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蔡晓梅
1月27日,攀枝花钢城集团汉风物流公司(以下简称汉风)知邻智联智慧物流平台(以下简称知邻智联)管控中心成立,2月20日全面运转。这预示着经过半年多“精雕细琢”的知邻智联一期开始进入标准化管控,也标志着汉风从传统企业物流到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那么,是什么催生了知邻智联平台项目的建设?这是个怎样的平台?目前平台一期项目的运营状况如何?未来的发展方向又是什么?带着一系列疑问,笔者日前走进汉风智慧物流管控中心一探究竟。
这是个怎样的平台?
走进管控中心,炫目的“科技蓝”让人一眼难忘。
知邻智联平台上实时跳动的车辆分布图、今日运单量、今日发运车次等信息,让企业发力数字经济、精准服务的雏形初显。
据汉风负责人介绍,知邻智联坚持安全性、创新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经营准则,通过将物流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数字化联接,丰富利益相关方的场景体验和价值创造,搭建互动共生、共赢共享的生态圈,从而实现物流产业的良性互动和转型升级。“知邻”二字取自唐诗“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寓意客户的需求即便相隔万里,也能做到如近邻一般及时予以满足。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攀枝花市也越来越重视物流业发展,周边企业的抱团发展及新旧动能转换,使曾经“偏安一隅”的汉风生存压力骤增,转而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
2019年5月,汉风启动了对成都及华东地区先进物流平台企业的考察、交流和学习,明确平台建设项目的初步思路。当年7月份,项目工作组成立,着手对国内顶级的7家软件公司实地考察、交流及比选;11月份,立项及招标完成;12月份,项目建设启动。
2020年1月,该项目完成运输管理系统、公务车、修理管控系统功能需求及业务流程定型。接下来,项目工作组与上下游合作单位、项目建设单位多次进行业务、技术交流及磋商,力求平台整体运营更加符合企业实际,更加贴合地域特色。当年5月份,网络货运平台公司设立报告获批;当年6月份,知邻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天津成立,一期项目上线试运行,现处于持续优化阶段。
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知邻智联成为顺应时代潮流,在一个新的生态系统里找到自己位置的必然选择。
运营状况怎样?
知邻智联平台建设共分3期。目前已研发完成的平台一期包括3套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公务车系统、修理管控系统。
3套系统既能“独立成块”,也能“协作拼版”。通过单个系统传输数据,汉风一方面可以实现车辆的统一管理、调配,提高组织效率,保障物流高效、及时、安全;另一方面可通过平台整合车源、货源,为货主高效匹配车货信息、缩短交易链条、提供增值物流服务,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从去年6月平台试运行到今年2月,网络货运系统平台上线车辆近500辆,公务车系统上线160余辆,修理管控系统顺畅运行。
笔者看到,管控中心的网络货运大数据屏上,分模块对货主、司机、承运商的相关数据进行着实时推送、排名、累计分析,对运单的发货、装货情况都有直观展示,对发货中的异常情况也有警示提醒。扇状的货物、车辆比例图,柱状的运费趋势图,使货运管控的科学性、经济性一览无余。
“我们从人、车、路3个维度的20多个危险驾驶场景综合考虑,加装车载主动安全防控设备,对物流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智能识别、分析、判断,实现车辆各类信息从数据采集到实时监控、主动干预,再到事后管理的安全管理闭环,极大地提高了驾驶仓、货仓的安全性。”知邻智联工作组组长徐持政说。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已安装车载主动安全防控设备及GPS(全球定位系统)等200多台。
成如容易却艰辛。徐持政说,为确保项目工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项目工作组仍在不断通过线上与软件研发企业就平台建设方案反复商讨。当年6月份,平台上线试运行后,多次联系研发企业对相关人员进行线上、线下系统功能培训,共有50余人参加了学习,并结合汉风现状,对3套系统共提出调整建议117条,已解决82条。
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相应的资质要求也被提上日程。目前,知邻智联已取得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三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网络货运资质申报已进入线上服务能力认定阶段,网商银行接入成功,成为攀西、滇西北地区第一家智慧物流企业。
“智慧物流,对我们来说是个全新的东西,我们需要具备财税、平台经济、智慧产业、互联网技术等各方面更多的知识。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不学习就要落后。”徐持政说。
发展前景如何?
据介绍,基于企业现阶段的发展条件,汉风目前采用的是线上、线下物流分而治之的双轨制运行。
但随着知邻智联平台后续二三期项目(仓储管理系统、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等)的逐步推进,平台集聚的叠加效益次第呈现,建立在物流大数据基础上的各种衍生服务将争相涌现。
如“物流大数据+云计算”可生成物流指数。汉风可以根据指数实行物流价格的动态调整,优化物流的组织调度,满足货主时效、成本、便捷性等的需求;也可以根据指数提供定制服务,实现工厂、货主、司机的直接对接。“物流大数据+区块链”可生成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能够成为合作各方信任合作基础,运用前景广阔。“物流大数据+物联网”可生成实时感知图像。物流轨迹全过程受控,即视互动。“物流大数据+供应链后端服务”可丰富车后市场内涵。通过整合运力供应链,汉风进一步规范目前线下运转相对成熟的车后服务,进一步拓宽买车、养车、车后以及金融保险等业务渠道,实现供应链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与此同时,通过知邻智联平台,汉风也将实现传统仓储管理,公、铁、水等多式联运,营销模式等的全面升级和拓展。
传统简单、静态的仓储管理,通过平台接入仓储管理系统后,变成了一个可以被智能调度的数字孪生体,工人的作业任务由算法根据订单、库存自动规划。在仓库利用率提高的同时,服务由被动转向主动。
由两种及其以上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共同完成的多式联运,通过平台,货主可以由分包模式向总包模式转变,只需与多式联运经营人一方联系即可全程无忧。这意味着分段运输办理有关单证和手续的时间、费用将成倍减少,产品总物流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而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电商平台搭建,也将使集团公司内、外部产品实现B2B、B2C等模式交易,让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面对面”商洽。同时,电商平台与网络货运系统互联互通,又能使产品的交易、加工、物流等各环节都能“一揽子”解决。
《中国冶金报》(2021年3月23日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