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社论: 绿色钢铁 赋能未来

本报评论员

“中国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2021年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时强调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是一场颠覆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中国钢铁积极转型,砥砺前行。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中国钢铁深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不断深耕绿色发展沃土,厚植绿色发展新动能,赋能行业未来发展,绿色底色更加鲜明,取得了多项引领世界钢铁绿色发展的突破性成果。比如,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工程示范项目一期工程于2023年5月份在河钢冶炼出绿色DRI(直接还原铁)产品,连续稳定运行4个月并生产出绿色高强耐低温角钢等“绿钢”新材料;全球首个工业级别2500立方米HyCROF(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商业示范项目于2023年9月28日在中国宝武八钢点火投产,为全球高炉低碳冶炼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经验借鉴,在世界冶金史上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此外,2021年,中国宝武发起成立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并面向全社会设立低碳冶金创新基金,每年提供3500万元用于支持低碳冶金工艺技术探索。再比如,超低排放改造成效明显。截至2023年8月底,中国钢铁共有约3.31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1.14亿吨粗钢产能完成部分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同时,我国有1.8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极致能效”工程。一大批花园式工厂和3A级、4A级工业旅游景区在钢城落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天蓝水净、珍禽栖息。这些低碳行动取得的实实在在成效,是中国钢铁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迈出的关键性步伐,也是一场“伤筋动骨”的颠覆性变革,预示着中国钢铁承受住了行业高质量发展必然经历的短期阵痛,迎来了“脱胎换骨”的发展机遇。可以说,现在中国钢铁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和经济体的同行业已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也是全球钢铁大势所趋的共同行动。当前,在全球碳中和的新赛道上,各国都在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全球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截至2022年底,全球超过30家钢铁企业公布了明确的碳中和目标,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40%。多家国外钢铁企业积极推进低碳行动成效明显,如安赛乐米塔尔于2022年3月份交付第一批采用100%可再生能源和电炉生产的汽车板,蒂森克虏伯推出了低碳排放钢品牌Bluemint,神户制钢于2022年开始销售日本国内首个低碳高炉钢材产品Kobenable Steel等。

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更是全球钢铁必须携手作答的时代课题。近年来,全球钢铁企业积极行动,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前路漫漫,仍需攻坚克难。比如,在低碳冶金技术方面,仍有难题亟待攻克,如目前低碳冶金主流之一的氢冶金技术面临氢储运等诸多问题;负碳技术大规模应用尚处于研发和示范阶段,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颠覆性新能源前沿技术研发仍需持续高额投入等。在低碳排放钢的标准方面,还须推进并寻求不同标准的互认和采信,充分考虑国家和地区资源、能源禀赋及发展阶段水平的差异,建立可持续的、体现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标准体系。在产业链协同减碳方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潜力,须提高思想站位,拓宽视野,统筹作为,跨国家、跨行业、跨领域汇聚多方力量,形成绿色低碳发展合力;须完善协同创新平台体制机制,以纵向上下游、横向全球的全方位产业链系统推进全球钢铁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下,全球钢铁企业正携起手来,集众智、汇众力,在绿色低碳转型道路上开放共享、坦诚沟通,并肩勠力、共克难关,让绿色钢铁真正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动能。

我们期待着,绿色钢铁为世界发展带来无限美好的未来。

最新相关

独家!沈彬谈沙钢50年发展采访实录

编者按今年是沙钢成立50周年。50年,是历史长河的一瞬,但对于沙钢而言,这是一段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于整个钢铁行业而言,也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壮大,在筚路蓝缕中前行的时...

4月份动力煤采购成本环比微增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标挖潜"办公室4月份,在"对标挖潜"企业主要原燃材料采购成本中,除动力煤采购成本环比微增外,其他品种环比均减少,其中炼焦煤、喷吹煤、国产铁精矿、进口块矿环比降幅较大。1...

9月上旬钢材社会库存环比上升4.2%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9月上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920万吨,环比增加32万吨,上升4.2%,库存持续上升;比今年初增加261万吨,上升39.6%;比上年同期增加36万吨,上升4.1%,库存同比...

控产是"金九"钢市"减压"关键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贾林海"8月份,国内钢材价格涨跌互现。进入9月份,钢材市场仍有下行压力,只有钢铁企业积极控产或宏观利好政策加码,才有望出现反弹表现。"日前,上海钢联首席分析师汪建华在一场...

服贸会上的人机共生进行曲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樊三彩 报道/摄影"它真的能跟我一起玩石头剪刀布!但为什么它总是能赢?""是我们的3代'灵巧手'在'作弊',它依靠旁边的摄像头先看到对方的动作再出拳,但是因为反应速度小于50毫...

制氢、储氢,全球"拾慧"

近日,乌拉圭公布首个绿氢工厂项目计划,该工厂将耗资3800万美元,位于乌拉圭西南部里奥内格罗省首府弗雷本托斯市,预计于2026年开始运营。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8000块太阳能电池板、1个每小时可生...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熊余平 徐可可 报道面对当前严峻形势,钢铁产业链企业如何破局,找到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10月30日,以"破局·行动·实战"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钢铁流通促进大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