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重大水利工程刷新进度条 国家水网加快构建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京杭大运河近日实现全线水流贯通。这是继2022年经补水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后,京杭大运河再次全线通水,将进一步发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综合效益,持续推进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据介绍,京杭大运河此次补水综合考虑各补水水源条件,结合沿线春灌需求,自2023年3月1日开始实施,较2022年提前了1个半月,计划5月底完成,并根据水源来水情况尽量延长全线贯通时长。此次补水有六条路径,包括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工程水等。

近期,各地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推进,在推进水网规划建设、完善区域水资源配置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3月29日,四川省成都市三坝水库工程在大邑县正式开工建设。工程任务以城乡供水、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是2023年水利部重点推进的全国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三坝水库建成后可进一步优化调配水资源,解决成都市大邑县东南集中区缺水的问题,以及江河灌区灌溉供水的需要。

3月27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右岸第三台机组(3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大藤峡工程是珠江流域控制性枢纽,集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灌溉等综合效益于一体。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流域防洪安全的重要保障、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的重要节点,在提高流域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加快建设国家水网,完善水资源调配格局是水利工作的重点任务。2022年,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进展,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893亿元,比2021年增长43.8%,迈上万亿元台阶。其中,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开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实现关键节点目标,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加快形成。

水利部表示,2023年,将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建设“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着力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效益。

其中,在加快建设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方面,将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中线引江补汉和防洪安全保障工程建设,积极推动东线二期工程立项建设。

同时,推进重点区域水网规划建设。完善区域水资源配置体系,推进吉林大水网、甘肃白龙江引水等重大引调水工程前期工作,增强流域间、区域间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推进水源调蓄工程建设,加快浙江开化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力争开工广西长塘等水库工程,增加区域水网水资源储备能力和调控能力。

最新相关

山西推进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

7月16日,山西省开发区2021年第三次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步举行。本次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共签约项目506个,开工项目459个,投产项目265个,涵盖...

北京上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加快建设

今年以来,北京市上下围绕"一个开局""两件大事""三项任务",突出抓新开、抓续建、抓增量、抓储备"四抓"工作路径,紧扣落好"五子"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改革、优服务,上半年北京市投资运行稳中有进...

发改委: 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称能耗双控)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十三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能耗双...

两部门联合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

为切实保障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能源保供稳价措施落实落地、取得成效,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联合派出督导组,赴相关重点省份和企业、港口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督导工作以现场督导为主,...

安徽工商业用户试行季节性尖峰电价

各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宣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电价改革,运用价格杠杆引导电力用户积极参与电力需求响应,挖掘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