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龙集团:建设“共创共赢共享”美好企业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通讯员 刘博 报道过去的十年是中国钢铁飞速发展的十年,也是建龙集团锚定目标,不懈奋斗,取得辉煌成绩的十年。十年里,建龙集团已发展为一家以钢铁为核心的大型重工产业集团,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建龙集团拥有14家钢铁子公司,42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和4400余万吨开采和选矿...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通讯员 刘博 报道过去的十年是中国钢铁飞速发展的十年,也是建龙集团锚定目标,不懈奋斗,取得辉煌成绩的十年。十年里,建龙集团已发展为一家以钢铁为核心的大型重工产业集团,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建龙集团拥有14家钢铁子公司,42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和4400余万吨开采和选矿...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实习记者 赵萍 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10年来,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钢铁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创新体系建设、核心技术攻关和加速成果转化等方面下...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通讯员 刘博 报道过去的十年是中国钢铁飞速发展的十年,也是建龙集团锚定目标,不懈奋斗,取得辉煌成绩的十年。十年里,建龙集团已发展为一家以钢铁为核心的大型重工产业集团,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建龙集团拥有14家钢铁子公司,42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和4400余万吨开采和选矿...
钢铁是现代工业的"粮食",也是漳州支柱性产业之一。去年,漳州市钢铁产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725.11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0.4%。当今,我国钢铁工业正进入以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为主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漳州钢铁产业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漳州正围绕绿色高质量发展,力促钢铁产业龙头...
8月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公告显示,按照《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经严格评审,冶金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决定对111个项目授予2022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58项。冶金...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实习记者 吕林 报道记者 顾学超 实习记者 朱亚明 摄影"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是挑战更是机遇。""今天是我们共强钢铁的日子,特别是在当前需求不旺、自律不强、效益不好的特殊情况下,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未来,我们将围绕高质量发展,'颜值'做美,'气质'做优,创新求进,价值抬...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徐可可 吕兵 报道记者 顾学超 摄影"这次我们来展示的有四个维度: 一是建筑业综合服务商,二是工业用钢综合服务商,三是智能制造,四是绿色环保、产城融合。"5月26日~28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举办期间,建龙集团副总裁阮小江接受了《中...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徐可可 报道在一年一度的"6·5"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由中国冶金报社组织的2022"寻找最美绿色钢城"评选结果揭晓。90家钢企在众多候选企业中脱颖而出,获评为"绿色发展标杆企业"和"绿色发展优秀企业"。钢铁绿色发展标杆企业中国宝武(太钢、八钢、宝山、湛钢、韶钢、鄂钢、...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郭小燕 通讯员 张梅 报道图为承德建龙风电变桨用600规格连铸圆坯下冷床实貌。 (承德建龙供图)今年4月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了"2021年度冶金产品实物质量品牌培育产品"名单,承德建龙Q355NE风电法兰用连铸圆坯凭借领先的工艺技术和卓越的产品品质,以及广泛的市场应用,...
近日,太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项目实现全线贯通,首批经脱碳渗氮线、环形炉、平整拉伸线生产的18卷0.27mm高磁感取向硅钢产品HIB命中率高达100%,刻痕前100及以上牌号占比90%,095及以上牌号占比30%,磁感平均1.915T,最高1.93T。该批次产品的顺利产出,标志着太钢成为国内第三家具备高磁感取向硅钢批量生产能力...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实习记者 吕林 报道5月10日,第6个中国品牌日,中国冶金报社如期发布2022年度中国钢铁品牌榜。此次品牌评选共评出5张榜单,分别是"2022钢铁行业全球影响力品牌""2022中国卓越钢铁企业品牌" "2022中国优秀钢铁企业品牌""2022中国冶金行业最具竞争力产品" "2022中国卓越钢铁技术...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通讯员 钟特 报道身为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旗下兴澄特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研究院院长,白云26年扎根特钢科研一线,引领特钢实验室迈入冶金检测行业国际前列,产品自检获得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直接认可。他围绕重大装备、轨道交通、清洁能源和航空深海等领域迫切需要,组织专业人员...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徐可可 吕兵 报道记者 顾学超 摄影"这次我们来展示的有四个维度: 一是建筑业综合服务商,二是工业用钢综合服务商,三是智能制造,四是绿色环保、产城融合。"5月26日~28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举办期间,建龙集团副总裁阮小江接受了《中...
日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2021年度冶金产品实物质量品牌培育产品名单",沙钢多项产品入围。东北特殊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塑料模具钢热轧扁钢和方钢获"金杯特优产品"。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冷镦和冷挤压用钢热轧盘条、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等3项产品,东北特殊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冷镦用不锈钢盘条、汽车曲轴...
今年2月份,本钢成功签订一笔690吨出口意大利18CrNiMo7-6牌号齿轮钢合同,这是本钢高端齿轮钢首次走出国门,也是本钢"销研产"联动,创新突破发展的一个缩影。18CrNiMo7-6齿轮钢是目前本钢出口特钢产品中等级最高的牌号产品,具有高纯净度和良好的耐磨性、韧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风电、大型机械设备齿...
智改数转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方向,也是龙头企业提升创新能级、攻克"卡脖子"难题的重要支撑。面对5G技术、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蓬勃之势,中天钢铁主动破题,持续加快"两化""两业"融合发展,通过智改数转赋能传统钢铁制造。连铸坯智能喷码机器人、中天云商服务平台、智慧检化验管理系统……近...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徐可可 吕兵 报道记者 顾学超 摄影"这次我们来展示的有四个维度: 一是建筑业综合服务商,二是工业用钢综合服务商,三是智能制造,四是绿色环保、产城融合。"5月26日~28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举办期间,建龙集团副总裁阮小江接受了《中...
向梦想出发为冬奥加油传递奥运圣火 传承奥运精神喜迎北京冬奥会东大人,出发!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传递于2月2日拉开帷幕。东北大学姜周华教授作为冬奥会火炬手参加了2月2日中午在北京冬奥公园的火炬传递,排位为第20号。据悉,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手为全国各级先进模范代表,也有科、教、文、卫等各界知...
持续深化改革 加速整合融合为实现新本钢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1月17日、18日本钢集团有限公司一届十二次职工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对本钢集团2021年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回顾,科学部署了2022年本钢集团经济工作。鞍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戴志浩出席会议并讲话。辽宁省国资委副主任黄文玉,鞍钢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