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空调市场的美妙开局,产能及目标高增长之下的隐忧

一个出人意料的优异开局,一种集体亢奋的行业情绪,一场三年来旺季前最丰盛的市场盛宴,空调行业已经已经很多年没有像2023年的春天这样绚烂如花姹紫嫣红。工厂出货端和终端零售层面的同比增长,似乎也正在给所有厂商提供着更充沛的向前动力。

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接二连三的投产仪式和接踵而至的商业峰会烘托出了火热的行业气氛,中国空调产业的产能在2023年的一季度达到了一个历史最高峰。只是,当所有厂商都在对未来抱有积极乐观态度的时候,市场依然匍匐在存量化周期之中。如果仔细梳理一下2022年同期的市场状况及产业在时下的内外部环境,就会发现目前的所有增长就是一个美丽的泡沫。群情激奋的大跨度跃进,也给后期埋下了隐忧。

工厂出货和零售都在增长

据了解,仅仅是2023年前一个半月,TCL空调武汉智能制造基地的产值同比就增长了21%。2月上旬笔者见到阜阳市盈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孝胜的那一天,阜阳盈田空调单天的出货量就达到了近万套,他甚至用历史上“最好的一个开局”来形容彼时的产销盛况。

没过多久即2月19日,月兔空调在马鞍山举行了经销商和供应商会议,此次峰会上的月兔空调的收款破亿元,并提出了120万套的年度产销目标。3月上旬,笔者见到了美博集团董事长余方文,他透露,美博空调2023年前两个月的收款和出货都创下了近几年以来同期的新高。3月初,飞利浦空调总裁胡文丰用“全面开花”来形容其国内市场的渠道拓展和销售状况。

与出货量高增长保持同步的是,空调内销的零售端在过去三个月也呈现出可喜的增长势头。据奥维罗盘数据显示,从2022年12月26日至2023年3月19日,家用空调线上平台的零售量同比增长了13.18%,相应的零售额增长了12.27%;线下市场尽管零售量出现了5.7%的滑坡,但是零售额出现了1.8%的同比增长幅度,线下相应的零售均价还上升了387元。

环境放开之后,无论是制造端还是流通领域,在2023年的春天都呈现出了这么多年以来非常罕见的主动出击、积极乐观的进取姿态,经销商在踊跃打款,工厂的生产线上是一片火热,这样一种盛况的背后,还有着企业对今年较高的产销预期。

产能和目标均增长

去年的12月下旬,TCL空调武汉智能制造基地就已经投产,该制造基地的产能达到了600万套,而TCL空调位于全球十大制造基地的产能受此推动达到了3000万套。

月兔空调的马鞍山制造基地(一期工程)的三条生产线投产后产能为100万套,藉此形成了马鞍山、宁化两大制造基地的整体产能突破了400万套。3月6日,乐京空调安全基地投产,该基地的设计产能为300万套。3月15日,位于共青城的中汇达召开了主题为“梦想终会达”的中汇达智能产线量产仪式暨新产品发布会,笔者从会议上了解到,这家新建制造基地的产能也在300万套左右。

产能的增长必然会驱动各个企业产销目标上行,没有足够的产销量就难以让各个新建的工厂充分释放产能。月兔提出了120万套的年度规划目标,而3月15日中汇达空调对外宣布,希望通过三年的时间,将产销规模实现翻三番,并进入行业第二阵营。

就在2023年新春之后,大型家电企业也都纷纷提出了对今年的经营预期,高质量增长成为了头部企业诉求,美的集团2022年度经营管理年会上提出了2023年的经营原则即稳定盈利、驱动增长。哪怕是国内空调市场陷入了存量化泥淖,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容忍下滑。

增长之下的隐忧

如果对比一下去年同期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就会看到今年过去三个月的增长其实并不具备可比性,去年2月份春节、3月份疫情让空调市场受到了影响,数据对比的基数较低,这种低基数效应使得往后两个月国内市场也有可能保持增长势头。

所以,无论是出货端还是零售端目前的增长并不是意味着市场基本面得到了扭转;相反,综合房地产、消费领域、出口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等等相关条件不难发现,中国空调产业的内外销两线市场都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增量红利荡然无存。

今年一季度行业内涌现出的集体亢奋情绪,给人一种整个行业都在豪赌旺季的感觉,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和经销商,自身发展命运与旺季市场的需求直接关联。去年旺季国内市场出现了井喷和断货行情,这让所有厂商看到了博弈机会,只是经过了去年旺季对需求资源的深度消化之后,今年除了去年较为平淡的华南市场,即便是夏季出现了利好气候,终端表现也未必能够达到去年的高度。如果今年旺季时期出现“凉夏”,那么这将是整个行业的一种灾难,回顾行业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这种状况是屡见不鲜。

产能极速攀升、高增长预期与市场阶段形成了明显的背离,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也被进一步激化。与此同时,以铜、铝、钢材等为代表的大宗原材料价格依然在高位盘整,制造成本的压力没有得到丝毫缓解,这也是为什么已经有多个企业发出涨价通知的原因。

也因此,供给侧产能高增长、高预期目标、高成本压力和市场需求存量化让整个空调行业进入了一个非常微妙的状态之中,一旦市场需求出现下行或旺季不热,那么短期内出现又一次的洗牌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