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新能源布局加速落子 风电光伏建设正酣

一边是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公司上半年业绩亮眼,频频亮出扩产计划,一边是众多企业纷纷跨界入场。这些火热景象的背后是今年我国新能源布局加速落子。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国多个新能源大基地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其中第三批大型风光电基地项目正在谋划。未来,消纳、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机制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也为经济增长和“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新动力。

业绩亮眼多方入场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已有44家光伏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业绩,34家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七成。其中,13家公司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00%以上。

企业盈利强劲,光伏产业链投资火热。隆基绿能近日公告,拟107.5亿元投资建设鄂尔多斯年产46GW单晶硅棒和硅片项目;拟25.2亿元投资建设芜湖年产10GW单晶组件项目。

特变电工、上机数控、海源复材、晶澳科技等上市公司此前也纷纷宣布扩产计划,增加现有产业规模的同时,加速向上下游产业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公司发力产业链布局的同时,众多跨界企业加快入场。

例如,“三桶油”不约而同地把发展新能源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石油董事长戴厚良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公司新能源发展速度要快于预期,到2035年左右,油、气、新能源业务将实现“三分天下”。

中国海油表示将充分利用自身海洋优势,促进油气业务和新能源业务融合发展,加速发展海上风电,择优发展陆上风光。中国石化正在推进“千站光伏推广计划”,目标是到“十四五”末在全国有7000座销售终端能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

大基地建设加速落地

光伏、风电等赛道火热的背后,是今年以来新能源布局加速落子。

光照资源丰富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宁夏第一批大型光伏基地的主要布局点。在这里,宁夏电力投资集团公司20万千瓦的光伏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预计年底建成投产。

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型风光电基地开发建设是“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上透露,目前第一批基地已经全部开工建设,装机规模9705万千瓦。第二批基地项目清单已经印发,正在抓紧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第三批基地项目也在组织谋划。

与此同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确定的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两大水风光综合开发基地及五大海上风电基地集群也正抓紧推进实施方案编制。

李创军介绍说,云贵川、藏东南等两大水风光综合开发基地预计新增光伏发电、风电装机4000万千瓦左右。五大海上风电基地集群预计新增并网海上风电超过2000万千瓦,新增开工规模4000万千瓦左右。而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中,黄河几字弯可再生能源基地预计新增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超过5000万千瓦,松辽可再生能源基地新增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近3000万千瓦。

各类大基地建设的推进带动我国新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1.9亿千瓦,同比增长14.7%。其中,风电3.4亿千瓦,同比增长17.2%。太阳能发电3.4亿千瓦,同比增长26.7%。1至7月份,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773亿元,同比增长304.0%。

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业内普遍认为,“十四五”“十五五”时期风电、太阳能发电的新增装机有望远超规划目标。

精准施策破解难题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既要实现大规模的开发,同时也要高水平的消纳,保证整个电力的安全可靠供应。”李创军称。

从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8月30日发布的《2022年7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来看,今年1-7月全国风电利用率达96.1%,光伏利用率达97.9%。其中,蒙西、蒙东风电利用率降到90%以下,弃风弃光有所抬头。

业内人士建议,加快构建国家级、大规模、高比例、安全可靠的新能源供给消纳“新体系”,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认为,要建设特高压输电,加大“西电东送”,同时推动“智慧电网”“储能+新能源”来平抑风光电的间歇性以及水电的季节性。最后也不能忽略火电仍然起着支撑和兜底的作用。

李创军透露,在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同时,将建立健全绿色能源消费机制,近期正在起草完善绿色电力证书制度,今后绿色电力证书将成为消费可再生能源主要的依据和证明,也是扩大可再生能源消纳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部署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近期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促进新能源发展。

李创军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可再生能源土地和环境的支持保障,出台可再生能源空间布局专项规划。并且,加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力度,研究完善深远海风电、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对于碳达峰有重要作用的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此外,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金融体系,开展水电、风电、太阳能、抽水蓄能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试点。鼓励社会资本设立投资基金,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最新相关

山西推进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

7月16日,山西省开发区2021年第三次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步举行。本次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共签约项目506个,开工项目459个,投产项目265个,涵盖...

北京上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加快建设

今年以来,北京市上下围绕"一个开局""两件大事""三项任务",突出抓新开、抓续建、抓增量、抓储备"四抓"工作路径,紧扣落好"五子"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改革、优服务,上半年北京市投资运行稳中有进...

发改委: 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称能耗双控)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十三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能耗双...

两部门联合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

为切实保障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能源保供稳价措施落实落地、取得成效,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联合派出督导组,赴相关重点省份和企业、港口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督导工作以现场督导为主,...

安徽工商业用户试行季节性尖峰电价

各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宣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电价改革,运用价格杠杆引导电力用户积极参与电力需求响应,挖掘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