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献礼百年·党建先锋|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腾飞新征程,南钢勇攀"高峰"

新征程开新局。今年第一季度,南钢实现营收463.82亿元,同比增长31.13%,实现“开门红”。去年,面对疫情、汛情、原燃料价格急涨等诸多不利因素,南钢实现营收1572亿元,利润总额达48亿元,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从1958年一座年产10万吨的综合型钢厂发展成为如今总资产571亿元,正式员工9900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今日之南钢,早已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家传统钢企。

手握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现位列世界50大钢企、《财富》中国企业500强、江苏十大企业、南京市制造业榜单第一名等一张张沉甸甸的“成绩单”……是什么让南钢冲刺在前,成为国内钢铁行业转型发展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引领者?

党建为企业插上腾飞翅膀

回顾一甲子奋斗岁月,是南钢与党和新中国共成长、与新世纪同步伐、与新时代齐奋斗的历史。这棵“常青树”的成功秘诀,自然离不开党建这个关键“密码”。

党建强则企业强,党建兴则企业兴。多年来,南钢党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全方位落实新时代党的工作总要求,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奋进之路。

党建强不强,还靠“头雁”带。作为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勇立潮头、锐意改革,深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科技进步奖、江苏省抗疫先进个人、南京市市长质量奖、中国钢铁行业劳动模范、“十三五”卓越苏商等荣誉。

因钢铁报国而落成,由钢铁强国而发展。一直以来,南钢党委重视在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实现跨越发展。把党和国家战略部署作为企业使命任务的着力点,把初心和使命融入企业发展全过程,用行动践行着听党话、跟党走。

多个大国重器和重大项目工程之中的那一抹“南钢印记”,让南钢人乃至江苏人都自豪不已。

今年4月,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获评桥梁界的“诺贝尔奖”——乔治*理查德森奖,南钢是其“优秀供应商”。3月,南钢供货的石济客专济南黄河公铁两用桥,荣获2020-2021年度中国建筑行业工程最高奖——鲁班奖。

多年来,南钢将优势产品成功应用于可燃冰开采“蓝鲸一号”、第三代核电示范工程“华龙一号”、免涂装耐候钢桥——川藏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北京冬奥场馆、千岛湖引水工程、中国首制邮轮、多个液化天然气储备项目、中国高铁线路、工程机械等多项大国重器及重点工程。还成功应用于俄罗斯北极亚马尔天然气项目、卡塔尔足球世界杯体育场馆、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中俄黑河大桥等“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工程。

党建为南钢注入强劲红色动能,也为南钢插上腾飞翅膀。近年来,南钢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致力构建钢铁+新产业“双主业”相互赋能的复合产业链生态体系,助推企业“从高原向高峰攀登”,勠力打造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新标杆。

2019年,南钢党委提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初,南钢党委要求,以“党建领航、组织领先、党员领跑”的“三领工程”深入推进南钢的高质量党建形成崭新的格局。

党建强,则产业强,创新强。当前,南钢正打造“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新产业裂变”三条成长曲线,实施钢铁产业+新兴产业“双主业”发展战略,在“炼钢炉”里炼出新精彩,在转型发展中再造一个“新南钢”。

学好“必修课”激活新动力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坚持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能够不断凝聚员工群众意志,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南钢3419个党员、189个党支部、36个党组织,发挥最大“向心力”。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为进一步激发全体员工的爱党爱国爱企热情,为南钢迈向世界头部企业,建设制造强国凝聚强大力量,南钢党委开展了“奋进新时代奋斗新征程铸就新伟业”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南钢党委及班子成员专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组织南钢党工团负责人、广大党员,以及大厂街道和卸甲甸派出所在内的620多名观众,观看南京市话剧团演绎的大型红色史诗级话剧《雨花台》,创新党史学习方式,让雨花英烈精神在新时代传承发扬;通过智慧党建平台,在全公司开展“学党史、知党情、强党性”线上知识竞赛等。

开展建党百年相关庆祝活动。推进组建100家党建联盟工作;协助省紫金艺术书画院举办《格高行远——献礼建党100周年*江苏省紫金艺术书画院作品巡展》首展活动。江苏省军区原司令员于中海、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吴冬华等出席开幕式,共150人参加活动。

与此同时,南钢还举办了《向高峰攀登》公司第五届运动会开幕式,动员全体职工参与劳动竞赛,激发立足岗位、争做贡献的热情;公司团委在青年中开展《百年风华正青春》主题微团课活动,以“初心”“浴火”“奋斗”“圆梦”“旗帜”为主题,制作青年微团课视频。

在组织实施阶段,将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南钢党组织成立63周年总结表彰大会,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评选,树立典型,彰先励后;创作展演一台原创话剧,传承红色文化,讲好南钢故事,展现南钢人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掀起凝聚南钢力量、献礼建党百年的文化传播热潮。

党员张欢是南钢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他追随世界轧钢技术升级换代的步伐,在自动化领域改革创新,为南钢轧钢自动化控制水平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随着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像张欢这样的一批优秀业务“带头人”成为普通员工争相学习的楷模,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南钢上下蔚然成风。

“要让历史更好地照进现实,在读懂党史中,更好地赓续传承红色基因。”黄一新要求,要更加自觉地传承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牢记初心使命,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推动公司“十四五”时期各项战略目标落实落地。

有一种担当叫“南钢精神”

为社会提亮暖色、为行业注入暖流、为市场吹入暖风、为公众增添暖意、为员工带来暖阳……南钢身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践行者,履行社会责任、造福民生事业,事业口碑双丰收。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南钢在第一时间向社会捐赠1000万元疫情防控资金;累计向武汉市、海外用户、合作伙伴等捐赠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测温枪等防疫物资25.4万余件;员工捐款62万余元。

南钢战“疫”经营双胜利和疫情期间勇担社会责任等情况,获得“学习强国”平台等中央省市各级媒体230多次报道;南钢还获得全国钢铁行业“抗疫英雄企业”、全省“战疫最美苏企”等荣誉称号;黄一新荣获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嘱托江苏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碧水蓝天”工程,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南钢积极响应国家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号召,在江边修建生态湿地园;在高炉下,修建马拉松跑道……如今,江水倒映着厂房林立、蓝天白云,一起构成了工业旅游示范区,生产、生活、生态,在这里相得益彰。南钢《霸王山传说》还入选江北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践行社会责任方面,南钢通过特殊党费、社会公益捐赠、驻点乡村医生、助力精准扶贫等,持续进行“负责任的制造”。在技术创新、智能工厂建设、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方面全面发力,在“创新发展与质量保证”“协调发展与和谐关系”“绿色发展与低碳环保”“开放发展与诚信共赢”“共享发展与公益慈善”等多个领域全面开花,表现亮眼。

企业发展关键在人,党建工作的核心是做好“人”的工作。南钢创新打造全员合伙人制度,促进了企业与职工的共享发展,促进了创新创业创造,让广大职工真切体会到企业发展给大家带来的实惠,凝聚力进一步加强。

与此同时,南钢还进一步完善困难补助、大病救助、特困扶助、金秋助学、精准帮扶、慈善关爱等“六位一体”的职工生活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医疗休养、健康体检、生日慰问、退休关怀等工作,并成立退休职工协会,创办南钢老年大学,对全体离退休职工实行网络化服务。

黄一新表示,今后几年南钢的党建工作将以打造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标杆为目标,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为载体,推进党建工作与公司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为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

此外,还要着力推动“五个再提升”:推动思想政治建设再提升、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再提升、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再提升、推动品牌文化建设再提升、推动群团工作再提升,为南钢步入迭代腾飞新征程提供保障。

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南钢正秉承“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的企业愿景,以“挺钢铁脊梁,铸强国之基”为己任,坚持“智联价值,让工业更有力量,让制造更加美好”,聚焦“绿色、智慧、人文、高科技”四大特征,向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升级,致力打造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引领者,做世界级智能化工业脊梁。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