足,这三方面对经销商是相对突出的。”全联车商党支部书记、秘书长邢海涛表示。

“目前新能源品牌普遍采用的直营模式,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经销商模式。”在业内人士看来,加上“价格战”对汽车经销行业产生的影响,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资金和运营压力随之增大,导致经营压力及风险增加。“厂家一股脑跟着降价、压库存,导致不少4S店亏钱卖车。你得完成厂家任务才能拿到年终返利,这个是大头,不然连‘白干一年’的机会都没有。”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会长刘英姿在6月25日的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大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积累,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国民经济总体延续了回升向好的趋势,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也保持了增长的势头。但以价格为主要手段的市场竞争还在延续,行业过度内卷状态仍在加剧,广大汽车经销商在汽车价格倒挂、品牌销量下滑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企业经营面临巨大的压力,焦虑情绪持续蔓延。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