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樊三彩)近日,国家数据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综合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初步成型,东西部算力协同调度机制逐步完善,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等多元算力加速集聚,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资源使用率显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据悉,“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以来,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算力资源东西分布不均现象显著改善,集约化态势初步形成,但仍面临国家枢纽节点区域性、结构性布局还需进一步完善,算力有效调度尚未完全破题,网络通道的传输质量、资费未能有效支撑东部数据业务西迁,算力与电力系统协同发展水平亟待加强,数据中心集群安全防护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5方面问题需要解决,因而特制定《意见》。
《意见》提出实现“东数东算”“西数西算”与“东数西算”协同推进。国家数据局主要负责同志解读称,客观上,由于网络时延等限制存在,并非所有算力服务场景都适用“东数西算”。“东数东算”“西数西算”是对“东数西算”的补充完善,三类场景共同构成面向实际业务场景的算力服务体系。如针对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推理、机器学习等高时延业务场景,通过“东数西算”的方式让东部业务向西部风光水电丰富的区域迁移,实现东西部协同发展。再如自动驾驶、证券交易等低时延业务场景则可通过“东数东算”“西数西算”的方式就近计算,实现区域内算力资源的集约利用,提升算力使用效率。
同时,《意见》首提“算力电力协同”,明确“算力电力双向协同机制初步形成,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国家数据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一方面,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转离不开大量电力支撑;另一方面,电力系统的平稳高效运行也离不开算力支撑。统筹算力电力协同布局,有助于促进风光绿电消纳和数据中心零碳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因此,《意见》创新算力电力协同机制,包括支持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利用“源网荷储”等新型电力系统模式,探索分布式新能源参与绿电交易,鼓励数据中心间开展碳汇互认结算探索等。
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强化顶层统筹、完善政策体系、推行示范工程、加强评估督导,建立常态化算力统计监测机制。
《中国冶金报》(2024年01月09日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