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多家汽车自主品牌加速"内卷"新能源插混市场

在从燃油车向电动化转型的道路上,插电混动市场的“后发优势”日渐凸显。

4月10日,乘联会发布数据,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零售量131.3万辆,同比增长22.4%。其中,插电混动车型销量为42.2万辆,同比82.6%的增长速度远高于纯电动车型,且在新能源市场上的销量占比已超过32%。

插混市场的“后来居上”,在于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安等率先在此领域布局的车企的推动,同样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品牌趋之若鹜。4月10日,东风汽车集团正式发布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模块化架构、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和东风氢舟氢动力品牌。其中,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模块化架构能够适应纯电、增程和插电式三种动力模式,该平台将推出16款车型,追求百万辆年产销规模。

4月8日,一汽集团旗下红旗发布混动平台HMP(HQ Modular Power)。“中国一汽和红旗品牌将全力以赴‘All in’新能源,抢占PHEV赛道。”中国一汽集团董事、总经理邱现东表示。根据计划,今年下半年红旗将有二款基于HMP平台的整车投入量产。未来,红旗在全新平台上将会有多款混动车型导入市场。

在红旗发出“抢占PHEV赛道”的第二天,奇瑞发布了第三代混动技术鲲鹏超性能电混C-DM。“将有超20款产品搭载奇瑞最新研发的鲲鹏超性能电混C-DM系统,其中包括首次亮相的瑞虎9 C-DM、TJ-1 C-DM、星途瑶光C-DM、捷途旅行者C-DM,上述车型将在2023年至2024年上市。”奇瑞汽车副总经理李学用透露。

最早在插混领域尝到甜头的自主品牌是比亚迪。早在2021年1月,比亚迪便发布了三款搭载DM-i超级混动技术的新车。时至今日,作为在新能源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比亚迪,从去年3月宣布停售燃油车,随后便依靠插混车型撬动了燃油车市场。数据显示,去年3-12月,比亚迪插混车型累计销量85.5399万辆,超过同期纯电车型的82.1581万辆;今年一季度,比亚迪纯电乘用车累计销量为26.4万辆,而插混乘用车累计销量为28.3万辆。

至今年,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插混新车进入市场。2月10日,比亚迪以“油电同价”策略推出了秦PLUS DM-i冠军版,起售价不到10万元;2月24日,长安UNI-K智电iDD和UNI-V智电iDD上市,两款车型都搭载了长安智电iDD混动技术;2月28日,长城哈弗同步上市了哈弗二代大狗的燃油版和插混版本,其中插混版本搭载长城柠檬混动系统。

此外,不少品牌亦已设计了转型混动的“KPI”。其中,长城旗下魏牌宣布将在未来全系实现混动化;广汽传祺定下了“混动化+智能化”双核驱动的发展战略;奇瑞旗下的捷途品牌也将全面混动化。

“一方面,油价高涨的情况下,消费者既想体验燃油车的驾驶感受和补能的便利性,又对节能和智能化有需求;另一方面,得益于插电混动技术的突破,近期份额大幅提升。”对于当前混动车型的市场表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在今年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认为,中国全面电动化转型仍需要10年左右,5-10年内插电混动和增程电动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中的占比会有所提升,“从去年的22%提升到30%-40%是可能的”。不过,欧阳明高同时表示,“中长期看,纯电动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2030年后,插电混动和增程电动(市场份额)会逐步降低。”

最新相关

泰纳瑞斯第2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

本报讯(记者杨悦)8月1日,泰纳瑞斯钢管公司公布2025年第2季度及上半年财报。根据财报,该公司第2季度净销售额为30.86亿美元,环比增长6%,同比下降7%;净利润为5.42亿美元,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14%...

塔塔钢铁荷兰公司这样加速低碳转型

刘峰近期,印度塔塔(Tata Steel)旗下塔塔钢铁荷兰公司(Tata Steel Nederland)宣布重大转型计划,旨在提升长期竞争力并加速"绿色钢铁"生产。印度塔塔表示,重组对于恢复财务业绩和支持未来投资是...

奥钢联多纳维茨厂生产出首根"绿色钢轨"

本报讯 7月29日,奥钢联官方发布消息称布,旗下多纳维茨厂生产出首根"绿色钢轨",并已在奥地利林茨中央车站完成铺设。该钢轨采用废钢和氢气直接还原纯铁(HYFOR技术)制成,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完全零...

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卷成品成功下线

本报讯 6月27日上午,湖南钢铁集团涟钢举行电磁材料公司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发仪式。此次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卷成品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涟钢成功打通硅钢全流程生产工艺。从无到有、从低到高,涟钢...

敬业营口中板通过马来西亚SIRIM认证

本报讯 近日,敬业营口中板通过马来西亚SIRIM认证机构认证。认证结果显示,营口中板产品符合马来西亚国家标准与技术法规,这不仅为营口中板进军马来西亚市场奠定基础,更成为其开拓东南亚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