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攀钢西昌钢钒运行保障中心如何迈向一流?

本报记者孟祥林通讯员向华

铁路线路集控系统一体化自动管控、连续高效自动取制样、精准快速全自动检测……这是近日《中国冶金报》记者在鞍钢集团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下称攀钢西昌钢钒)运行保障中心(下称运行保障中心)看到的场景。

攀钢西昌钢钒运行保障中心以“强化四保”(“四保”即保铁钢生产、保产品外发、保原燃料物流畅通、保检测与计量质量)“畅通四流”(“四流”即运输流、物资流、信息流、管理流)为基础,倾力打造智慧物流、智慧检测、智能计量体系,全力拓展生产现场智能设备的应用。“主要检测单元自控化率100%;烧结矿、焦炭检测全自动取制样,铁水、钒渣罐号自动识别及火车车箱皮重自动识别计量,煤炭、矿石火车智能化取样单元自动化率100%;原燃材料智能取制样及计量集控,关键核心设备无人化改造完成率100%;打造全国一流金属材料分析中心……这些都是运行保障中心始终追逐的目标。”运行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道。

一流的智慧物流系统——

物资验储配更高效

“智慧物流系统包含物资管理与运输管理两大业务板块,通过物流轨迹跟踪、全流程数据展示,工作人员可实时掌握业务运行情况。”运行保障中心验收管理区域工程师阳晓芳介绍道,该系统是攀钢西昌钢钒信息化系统建设以来难度最大的项目,可以实现“业务全面在线化、业务系统一体化、现场作业无人化”的物资验储配功能。

自2020年8月1日智慧物流系统正式上线以来,攀钢西昌钢钒彻底告别了厂内循环物资汽车、外发物资汽车、外购物资汽车的验配登记等环节。物资验储配加工作业区库管班班长邹爱华介绍说:“采用二维码扫码计量后,效率提高近20%;通过手机智慧物流App一站式完成直付料现场接收、抛账流程,直付料财务抛账和结算效率提高了90%。”

一流的智慧铁路体系——

铁路智能货检系统投运

“2021年,我们从智能‘铁牛’(即高炉下渣罐对位牵引车)远程一键对位提罐中尝到了甜头,该项目投运后,单罐作业时间缩短83.4%。”铁路运输作业区设备检修管理区域工程师贝良斌说。

针对多业态、多形态、发展不平衡的实际,运行保障中心领导班子意识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一场思想和行为的革命,必须主动张开双臂拥抱数字化的“春风”。

运行保障中心铁路智能货检系统投运,通过高清摄像机自动抓取高清图像,判定车辆装载信息,实现无人装货检查,使外发车辆装货质量和效率提升25%。公路与铁路交汇处,一排排信号灯柱像战士一样“站得笔直”。“这是铁路智能化道口,以前我们都是到了路口下车去起、放杆,现在好了,现场作业人员也不用频繁上下机车了。”贝良斌笑着说,该系统运用轨道电路智能计算技术,实现了铁路道口无人化作业,效率和企业形象得到双提升。

14台内燃机车、130台电渣车及16台铁路普通车辆采用CIPS(铁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了一级调度管控、运输一体化自动管控,运输安全及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职工劳动强度、物流效率和运输成本得到极大改善。

一流的智慧检测体系——

打造全流程自动检测优势

6月6日,在分析检测作业区智能化区域,成排的机器人正在快速精准作业。

1号、2号机器人负责收取各个风动点位送的钢铁试样、炉渣试样,分类安排制备、加工、检测;3号机器人接收到样品将试样放入直读光谱仪进行检测分析。“钢铁单样检测时间由以往的300秒提速到170秒,检测及时率提高到99.5%。3台机器人协同作战,完成钢铁试样检测全过程分析、打标、归档,并形成完整详细的数据报表。”分析检测作业区副作业长朱文军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4号机器人负责将炉渣试样送进全自动制渣机破碎,将粉末试样送入全自动压片机,然后将样片送进自动X射线荧光仪进行分析。所有的分析数据自动上传至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储存系统,炉渣分析数据的审批和报告发布也由以前的1小时缩短到10分钟。

在这里,智能检测系统早已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大融合。“随着先进的拉伸试验机、铁钢渣成分自动检测系统、激光切割系统等设备的陆续配备,我中心按照公司的要求,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新技术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深入推进两化融合,融合机器人、传输带等物联网自动化技术,着力打造自动化、集控化、少人化智能产线,坚持把数字化、智能化思维贯穿于检化验生产管理全过程,全力打造全流程自动检测优势。”朱文军说,“在此基础上,试样加工效率提高6倍,加工精度提高40倍,加工水平及智能化程度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为板材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强大的保障能力。”

一流的智慧计量体系——

自动计量为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焦炭、烧结矿粒度、转鼓强度5月份波动小,看来公司生产指标会再创新高。”运行保障中心原料生产区工黄蓉手拿数据报告说,“我们作业区配备的12套汽车衡、4套轨道衡、3套铁水衡、1套钒渣衡、1套精矿皮带衡,全部采用远程集中控制、自动计量。”

实现原燃辅料取制样及汽车、火车计量称重自动化管控,取制样及计量数据与公司智慧物流系统、生产管控系统、产品智能表检系统无缝衔接,为攀钢西昌钢钒决策提供了基础支撑。

“十三五”期间,攀钢成为西南地区唯一入选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示范企业,未来,运行保障中心在高效协同保障运行之路上将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中国冶金报》(2022年06月21日03版三版)

最新相关

冬季施工对高炉耐材的影响暨保温措施

根据耐火浇注料的施工要求,为了保证浇筑质量,在冬季施工时必须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浇注料及结合剂被冻坏。在冬季施工时,由于环境温度低,浇注料流动性较差,硬化时间较长,给施工带来一定困难。以炉...

中国开发区协会零碳园区专委会成立

本报讯 (记者郭达清)8月22-23日,中国开发区协会零碳园区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零碳园区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开发区协会是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

莆田冷轧首卷高端镀锌汽车钢外板下线

近日,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下称莆田冷轧)第一卷镀锌汽车钢外板成功下线。此次高端汽车外板一次性生产成功,标志着该公司攻克了技术难度更高、要求更为严苛的汽车外板制造壁垒,实现了从...

太钢成功开发750兆帕级超高强硅钢

近日,中国宝武太钢成功开发出磁性能和力学性能兼具的0.65毫米厚750兆帕级超高强无取向硅钢(牌号: 65TWYS750),批量供应于国内某知名发电机制造企业,并成功应用于变速抽水蓄能领域,标志着太钢在...

攀钢大规格冷作模具圆钢制备获突破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孟祥林 通讯员 尹仕伟 薛彦华 报道日前,鞍钢集团攀钢成功研制出直径500毫米以上大规格冷作模具钢锻造圆钢产品,填补了攀钢在该领域的空白,显著提升了攀钢高端工模具钢的制造...

柳钢成功开发并量产4款高端汽车用钢新品种

日前,柳钢集团成功开发镀锌双相钢、高强IF钢两大品类下不同牌号的4款高端汽车用钢新品种,标志着柳钢在高附加值产品的科技创新、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为切实推动产品结构优化、高端转型,...

钢铁行业将迈入数字护照时代?

本报记者 樊三彩没有数字产品护照(Digital Product Passport,DPP)?不好意思,欧盟市场将向你"关上大门"。对产品出口欧盟的钢铁企业而言,2026年起,DPP将成为碳关税外,企业必须面对的数字化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