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做有心人,开拓新天地 --中冶南方承建华菱涟钢高端家电用2号镀锌线项目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杜笑通讯员南方

“路虽远,然行者至;事虽难,然做者成!”这是中冶南方项目经理熊俊伟常常拿来鼓励自己的座右铭。

当成为涟钢高端家电用2号镀锌线的项目部经理、工艺专业主要设计人后,这句话的分量对于熊俊伟来说似乎更重了。

高端锌铝镁的生产,在国内近几年刚刚起步,其生产工艺属于高度保密的核心技术,业内同行都在心照不宣地暗自较量。

华菱涟钢高端家电用2号镀锌线,采用全辐射管加热法,工艺选型上兼顾GI和Zn-Al-Mg合金镀层产品。这条镀锌线集成中冶南方自主开发的大容量立式活套、高效立式清洗、大轧制力带自动板形控制光整机、两弯两矫湿式拉矫机、高精度四辊涂层机、曲柄飞剪等高档成套设备,采用多元化的生产工艺,能够处理带钢品种为CQ到SEDDQ、HSS340MPa到HSS980MPa的镀锌产品。

其整条线的机械设备设计与供货、立式退火炉设计与供货、全线电控设计与编程调试等内容,完全由中冶南方负责,是中冶南方完全自主集成档次最高、难度最大,更是国内全国产化最高端的镀锌产线。——这,无疑是中冶南方在高端锌铝镁生产领域的重磅级突破。

首创新、大突破。这简简单单、举重若轻的六个字,是以熊俊伟、陈慧等为代表的、以“80后”为主的一批中冶南方项目组成员历经几度柳暗花明之后,才摘取到的胜利果实。

这是一个反复循环的前进过程:先出轮廓,再一步步细化,根据试验结果由粗到细,不断调整优化。无“外援”力量可言,且总体工程周期相当有限,困难叠加之下,反倒让熊俊伟等人决心更甚,铆足了劲,要干出实绩。

前沿性的技术创新、多元化的生产工艺、破纪录的建设周期,既是中冶南方涟钢高端家电用2号镀锌线项目的亮点,也是熊俊伟等人全力攻坚的重难点。

在非拿下不可的必胜目标背后,中冶南方项目团队严谨的科研态度与饱满的奋斗激情令人动容。从大量阅读论文文献,到初步形成工艺路线,再到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做出项目设备选型的新尝试,大家把每一步都迈得稳稳当当。

在熊俊伟看来,除了要兼顾众多单体设备的接口问题,该项目最大的技术难关首先是锌铝镁生产工艺参数的攻克。

无法通过试验验证镀后冷却速率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该项目团队先在内部反复讨论,又与生产企业工艺专家会晤交流数次,才最终把大的工艺路线一点一点细化为对低铝和中铝锌铝镁的退火曲线、锌锅温度以及冷却制度的设计。

而后,一方面是预氧化和超快冷却技术在立式镀锌退火炉中的首次运用,另一方面是S7-1500平台控制在大型立式镀锌中的首度尝试,在国内全行业都缺乏可借鉴的相关经验的挑战下,熊俊伟和同事们却抱着“必须万无一失”的斗志。

做“有心人”,把自己迈出的每一步都化成看得见的项目进展,这是熊俊伟心中坚定的信念所在,也是作为主要负责人的他和同事们一起努力的方向。

熊俊伟一贯坚持的“事在人为”,也与项目部全体成员的“求索奋进”,激荡出了中冶南方人“勇气先登势无敌”的力量:先于国内同期同类项目数月达成投产条件,涟钢高端家电用2号镀锌线投产1个月后单月产量突破3万吨,产品质量达S4级别、最高强度达到DP600,带钢厚度实现0.47mm~2.5mm全覆盖。目前,该项目现场的冷轧集控及数智孪生系统也在实施安装中。

深知这一段创新道路走得并不容易,熊俊伟和同事们在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的同时,十分注意对项目中新技术应用效果的观察、总结,坚持立足现场实际反馈,持续进行创新优化设计,做好技术积累工作。

不管是对初心的坚守,还是对行动的笃定,熊俊伟始终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有心人”位置上。

奋进之路非坦途。从新技术的研发到工程的实施,“行则将至,做则必成”,这股韧劲与拼劲同样也蕴藏在中冶南方的文化基因中,成为中冶南方人共享的一股精神力量。

于无路处踏出新路,中冶南方也正是在让创新成为习惯、让创新成果成功落地的历程中,书写着自己的辉煌。

《中国冶金报》(2021年11月02日05版五版)

最新相关

冬季施工对高炉耐材的影响暨保温措施

根据耐火浇注料的施工要求,为了保证浇筑质量,在冬季施工时必须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浇注料及结合剂被冻坏。在冬季施工时,由于环境温度低,浇注料流动性较差,硬化时间较长,给施工带来一定困难。以炉...

中国开发区协会零碳园区专委会成立

本报讯 (记者郭达清)8月22-23日,中国开发区协会零碳园区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零碳园区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开发区协会是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

莆田冷轧首卷高端镀锌汽车钢外板下线

近日,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下称莆田冷轧)第一卷镀锌汽车钢外板成功下线。此次高端汽车外板一次性生产成功,标志着该公司攻克了技术难度更高、要求更为严苛的汽车外板制造壁垒,实现了从...

太钢成功开发750兆帕级超高强硅钢

近日,中国宝武太钢成功开发出磁性能和力学性能兼具的0.65毫米厚750兆帕级超高强无取向硅钢(牌号: 65TWYS750),批量供应于国内某知名发电机制造企业,并成功应用于变速抽水蓄能领域,标志着太钢在...

攀钢大规格冷作模具圆钢制备获突破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孟祥林 通讯员 尹仕伟 薛彦华 报道日前,鞍钢集团攀钢成功研制出直径500毫米以上大规格冷作模具钢锻造圆钢产品,填补了攀钢在该领域的空白,显著提升了攀钢高端工模具钢的制造...

柳钢成功开发并量产4款高端汽车用钢新品种

日前,柳钢集团成功开发镀锌双相钢、高强IF钢两大品类下不同牌号的4款高端汽车用钢新品种,标志着柳钢在高附加值产品的科技创新、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为切实推动产品结构优化、高端转型,...

钢铁行业将迈入数字护照时代?

本报记者 樊三彩没有数字产品护照(Digital Product Passport,DPP)?不好意思,欧盟市场将向你"关上大门"。对产品出口欧盟的钢铁企业而言,2026年起,DPP将成为碳关税外,企业必须面对的数字化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