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奋力书写冬奥服务保障优异答卷--记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首钢园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王志报道日前,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的评审工作已完成。首钢园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以下简称首钢冬训中心)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图为首钢园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成员合影。(首钢新闻中心供图)

“很荣幸首钢冬训中心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感谢中华全国总工会给予我们的荣誉和肯定。”首钢园运动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钢冬训中心团队负责人郭晓民满怀感动地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首都的碧水蓝天,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钢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搬迁、大调整。2010年,首钢北京厂区全面停产,留下了成片的工业遗存伫立在石景山下、永定河畔。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首钢北京园区被冬奥组委选择作为办公地。2016年,首钢将工业生产时期的筒仓、料仓改造为办公区,冬奥组委入住园区办公,首钢园开启了转型发展的新征程。2018年,首钢将原电力厂的精煤车间改造为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壶、冰球四块符合奥运标准的冰场,国家冰上运动员先后到首钢园区训练。2019年,冬奥会正式比赛场馆、世界首例永久保留的滑雪大跳台建成。从夏奥会到冬奥会,百年首钢与奥林匹克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

首钢园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运营管理团队就是在服务保障国家队和冬奥会中诞生的。2018年6月份,随着国家队到首钢驻训,第一批首钢转型职工从学习制冰技术开始,踏上了服务保障冬奥的新征程。首钢冬训中心共有员工30多名,同时还管理协调100余名物业人员和餐饮团队。团队中有制冰师12人,大部分由首钢工人转型转岗而来,他们从“火”到“冰”的转型,既是个人职业生涯的一次岗位转换,又是首钢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他们从没有见过冰场的“小白”成长为国家队制冰师,通过不懈努力,刻苦钻研,创出了首钢制冰技术品牌,刘博强、刘永亮等明星制冰师还走向了冬奥赛场为冬奥服务。

四年来,首钢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备战冬奥会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他们从制作第一块冰面做起,逐渐掌握了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壶、冰球4个冰场的制冰和维护方法。为了确保冰场的稳定性,他们实行24小时倒班作业。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他们对训练基地实行封闭管理。进入冬奥会冲刺阶段后,他们全力打造冬奥保障大本营新标杆,在闭环管控、冰上训练、大跳台赛事举办、住宿餐饮等方面从严从细从实落实各项工作方案。一是加强训练综合保障,对国家队“吃住训行”、安保、防疫、消杀实行一体化管理;强化冰场维护,确保冰面“硬度、厚度、平整度、温度、湿度”五度达到奥运标准。二是落实国家队出国比赛回归后的训练保障方案,安排场馆保障人员随队伍一同封闭管理,确保隔离、训练两不误。三是出色保障了花样滑冰队单人项目冬奥选拔赛、中国冰壶精英赛暨冬奥会选拔赛、短道队冬奥选拔赛。四是组织制订《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首钢集团运行保障工作方案》,编制《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首钢服务保障工作手册》,精细化部署冬奥保障工作,圆满完成“首钢滑雪大跳台综合演练”、国际雪联考察、赛前造雪等重要任务。五是冬奥会赛事期间,抽调22名骨干服务国家队参赛、冬奥会办赛工作,团队兵分四路,分别参加首钢冬训中心国家队训练保障、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运行团队、首都体育馆制冰服务、国家游泳中心冰壶制冰保障,其中有17人到闭环内工作。大家在春节期间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各自领域拼搏奉献,为冬奥会的圆满举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团队的付出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从首钢冬训中心走向赛场的短道速滑国家队为中国代表团摘取了首金,并荣获2金1银1铜的好成绩,捍卫了“王牌之师”的荣耀;花样滑冰国家队隋文静/韩聪“葱桶组合”压轴出场,以一己之力“单挑”俄罗斯“套娃”军团,获得双人滑奥运金牌,圆梦冬奥;冰壶国家队努力拼搏,收获了国际比赛经验,为“弯道超车”奠定了基础;女子冰球队不辱使命,实现了时隔12年后再度回到冬奥赛场的梦想。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国选手谷爱凌“凌空傲雪”夺得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金牌;小将苏翊鸣“一鸣惊人”赢得了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北京冬奥会中国获得的9枚金牌中有5枚与首钢有关,既是中国冰雪健儿的荣耀,又是首钢冬训中心的骄傲与自豪!全国工人先锋号的殊荣,也是对首钢冬训中心运营管理团队1400多个日夜兢兢业业保障国家队、服务冬奥会的充分肯定。

“我们将倍加珍惜这份荣誉,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在‘后冬奥时代’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全力谋划好冬奥场馆利用工作,把首钢园打造成面向未来、面向年轻人、面向国际化的活力空间和发展热土,为建设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为体育强国、全民健身事业做出新的贡献!”郭晓民说道。

最新相关

独家!沈彬谈沙钢50年发展采访实录

编者按今年是沙钢成立50周年。50年,是历史长河的一瞬,但对于沙钢而言,这是一段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于整个钢铁行业而言,也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壮大,在筚路蓝缕中前行的时...

4月份动力煤采购成本环比微增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标挖潜"办公室4月份,在"对标挖潜"企业主要原燃材料采购成本中,除动力煤采购成本环比微增外,其他品种环比均减少,其中炼焦煤、喷吹煤、国产铁精矿、进口块矿环比降幅较大。1...

9月上旬钢材社会库存环比上升4.2%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9月上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920万吨,环比增加32万吨,上升4.2%,库存持续上升;比今年初增加261万吨,上升39.6%;比上年同期增加36万吨,上升4.1%,库存同比...

控产是"金九"钢市"减压"关键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贾林海"8月份,国内钢材价格涨跌互现。进入9月份,钢材市场仍有下行压力,只有钢铁企业积极控产或宏观利好政策加码,才有望出现反弹表现。"日前,上海钢联首席分析师汪建华在一场...

服贸会上的人机共生进行曲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樊三彩 报道/摄影"它真的能跟我一起玩石头剪刀布!但为什么它总是能赢?""是我们的3代'灵巧手'在'作弊',它依靠旁边的摄像头先看到对方的动作再出拳,但是因为反应速度小于50毫...

制氢、储氢,全球"拾慧"

近日,乌拉圭公布首个绿氢工厂项目计划,该工厂将耗资3800万美元,位于乌拉圭西南部里奥内格罗省首府弗雷本托斯市,预计于2026年开始运营。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8000块太阳能电池板、1个每小时可生...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熊余平 徐可可 报道面对当前严峻形势,钢铁产业链企业如何破局,找到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10月30日,以"破局·行动·实战"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钢铁流通促进大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