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解痛点破瓶颈 工业互联网激活"数"动力

今年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经济参考报》记者从6月15日举行的2023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获悉,工信部将研究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新阶段发展顶层设计;着力破解制约工业互联网规模推广的痛点难点,增强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供给能力,打通数实融合发展瓶颈。

电子看板监测显示车间运行情况、实时数据为生产线任务派发和维护排期提供依据、“黑灯工厂”24小时不间歇运转……当下,这样的生产场景越来越多地在工业企业里出现。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当天介绍,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经超过1.2万亿元,打造了“5G+工业互联网”、5G工厂等中国品牌。

看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顶级节点为中心的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二级节点实现31省(区、市)全覆盖,服务企业超过26万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家,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达到28家,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加快建设。

看产业投融资活力——大会期间,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投融资报告(2022年)》显示,工业互联网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量价”齐升。截至2023年5月底,相关上市企业总数已经接近280家,“5G+工业互联网”、工业自动化软硬件、工业机器人成为热点赛道。

看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我们协同推进‘5G+工业互联网’,推动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质检等一大批典型场景在千行百业落地,推动5G应用加速由生产辅助环节向核心环节延伸,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发展成效显著。”张云明说。

不过,促进工业互联网规模发展,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仍面临一些难点和挑战。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认为,我国工业化进程起步相对较晚,企业在工业机理、工艺流程、模型方法等知识积累总体仍较薄弱,工业软件、控制系统、高端传感等存在短板。同时,工业互联网在各行业的融合应用范围与深度不一,需要通过实践解决标准化方案与个性化需求矛盾,规模化释放其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引领作用。

“工业互联网本身具有跨界融合属性,相应制度、标准和安全体系不仅需要超前布局,还要加强跨部门、跨系统协同力度。”余晓晖说。

针对发展中的难点,多方将进一步展开部署,加快关键技术领域创新,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

记者从会上获悉,工信部将立足新形势,优化完善新时期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政策体系,研究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要加大部省协同、强化政策联动,加强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支持力度,持续优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张云明说。

“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制约工业互联网规模推广的痛点难点。”张云明同时表示,将聚焦关键技术、互联互通、数据应用等关键领域,下大功夫攻坚克难,加快构建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品体系,统筹推进补短板、锻长板、树新板,不断增强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供给能力。

企业是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的关键力量。中国移动副总经理赵大春说,中国移动深度融合云网资源,贯通数据传输、存储、运算全环节,建强工业应用数智底座,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超2.3万个5G行业应用案例。未来将持续发力5G、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千兆光网与工业现场网的融合,探索工业元宇宙、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的落地。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洁说,航天科工面向全社会提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服务,先后实施航空、航天、电子、机械、能源等十多个行业、2000余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助力生产模式数字化转型。下一步将持续深化航天云网平台建设,统筹突破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和产品。

余晓晖认为,5G、AI大模型、数字孪生技术融入将为工业互联网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范围由行业龙头向中小企业快速普及、由外围辅助环节向核心生产环节不断演进,带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应用向价值链两端延伸,未来几年会是工业互联网深度应用和规模化发展的阶段。

最新相关

山西推进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

7月16日,山西省开发区2021年第三次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步举行。本次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共签约项目506个,开工项目459个,投产项目265个,涵盖...

北京上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加快建设

今年以来,北京市上下围绕"一个开局""两件大事""三项任务",突出抓新开、抓续建、抓增量、抓储备"四抓"工作路径,紧扣落好"五子"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改革、优服务,上半年北京市投资运行稳中有进...

发改委: 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称能耗双控)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十三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能耗双...

两部门联合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

为切实保障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能源保供稳价措施落实落地、取得成效,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联合派出督导组,赴相关重点省份和企业、港口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督导工作以现场督导为主,...

安徽工商业用户试行季节性尖峰电价

各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宣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电价改革,运用价格杠杆引导电力用户积极参与电力需求响应,挖掘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