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上市公司积聚创新动能

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和专利数量同比均快速上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不断增加,盈利水平不断提高……透过A股4000多家上市公司日前亮出的“成绩单”可看出,作为市场主体的上市公司正跑出创新“加速度”,积聚更多经济发展新动能。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作为支持实体企业创新的重要阵地,以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为代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未来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不吝研发投入创新成果频出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约1.31万亿元,同比增长23.53%。其中,1573家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5%,1719家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超亿元,1916家公司连续三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公司近年来的研发重点聚焦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方面,公司将以三元高镍体系、三元高电压、硅碳体系及大圆柱电动车用电池电解液,镍锰二元5V电解液开发,快充、启停电池作为电解液未来研发重点。”天赐材料投资者关系经理杨凌杰告诉记者。年报显示,天赐材料2021年研发投入3.78亿元,同比增长124.63%。

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结出一系列创新成果。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专利数量从2020年末的122.70万件增加至2021年的145.05万件,增加了18.22%。按板块来看,创业板公司专利数量同比增加了30.14%,科创板公司专利数量同比增加了29.87%。

“对于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有助于其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付立春表示,“实体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处于持续性增长状态。23.53%这个比例,至少说明在现阶段,企业对于研发投入非常重视,整体力度也比较大。”

科技创新类上市公司增加

记者从沪深北三交易所获悉,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阵地”,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分别由2020年的268家、947家,增长至2021年的420家、1142家。于去年11月正式开市的北交所,目前共有89家上市公司。

重点板块积聚效应凸显:以科创板上市公司为例,目前,科创板集成电路领域公司总数达55家,占A股同类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总数93家,成为全球主要上市地。在创业板,医药生物产业三成以上上市公司、通信产业四成以上上市公司在此云集。

上述新兴产业在一级市场也是资本追逐的热点领域。据毕马威统计,2021年中国VC/PE市场投资规模位列前三的行业分别是医疗健康、IT及信息化、互联网,分别占比19%、16%、12%。“资本未来将更加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制造业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毕马威中国私募股权行业联席主管合伙人吴福昌表示。

作为前期投入较多、回报期限较长的科技类企业,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在登陆资本市场后实现扭亏为盈。以科创板为例,38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中,14家公司在2021年实现扭亏为盈。

支持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更有作为

“尽管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需要全社会发力实现稳增长的预期目标,而加快培育新动能使其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相当重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日前表示,上市公司也要不断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利用好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各类工具,坚持守正创新,切实增强科技“含量”,成为原始创新和新兴技术的重要发源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间接融资的风险规避、回收期短、成本高及重抵押担保的特征与创新经济高风险、高成长、高收益、高波动的特征并不完全适应。资本市场,尤其是股权融资资金量大、风险承受能力强且无需偿还等特征更能适应创新活动需要。

截至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已形成了沪深北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协同互补、错位发展、互联互通的格局。尤其是北交所的开市,成为完善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一环,也为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再度画上重要一笔。

付立春表示,北交所主要服务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现在正在快速发展中。北交所的成立将会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更大的支持,除了支持上市之外,也会发挥再融资等更多基础性作用。

梁斯进一步表示,未来应加快推动注册制改革,明确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各个环节的市场功能,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此外,强化各板块与区域股权市场、地方高科技产业园及金融机构等的对接和合作,提高对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筛选和甄别能力,支持更多具有市场前景、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最新相关

山西推进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

7月16日,山西省开发区2021年第三次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步举行。本次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共签约项目506个,开工项目459个,投产项目265个,涵盖...

北京上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加快建设

今年以来,北京市上下围绕"一个开局""两件大事""三项任务",突出抓新开、抓续建、抓增量、抓储备"四抓"工作路径,紧扣落好"五子"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改革、优服务,上半年北京市投资运行稳中有进...

发改委: 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称能耗双控)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十三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能耗双...

两部门联合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

为切实保障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能源保供稳价措施落实落地、取得成效,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联合派出督导组,赴相关重点省份和企业、港口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督导工作以现场督导为主,...

安徽工商业用户试行季节性尖峰电价

各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宣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电价改革,运用价格杠杆引导电力用户积极参与电力需求响应,挖掘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