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十年不改初心路 不负壮志写华年--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建龙西钢炼铁厂生产科长于海龙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郭小燕通讯员马卫兵报道

图为于海龙。(郭小燕供图)

“学做鲲鹏飞万里,不做燕雀恋子巢。”这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建龙西钢炼铁厂生产科长于海龙进建龙西钢炼铁厂之初写在学习笔记封面上的一句话。于海龙用顽强的意志和勤学苦练经受住了时间与火的严峻考验,守着高炉一干就是10年,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钢铁。

2012年7月份,于海龙毕业于辽宁科技大学冶金技术专业,同年11月份回到家乡进入西林钢铁集团。

初出校门意气风发的于海龙进厂后立刻便被高炉深深吸引,深深地热爱上了这个炽热但充满了热情的岗位。当得知在高炉生产中还有很多瓶颈难题难以突破时,他主动申请到高炉一线做一名瓦斯工,全面接触高炉生产作业线,立志要用自己所学解决制约高炉生产的诸多难题。

为了尽快熟悉生产作业线,于海龙通宵达旦钻研摸索怎样才能将理论与生产实际完美契合。刻苦钻研终于结果,于海龙自身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在生产工艺操作上也得到了创新性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于海龙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称赞。

在担任高炉工长期间,于海龙参与修订《高炉生产作业指导书》,为高炉及高炉辅助岗位标准化作业提供了有力依据,有效规范了作业行为,保证了5号高炉长期稳定顺行。于海龙一直秉持细致的工作态度,数次避免高炉炉况失常。2015年,他荣获西林钢铁“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2016年,他荣获“西林钢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2016年7月份,企业进入了最为艰难的生产经营阶段,岗位员工严重不足,员工消极怠工情绪严重。在这艰难时刻,不到30岁的于海龙临危受命任5号高炉工段长,组织高炉的复产开炉工作。他对高炉炉况、员工队伍状态、现场作业条件进行了周密的研判,在开炉初期及时调整高炉操作方针。开炉前期和开炉后,他日夜跟班指导高炉作业,有效沟通外围工作,最累的活他总是抢在前面干,有时一天睡眠不足3小时,饭总是在最后吃,每次当他拿起盒饭时都是凉透的。因为经常轮铁锤、挥钎子,尽管戴着手套,他的手心里也经常都是血泡。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他设计制作了铁口富氧装置,解决了数天铁口无法打开的难题。同时,员工们在他的感染下,干劲高涨,再一次实现了高炉安全开炉并快速达产达效。

在此期间,于海龙大胆尝试外地企业高炉操作新方法,有效提高了生铁产量,并将成果进行总结形成文字,多次在冶金专业类杂志上发表。其中,2017年他在全国低成本炼铁技术研讨活动中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并被授予黑龙江省伊春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2018年8月份,于海龙又调往6号高炉工段任段长。立足高炉提产降耗课题,他总结出有害元素控制与应对系统方案,保证了高炉长期稳定顺行。同时,他对生产实践进行总结并撰写相关论文,在冶金专业期刊发表,获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

于海龙紧跟行业技术前沿,带领专业团队提升高炉炼铁的综合水平提升。于海龙带领的团队多次打破黑龙江省1000立方米高炉日产铁水产量纪录,获得建龙西钢“优秀二级单位”称号。2019年,他带领团队获得伊春市工人先锋号称号,个人荣获2019年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

2021年,随着钢铁企业更高的环保要求,要想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搞好环保工作,可谓是困难重重。于海龙面对这一情况,没有抱怨更没有放弃,而是全身心投入到新的专业之中。

为了给基层工人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于海龙根据高炉生产情况制订了一系列科学、严谨的环保操作规程和环保应急措施,对新建除尘项目和在运行除尘设备改造工程进行梳理,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自己钻进除尘现场查找问题,并进行分析,探讨、调研解决问题的方法。仅仅1年的时间,他就实现了180平方米烧结机脱硫项目的投产,高炉炉前出铁场除尘改造工程如期投用。与此同时,他又提出了钢铁厂固废自循环利用的课题,目前,高炉混喷除尘灰等项目均已完工。

“鹏鸟将图南,彼何畏荆棘。我将用满腔的热情为企业创造出更优秀的业绩。”于海龙目光坚毅,话语掷地有声。

最新相关

4月份动力煤采购成本环比微增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标挖潜"办公室4月份,在"对标挖潜"企业主要原燃材料采购成本中,除动力煤采购成本环比微增外,其他品种环比均减少,其中炼焦煤、喷吹煤、国产铁精矿、进口块矿环比降幅较大。1...

9月上旬钢材社会库存环比上升4.2%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9月上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920万吨,环比增加32万吨,上升4.2%,库存持续上升;比今年初增加261万吨,上升39.6%;比上年同期增加36万吨,上升4.1%,库存同比...

控产是"金九"钢市"减压"关键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贾林海"8月份,国内钢材价格涨跌互现。进入9月份,钢材市场仍有下行压力,只有钢铁企业积极控产或宏观利好政策加码,才有望出现反弹表现。"日前,上海钢联首席分析师汪建华在一场...

服贸会上的人机共生进行曲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樊三彩 报道/摄影"它真的能跟我一起玩石头剪刀布!但为什么它总是能赢?""是我们的3代'灵巧手'在'作弊',它依靠旁边的摄像头先看到对方的动作再出拳,但是因为反应速度小于50毫...

制氢、储氢,全球"拾慧"

近日,乌拉圭公布首个绿氢工厂项目计划,该工厂将耗资3800万美元,位于乌拉圭西南部里奥内格罗省首府弗雷本托斯市,预计于2026年开始运营。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8000块太阳能电池板、1个每小时可生...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熊余平 徐可可 报道面对当前严峻形势,钢铁产业链企业如何破局,找到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10月30日,以"破局·行动·实战"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钢铁流通促进大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