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李新创: 降碳如何影响大中小钢铁企业,或带来钢铁行业重新洗牌?

近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接受中国环境高端访谈节目《境观》专访。

Q:钢铁行业碳达峰之后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达到碳中和呢?

李新创:可以说,碳达峰不容易,降碳难,碳中和更难。碳中和是指产生一吨碳就要吸收一吨碳,不是零排放。对于一个企业也好、一个行业也好,特别是对于钢铁行业来讲,很难依靠一个行业达到碳中和。根据预测分析,即使到2060年,钢铁行业本身实现碳中和也是困难的;即使钢产量大幅下降,但是由于流程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以及整个产业布局结构等影响因素,我国钢铁行业还会排放1.5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到那个时候,钢铁行业碳中和可能就需要综合利用碳捕集、碳汇等技术。因此,碳中和是涉及全社会的事情,并不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能够轻易做到的事情。

Q:行业层面的规划和建议都要以企业为落脚点,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只要每个钢铁企业都实现了自己的碳达峰计划和目标,就意味着钢铁行业实现了碳达峰?钢铁企业在碳达峰之后要降碳减排,这会对大中型钢铁企业有什么影响?会不会给钢铁行业带来一次重新的洗牌?

李新创: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在总体规划指导下,落实主体应该是每个企业。如果每个企业真正做到了碳达峰,那么整个行业当然就容易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但是我要反复强调,中国钢铁企业数量众多,既有央企,也有国企,还有众多的民营企业,我国民营钢铁企业的产量已经占到63%。从企业数量来讲,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整个钢铁行业的碳达峰、降碳和碳中和挑战非常艰巨,我们建议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包括央企率先达峰,因为它们在人力资源、技术、装备、管理等方面具备相对良好的基础,要比众多民营企业在碳达峰、碳减排方面具备优势。关键还是认识问题,中小型民营企业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认识确实需要厘清提高。如果认识不到位,又怎么能够落实到位?我认为,碳达峰、碳中和对中小型企业挑战很大。

针对碳达峰、降碳和碳中和之后会如何促进行业发展,特别是企业组织结构方面会发生什么改变,从目前来理解,碳达峰之后的降碳和碳中和一定会使钢铁行业产生深刻的巨大变化。因为在传统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之后,就需要技术革命措施和工艺流程的改变,这恰恰是很多中小型企业不具备的。因此,应鼓励通过技术进步、通过低碳转型促进钢铁行业组织结构的更好调整。如果在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实现不了的情况下,那么地方政府一定会首先限制碳排放量大、又不能快速降碳或者为碳中和创造条件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使那些不具备条件的企业离开市场。今后,通过碳排放权和碳总量控制,将会促进社会进步、促进行业进步、促进企业进步。

Q:目前各省市碳市场纳入钢铁企业的情况怎么样?交易情况怎么样?您觉得钢铁企业被纳入碳市场有哪些意义?钢铁行业有没有碳排放核算和碳足迹计算的方法?

李新创: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未来,应通过市场化手段来促进碳达峰、碳减排和碳中和,因此碳交易就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和措施。为了开展碳交易,国家在7个省市已经开展了试点工作,其中已参与碳交易试点的钢铁企业覆盖约1/7的全国粗钢产量。通过这些实践,将为下一步钢铁行业全面开展碳交易探索和积累经验。从目前来讲,参与碳交易的这些企业,它们的认识和发展意识要比非试点地区的企业更加健全,可见这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之所以鼓励积极开展碳交易,是因为:第一,目前从国外和国内试点来看,碳交易市场确实会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创造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将会促进整个行业按照市场发展方向往前走。第二,通过碳市场,会让在碳达峰、降碳方面有竞争力的企业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将促进更好的资源向优质企业流动,同时也会促进低碳技术的快速发展,由此推动更多的低碳产业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方面快速发展。第三,通过碳交易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金融手段,这也是非常有效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碳排放核算方法就非常重要。对钢铁行业来讲,碳排放核算至少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燃料燃烧排放,包括焦炭、煤等直接的化石能源消耗。二是生产过程排放,比如采用一些含碳原料,同样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三是间接排放,例如购电用电等隐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这部分排放实际发生在电力行业。四是以钢铁行业副产煤气为原料生产的其他固碳产品。

目前国家标准是整体核算碳排放的总体标准,但是不能有效反映钢铁行业各个工序环节的碳排放数量、成本和标准。因此,碳排放核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最近我们也在建立钢铁行业各个工序的碳排放核算办法,这将有助于钢铁行业今后更高水平、更加科学地判断如何降碳。

Q:现在钢铁行业碳交易情况怎么样?

李新创:国家正在推动电力行业率先开展碳交易,目前还没有正式将钢铁行业纳入碳市场。我们鼓励钢铁行业积极参与,只有全行业纳入碳交易市场,才能够促进整个行业、所有企业快速行动。

最新相关

独家!沈彬谈沙钢50年发展采访实录

编者按今年是沙钢成立50周年。50年,是历史长河的一瞬,但对于沙钢而言,这是一段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于整个钢铁行业而言,也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壮大,在筚路蓝缕中前行的时...

4月份动力煤采购成本环比微增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标挖潜"办公室4月份,在"对标挖潜"企业主要原燃材料采购成本中,除动力煤采购成本环比微增外,其他品种环比均减少,其中炼焦煤、喷吹煤、国产铁精矿、进口块矿环比降幅较大。1...

9月上旬钢材社会库存环比上升4.2%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9月上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920万吨,环比增加32万吨,上升4.2%,库存持续上升;比今年初增加261万吨,上升39.6%;比上年同期增加36万吨,上升4.1%,库存同比...

控产是"金九"钢市"减压"关键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贾林海"8月份,国内钢材价格涨跌互现。进入9月份,钢材市场仍有下行压力,只有钢铁企业积极控产或宏观利好政策加码,才有望出现反弹表现。"日前,上海钢联首席分析师汪建华在一场...

服贸会上的人机共生进行曲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樊三彩 报道/摄影"它真的能跟我一起玩石头剪刀布!但为什么它总是能赢?""是我们的3代'灵巧手'在'作弊',它依靠旁边的摄像头先看到对方的动作再出拳,但是因为反应速度小于50毫...

制氢、储氢,全球"拾慧"

近日,乌拉圭公布首个绿氢工厂项目计划,该工厂将耗资3800万美元,位于乌拉圭西南部里奥内格罗省首府弗雷本托斯市,预计于2026年开始运营。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8000块太阳能电池板、1个每小时可生...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熊余平 徐可可 报道面对当前严峻形势,钢铁产业链企业如何破局,找到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10月30日,以"破局·行动·实战"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钢铁流通促进大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