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搜索

董才平:钢铁行业今年下半年会逐步好起来,明年会更好

中国冶金报两会报道组记者 樊三彩 报道记者 顾学超 摄影(本报记者王志、实习记者李昕芮对本文亦有贡献)"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江苏代表团,我们感到无比振奋。特别是总书记讲到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从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等多维度进行了阐述,让我们印象深刻。"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

中国台湾首套!镭目智眸废钢判级平台落户台企

近日,镭目智眸废钢判级平台推广传喜讯,成功与台湾某知名钢厂达成正式合作协议。这是镭目智眸废钢判级平台首次进入中国台湾市场,充分彰显了其在该领域的卓越技术实力与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在长达半年的深入技术交流、严谨数据测试与细致考察过程中,镭目智眸废钢智能判级系统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精准度,...

镭目智能出坯系统助力钢企产线效率“狂飙”

在某钢厂的繁忙生产线上,由镭目研发的又一项革命性技术正在悄然改变着这家钢厂传统的连铸生产方式,帮助该钢厂实现无人工干预自动出坯率99%以上,在岗位优化、节能降耗、判废优化、智能调度、数字铸坯等方面为钢厂带来了显著效益,遥遥领先其他钢厂。曾经,该钢厂的炼钢厂连铸生产线依赖于人工操作,工人...

智能转型见成效!多家钢厂对沙钢智能连铸浇钢无人平台赞不绝口!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沙钢集团积极响应"四化"发展战略,将智能化转型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引擎。在这一背景下,镭目智能连铸浇钢无人平台的成功应用,成为沙钢提升连铸区域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关键一环。稳定运行 高度认可镭目智能连铸浇钢无人平台在沙钢已稳定运行超过8000炉,成功率高达99%以...

河钢集团:担当企业主导责任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吕林 报道特约通讯员 蓝义高 摄影"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河钢集团积极响应,推进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链接全球创新要素,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大研发体系,形成了资源协同、高效运行的' 3+1 '研发体系。"7月17日,在2024...

姜维:积极拥抱技术浪潮 赢得这场残酷竞争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樊三彩 报道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供图"积极拥抱这一波技术浪潮,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装备等前沿技术与钢铁行业深度融合,以重塑钢铁生产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才能赢得这场残酷的竞争。"7月17日,钢协党委副书记、副会...

AI新势力赋能钢铁数字变革 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标准正式启动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樊三彩 报道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供图7月16日-18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钢铁行业分盟(下称智能制造联盟)主办,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冶金科技发展中心承办的第三届钢铁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交流大...

陈禹:打造以绿色低碳为鲜明特征的钢铁新质生产力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贾林海 报道记者 顾学超 摄影7月20日,2024(第十五届)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大会召开,江苏省镔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镔钢集团)总裁陈禹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企业智能化料场应用、烧结频率控制能量回收技术(FCERT)、钢渣余热有压热闷技术等极致能效创新技术的实践...

民营钢企破局行业深度调整期:以“新质生产力”为关键落子

“钢铁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钢铁行业怎么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只有回答好了,我们才能生存下来,我们才能发展。”…………7月10日~11日,全联冶金商会(以下简称“冶金商会&...

钢铁生产迎来一键浇钢新时代 ——国内首套全流程智能一键浇钢系统参观访问记

记者 夏杰生 通讯员陈贝说起钢铁厂,大家脑子里浮现的生产场景就是全副武装的钢铁工人,面对一千多摄氏度高温的钢水挥汗如雨、钢花飞溅……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但在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股份)4#板坯连铸全流程智能一键浇钢平台现场,一切都可颠覆你的想象。这套全流程智能一键浇钢系统真...

航通船业为中交一航局建造6000吨自航甲板驳下水

7月12日,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建造的一艘6000吨自航甲板驳“一航津运1”顺利下水。该船型长110.2米,型宽26米,型深7.5米,甲板载货面积2000平方米。入籍CCS(中国船级社),总吨位6600吨,满载载重量8500吨。设计航速10.8节,续航里程可达4000海里,可满足14人30天的自持能力,建成后主要用于港口和...

广西:力争2024―2027年能源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超400亿元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能源局获悉,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日前已印发《广西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方案》,全面推进我区能源设备更新和升级改造,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力争2024—2027年能源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超400亿元。主要涉及9个领域: 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水电设备改造升级、风电光伏设...

连获36艘450亿订单!新时代造船扩张产能强势回归

近日,利用扩建船坞而来的新增产能,新时代造船强势回归集装箱船建造市场,凭借先进技术和强大的生产能力连续赢得海外船东青睐,成功签约30余艘价值450亿元LNG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成为这一船型领域的全球“最强船厂”。6+4艘!Capital Maritime订造84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据贸易风消息,希腊船东E...

航运业“量”增“智”升脉动强劲

7月11日是我国第20个航海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当日举行的202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主论坛暨全国航海日活动周启动仪式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预计完成85.7亿吨,同比增长4.6%;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预计超过500万标箱,同比增长17%;水路货物运输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江河湖海之上,航...

供应链“革命”主机厂?“全线控、一体化” 智能底盘加速上车

如果说2023年是智能底盘的“上车”元年,2024年则是这一由供应链企业主导的赛道趋于白热化竞争的重要年份。7月10日,汽车底盘悬架和制动系统供应商——京西集团宣布“2035全线控”全球技术战略,即未来十年,京西集团将以线控制动、线控悬架和智能系统及架构提供更多智能...

“一个成熟的中国钢铁必将在经历各种周期历练后诞生”——专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贾林海 报道记者 顾学超 摄影稳增长不等同于简单的增加产量、增加供给,其核心要义是高质量的稳增长,就是在满足有效需求基础上的稳增长。现在中国钢铁迫切需要提高的,是适应市场的能力,即根据市场变化,自我调节生产弹性释放的能力。低碳技术的进步决定未来世界钢铁的竞...

找对路径 超越周期——对话永卓控股党委书记、总裁吴毅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报道组成员: 刘加军 徐可可 王志 贾林海 蓝义高本篇执笔: 刘加军 图片: 蓝义高2023年,中国钢铁行业进入又一轮调整周期。在钢产量同比持平的前提下,中国钢铁行业承受了原燃辅料价格高企、国内需求下降、行业利润整体下滑的压力,但一些优秀企业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聚焦加...

机器人集群化协同作业 镭目智眸3D视觉为连铸增添智慧之眼

韶钢智能一键浇钢平台的成功上线,是连铸生产迈向高度无人化新阶段的重要标志。该平台通过融合顶尖的3D视觉技术,不仅为连铸环节赋予了"智慧之眼",使其能够更加精准、高效地运作,更在多样化场景中展现了镭目智眸3D视觉技术的广泛适用性。这一创新性的技术集成,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与质量,还在更深层次上...

新型工业化是一条怎样的道路? ——论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点及趋势

何立胜新型工业化是以科技变革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以可持续发展为内在要求,新科技向各产业、各领域广泛渗透融合、促进产业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区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也不同于以往传统工业化道路,蕴含着新内涵、新特点、新要求。新型工业化具有强...

郑州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郑州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共郑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郑州市科学技术局郑州市财政局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郑州市生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