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山东新能源、新型储能规模均位居全国第一

10月19日,记者从2023中国(山东)储能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获悉,截至今年9月底,山东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达8414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达333万千瓦,二者规模均位居全国第一,山东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加速推进。

山东海陆风光资源富足,新能源发展迅猛。截至目前,山东光伏、风电装机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五,山东电网成为新能源装机规模最大的省级电网。与此同时,山东电网已建成“五交三直一环网”国内最大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特高压变电站数量全国最多,接受外电能力3250万千瓦以上,为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储能,作为新能源的“稳定器”,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山东储能发展迈入规模化、市场化的快车道,截至目前,山东新型储能中,电化学储能装机332万千瓦、压缩空气储能1万千瓦。今年1-9月份,山东新型储能电站最大充电功率193.4万千瓦、累计充电量5亿千瓦时,为新能源消纳作出积极贡献。

“我们将聚焦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平台枢纽作用,助力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的山东示范。”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董事长王志伟说,要打造“清洁低碳”的山东示范,积极服务山东清洁能源“五大基地”电力送出、分布式光伏发展和新能源并网,推进能效服务;打造“安全充裕”的山东示范,深入开展安全稳定研究,加快各级电网建设,提升安全运行水平;打造“经济高效”的山东示范,深化电力市场改革,配合完善电价政策体系,全力推动储能规模化发展;打造“供需协同”的山东示范,超前做好电力供需分析,积极支持省内支撑电源发展,推动构建多元供给格局,充分释放需求侧潜力;打造“灵活智能”的山东示范,加快提升系统数字化、网络化和智慧化水平,推动源网荷储协调发展。

据悉,山东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未来将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21到2035年,能源电力碳排放达峰,非化石能源逐步占据装机和电量主体地位,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第二阶段是2036到2060年,能源电力碳排放较快下降,新能源逐步成为电力电量供应主体,新型电力系统逐渐成熟。

最新相关

山西推进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

7月16日,山西省开发区2021年第三次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步举行。本次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共签约项目506个,开工项目459个,投产项目265个,涵盖...

北京上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加快建设

今年以来,北京市上下围绕"一个开局""两件大事""三项任务",突出抓新开、抓续建、抓增量、抓储备"四抓"工作路径,紧扣落好"五子"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改革、优服务,上半年北京市投资运行稳中有进...

发改委: 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称能耗双控)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十三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能耗双...

两部门联合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

为切实保障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能源保供稳价措施落实落地、取得成效,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联合派出督导组,赴相关重点省份和企业、港口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督导工作以现场督导为主,...

安徽工商业用户试行季节性尖峰电价

各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宣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电价改革,运用价格杠杆引导电力用户积极参与电力需求响应,挖掘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