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创新产品频出 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提速

一款身高约173厘米的人形机器人,双手环抱着大会徽章,一步步走向舞台中央,将其准确地放入启动台上——这是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上的精彩一幕。这个名为“天工1.2max”的机器人系首次亮相,它与现场数百位与会嘉宾和观众一同见证大会开幕。

8月21日至25日举办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27款人形机器人集中亮相,数量创历届之最。《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会场获悉,多方正瞄准人形机器人新赛道,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面向汽车制造、医疗、家政等领域,加快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

稳定通过沙地、碎石、楼梯、斜坡等常见环境;模仿人类的跳舞、鞠躬等动作;接到语音指令后,可以完成一整套抓取和放下的动作……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具身智能负责人车正平告诉记者,最新一代“天工”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大脑”等方面得到了升级,提升了机器人意图识别、任务分发以及多模态的场景理解能力。“这意味着机器人可以理解人类指令,可以拆解相关任务并帮助人类完成工作。”

这是人形机器人持续创新升级的缩影。展区内,从“双臂”“手指”灵活协同操作,到“双脚”在复杂地形行走,再到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大脑”,多个企业和地方机器人创新中心纷纷亮出“绝活”。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人形机器人的重点并不在“人形”,更多地体现为芯片、传感器、软件、人工智能、通信、机械、材料等诸多前沿技术综合应用的集合。

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其中包括,基于神经网络、图语法、进化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人形机器人将能够根据场景和任务需求,自动构建腿足、手臂、躯干等模块,实现形态和控制的协同优化。

创新活力有望带动机器人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

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不少企业也加快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

展区内,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走”到一辆汽车旁,随即转动“手中”的检测仪,检测汽车轮胎制造是否达标,十几秒钟后,数据结果就出现在屏幕上。“其检测范围可覆盖车身360度和0.5米以下的低矮区域,实现毫米级检测。”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这款机器人已经走进真实的汽车制造环境,在吉利汽车、一汽红旗、奥迪一汽等多家汽车工厂进行车间实训。

此外,特斯拉计划在明年开始小批量生产人形机器人,预计特斯拉工厂明年将部署超过一千个人形机器人协助人类工作;宇树科技表示,已与蔚来等车企合作,部署了人形机器人进厂做搬运工作……近期不少国内外企业宣布新进展,加快人型机器人的场景应用。

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高超认为,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化转化的关键时期。“人形机器人更擅长与人类交互,处理复杂多样的工作任务,有望率先在工业领域实现示范应用,并将在成熟度较高后在民生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

业界的积极探索离不开一系列支持举措的持续发力。工信部2023年10月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按照谋划三年、展望五年的时间安排,对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作了战略部署,提出拓展场景应用,包括“聚焦3C、汽车等制造业重点领域,提升人形机器人工具操作与任务执行能力”“拓展人形机器人在医疗、家政等民生领域服务应用”等。

浙江、广东、北京、成都等多地围绕建立创新中心、搭建开源平台共享成果、集中攻关底层技术等多个环节加速推进,同时谋划一批特色强的应用场景,推动产品产业化发展。

“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需要以应用驱动研究。未来应以产业化思维整合现有资源,支撑企业技术和产品的快速迭代,提高人形机器人产品成熟度,拓展商业化应用场景。”高超说。

最新相关

山西推进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

7月16日,山西省开发区2021年第三次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步举行。本次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共签约项目506个,开工项目459个,投产项目265个,涵盖...

北京上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加快建设

今年以来,北京市上下围绕"一个开局""两件大事""三项任务",突出抓新开、抓续建、抓增量、抓储备"四抓"工作路径,紧扣落好"五子"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改革、优服务,上半年北京市投资运行稳中有进...

发改委: 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称能耗双控)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十三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能耗双...

两部门联合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

为切实保障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能源保供稳价措施落实落地、取得成效,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联合派出督导组,赴相关重点省份和企业、港口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督导工作以现场督导为主,...

安徽工商业用户试行季节性尖峰电价

各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宣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电价改革,运用价格杠杆引导电力用户积极参与电力需求响应,挖掘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