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快报:一是“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是一次人为破坏;二是这次破坏可能有跨国的官方背景支持,一般组织不具备如此强的袭击手段和战术协调能力。
钢铁快报:首先,最大疑问是直接肇事者是谁。事件发生后,美、欧、乌、俄各方相互指责,但都没有拿出确凿证据;其次,西方国家对该事件的态度耐人寻味。这起事件涉及袭击重要民用基础设施,影响重大,性质恶劣,然而西方国家和媒体却几乎一致保持沉默,不仅对西摩·赫什的报道采取选择性漠视,而且对俄罗斯呼吁成立国际调查委员会的倡议采取消极甚至反对态度;第三,德国、丹麦等欧洲国家对该事件展开调查,为何进展缓慢?是因为调查取证困难,线索缺失,还是调查结果过于敏感,迫于巨大的外部压力不敢公布?”王震说。
钢铁快报:“一是相关国家完成调查后公布真相,事实大白于天下,这是国际社会最期待的结果;二是相关国家在完成调查后,以保密和国家安全等名义将结果封存起来,拒绝公布事实真相,以避免对相关国家和当事方造成负面影响;三是一些国家以调查为名发布虚假信息混淆视听,阻挠国际社会进行客观调查。从目前某些国家拒绝进行国际联合调查的情形来看,第二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即相关国家以各种名义拒绝公布事实真相或选择性公布调查结果。”
钢铁快报:一是“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是一次人为破坏;二是这次破坏可能有跨国的官方背景支持,一般组织不具备如此强的袭击手段和战术协调能力。
钢铁快报:首先,最大疑问是直接肇事者是谁。事件发生后,美、欧、乌、俄各方相互指责,但都没有拿出确凿证据;其次,西方国家对该事件的态度耐人寻味。这起事件涉及袭击重要民用基础设施,影响重大,性质恶劣,然而西方国家和媒体却几乎一致保持沉默,不仅对西摩·赫什的报道采取选择性漠视,而且对俄罗斯呼吁成立国际调查委员会的倡议采取消极甚至反对态度;第三,德国、丹麦等欧洲国家对该事件展开调查,为何进展缓慢?是因为调查取证困难,线索缺失,还是调查结果过于敏感,迫于巨大的外部压力不敢公布?”王震说。
钢铁快报:“一是相关国家完成调查后公布真相,事实大白于天下,这是国际社会最期待的结果;二是相关国家在完成调查后,以保密和国家安全等名义将结果封存起来,拒绝公布事实真相,以避免对相关国家和当事方造成负面影响;三是一些国家以调查为名发布虚假信息混淆视听,阻挠国际社会进行客观调查。从目前某些国家拒绝进行国际联合调查的情形来看,第二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即相关国家以各种名义拒绝公布事实真相或选择性公布调查结果。”
无论真相如何,“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和能源安全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出来,并将日益深化。
芬兰《赫尔辛基时报》指出,“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社会后果,包括德国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工业遭受巨大损失,欧洲能源价格飙升。
“一些重大事件的真相可能永远不为世人所知,但其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或改变历史发展的轨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无疑将产生重大的地缘政治影响。”赵柯分析称,一方面,“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破坏,客观上基本切断了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能源合作纽带,使得欧洲即便想维持或恢复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但在物理条件上已变得非常困难;另一方面,目前欧洲政界、舆论界仍有不少人接受美国方面的说法,认为可能是俄罗斯破坏了“北溪”天然气管道,这进一步加剧了俄欧之间的对立情绪。
王震指出,短期来看,“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使得部分欧洲国家不得不减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并为“页岩气革命”后的美国能源更好、更快地进入欧洲市场创造了机会;长期而言,该事件进一步凸显出北约在应对所谓“俄罗斯威胁”方面的战略价值,打破了未来俄欧之间和解与合作的幻想,阻滞了欧洲走向更大战略自主的步伐。